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生祥
摘 要:通過對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一所普通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現(xiàn)狀的調查,歸納了學生預習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問題的成因并提出了應對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語文;課前預習;調查
預習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前掃清閱讀障礙,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高效課堂模式中,預習展示已作為一個獨立的課堂環(huán)節(jié)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這充分顯示了預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在提高教學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為了準確掌握我校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的現(xiàn)狀,加強教師指導預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現(xiàn)就我校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現(xiàn)狀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分析。
一、調查目的和方法
通過調查,全面掌握我校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現(xiàn)狀,為我校重點研究的課題《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研究》的順利進展提供最直接的資料,及時調整教師指導預習的策略,進而為課堂的高效和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與能力的培養(yǎng)探尋更為科學有效的途徑。
為了準確掌握我校中高年級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的現(xiàn)狀,探索提高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為本校三年級1-10班、四年級1-10班、五年級1-10班、六年級1-10班學生及家長發(fā)放了調查問卷,每班5人發(fā)放調查表共計200份,收回200份,有效率100%;向每班3名學生家長發(fā)放調查表共計120份,收回120份,收回率100%。要求學生和家長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如實填寫。
二、調查結果分析
1.預習的目的性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課前預習是有必要的,約63%的學生對預習重視不夠;只有31.4%的學生在上新課前會主動預習,而大部分學生對預習重視不夠,還沒有養(yǎng)成主動預習的習慣。
2.預習的主動性
在有預習習慣的學生中,有26.6%的學生預習意識、預習目的是積極的,是為了在課堂上更好地學習,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有23.4%的學生預習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有46.9%的學生認為預習是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
3.預習的獨立性
37.5%的學生有預習的習慣,即使教師沒有布置預習作業(yè),他們也能主動問或主動預習,而37.5%的學生沒有養(yǎng)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有17.2%的學生在預習時會得到父母的指導,說明這些學生的家長對學生的預習是十分重視的,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這些學生還沒有形成自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的能力。
三、調查結論
1.學生未養(yǎng)成預習習慣
如果教師不布置預習作業(yè),有的學生就不預習,有的雖然也預習,但只是把課前預習當成是被動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重視不夠,沒有養(yǎng)成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
2.學生不講究預習方法
預習的內容偏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所采用的方法較單一;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及方法還是處于淺層次的,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為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3.學生不善于合作學習
學生在預習中出現(xiàn)不能通過同伴互助合作來解決的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幫助或借助于資料。這種被動等待答案的學習方式使同伴之間缺乏合作交流,也難形成知識的碰撞。
四、現(xiàn)狀的成因分析
1.鞏固性作業(yè)量大,缺少預習時間
雖然很多家長、學生認為語文課前預習是很有必要的,但由于學生晚上要完成的鞏固性作業(yè)量較大,所用時間太多,造成學生根本沒有預習新課的時間,加上預習作業(yè)的彈性較大,學生便敷衍了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行為表現(xiàn)極為消極,很多學生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往往只是把課文讀兩遍,劃劃詞語什么的。更有甚者,干脆一動不動,不把預習當成作業(yè)。久而久之,自然違背了預習的初衷,更沒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
2.教師指導隨意化,缺乏預習方法
方法就是達到目的的途徑。只要有好的方法,不管什么事情都會變得非常容易,預習也一樣。然而,教師在指導時,往往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很少給出具體、有效、富有個性化的預習單,大而空的要求令學生茫然無措、望而卻步??梢?,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或指導不到位的情況下進行的預習,常常流于形式,變成走馬觀花。
五、應對問題的策略設想
1.改變家庭作業(yè)內容
通過以“高質量的、富有個性化的預習單”為主要形式的語文作業(yè)改革,力爭將學生從大量的、機械重復的、抄抄寫寫的語文作業(yè)中解放出來,保證學生預習新課的時間,從而減少學生預習的隨意性、盲目性與無效性,真正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減負增效。
2.分學段設計預習單的內容和指導策略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自學能力,分學段設計預習作業(yè),根據學情及時調整預習作業(yè)的難度和強度,讓學生不害怕預習。并給予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預習。
3.通過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預習興趣
檢查、評價的目的是改進工作,沒有檢查、評價便沒有進步。課外完成的預習作業(yè),教師應進行有效地檢查、評價,通過恰當的獎懲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預習興趣。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