滕興林
音樂課是孩子們最喜愛的課程之一,筆者常??吹街械湍昙壍膶W生在課堂上開心演唱,完全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倍感快樂和欣慰。六年級的學生沒有中低年級的孩子活潑,有的學生處于變聲期,很多孩子不太愿意認真唱歌。想要提高六年級音樂課堂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教師要在備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上多下工夫。現以自編課程六年級補充歌曲《雪絨花》一課為例,介紹融合欣賞教學的唱歌課設計。
教學內容:
1.演唱《雪絨花》。2.欣賞《Do-Re-Mi》《孤獨的牧羊人》。
教學目標:
1.聆聽《Do-Re-Mi》,了解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
2.學唱歌曲《雪絨花》,用柔和的聲音唱好歌曲。
3.嘗試用英語演唱《雪絨花》,在演唱時關注英語發(fā)音,能有意傾聽并表達視頻中兩次演唱帶來的不同感受。
4.拓展欣賞插曲《孤獨的牧羊人》,對今天的幾首音樂作品從力度、情緒等方面做出評價。
教學重難點:
1.用柔和的聲音唱好《雪絨花》。
2.演唱時注意唱出三拍子的韻律。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多媒體教學課件、鋼琴、錄音機、英語歌詞。
教學過程:
一、欣賞《Do-Re-Mi》
1.教師介紹:70多年前的奧地利薩爾斯堡,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性格活潑、喜歡唱歌。一天瑪麗亞來到一位退役的海軍上校家當家庭教師,她教會了孩子們許多歌曲,使孩子們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慈母般的溫暖。老師剛才介紹的是曾榮獲最佳影片等五項奧斯卡金像獎的歌舞片《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下面我們欣賞電影中瑪麗亞教孩子們的一首歌曲。
2.欣賞《Do-Re-Mi》
3.師問有同學知道這首歌的歌名嗎?歌曲的點速度和情緒是怎樣的?(生回答后,課件出示)
4.瑪麗亞在教孩子們唱這首歌時,把音樂中的七個唱名與英語中的常用詞巧妙地編織在了一起,非常生動有趣。同學們來分成七組,依次是“do”到“ti”,唱到你們組名字時大家就站起來拍手。
5.聽歌曲,學生拍手律動。
(設計意圖: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電影情節(jié),欣賞歌曲《Do-Re-Mi》,歌曲歡快的情緒會感染學生,讓他們根據歌詞分組拍手律動,很快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唱歌曲《雪絨花》
還有一首歌在電影里多次出現,看視頻,上校輕拂六弦琴,演唱了一首歌,同學們猜猜唱的什么歌?聽音樂(你們猜出來了嗎?)
對,就是《雪絨花》,雪絨花開花的時候,小花的四周也環(huán)繞著白色的苞片,遠遠看去,就像一層薄薄的雪覆蓋著它,非常美麗。
《雪絨花》的歌聲隨著影片的放映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我們看歌詞(多媒體出示歌詞)你能試著把歌詞中人們對雪絨花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嗎?
生:帶著自己對歌詞的理解有感情朗讀。老師作適當的鼓勵評價。
現在我們來看屏幕,首先看看這首歌的拍號,幾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是什么?
三拍子的節(jié)奏可以怎么打?(學生自由創(chuàng)編,只要能體現出第一拍是強拍就可以了)
聽老師演唱歌曲,為老師打拍子。
老師發(fā)一個音,“l(fā)ü”,請你們也試著發(fā)這個音,嘴型要圓,口腔打開,請同學們就用這種感覺跟著老師的琴聲再來熟悉一遍旋律,注意強弱規(guī)律。
聽老師唱一遍歌譜,大家看書熟悉歌譜。
大家來試著將歌譜唱一唱吧。
現在請同學們看歌詞,用柔和的聲音試著將詞填進去唱一唱,注意一字一音,糾錯后再跟琴齊唱。
三、歌曲處理
1.同學們唱得真好,但是我們怎樣才能將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個歌唱的好方法:那就是“要想把歌唱好,情感的表現很重要”。我們把三拍子的強弱關系唱得明顯一點。
2.歌曲旋律平穩(wěn)優(yōu)美,你覺得哪一句是激動的呢?學生回答。
3.用簡單動作,如單手的起落、雙腳隨音樂轉圈、雙腿的蹲起等,邊演唱邊加入動作表現歌曲。
4.讓我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從朗讀歌詞開始,帶學生感受歌詞中里蘊含著對雪絨花的喜愛之情。學生聆聽老師范唱歌曲,從欣賞中感受三拍子的韻律,形成歌曲的旋律熟悉感,在演唱中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唱好歌曲。)
四、欣賞英文歌曲《雪絨花》
1.《雪絨花》的英文版本也很好聽,大家拿出英文歌詞,聽老師演唱。
2.你想聽聽上?!堆┙q花》演唱的歌聲嗎?(播放多媒體課件)
3.介紹漢語、英語發(fā)音的不同,英語里有些音要連讀。教讀Edelweiss,evry,greet,Blossom,bloom,grow,Bless等英文單詞。
4.帶學生共同學習英文唱法,糾正發(fā)音。
5.試著跟錄音模唱英語歌曲《雪絨花》。
6.介紹:不久,德國納粹分子占領了薩爾斯堡,在音樂節(jié)上,他們全家懷著對祖國必勝的信心,和觀眾一起唱起了《雪絨花》,歌聲使敵人膽戰(zhàn)心驚。欣賞視頻演唱,說說你的感受。學生回答速度變快和力度逐漸加強,給人震撼和力量的美感。
7.讓我們帶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跟著音樂伴奏分別用中文和英語演唱《雪絨花》。
(設計意圖:聽老師的介紹后,學生對歌曲又有了更進一層的理解,分別用中文和英文演唱,做出漸強的力度處理,體驗不同力度、速度變換帶來的不同感受。)
五、欣賞《孤獨的牧羊人》
1.在一次家庭音樂會上,瑪麗亞和孩子們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戲,把歌曲《孤獨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我們一起看一看這個電影片段。(播放多媒體課件)
(設計意圖:電影里有趣的片段不能錯過,豐富的畫面,生動的音效,對課堂音樂作補充)
2.今天了解了《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學唱歌曲《雪絨花》、欣賞兩首插曲《Do-Re-Mi》和《孤獨的牧羊人》。正是有了這三首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貫穿于整部電影,才使《音樂之聲》受到人們的喜愛,流傳至今。請大家來說說你對這三首歌曲的感受,你最喜歡哪首歌曲。學生回答。
六、小結、下課
讓我們唱著《雪絨花》的歌聲走出教室。
本課在教學設計中落實音樂新課改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欣賞歌曲,說出自己聆聽音樂的感受,并在律動中體驗歌曲、演唱歌曲,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主動。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