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段村鎮(zhèn)南常小學 張志英
語文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xiàn)出的“比較穩(wěn)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智力、語文情感和語文審美等五個方面。語文能力主要指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但學生在這四方面能力上有不足之處,而很多教師對學生四方面的能力有錯誤預估,基于此,研制出調查問卷,并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調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希望可以引發(fā)大家對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視和思考。
為了測試調查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真實狀況,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素養(yǎng)”的描述,從語文能力角度,即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設計問卷調查,本研究內容主要為:從聽說讀寫測查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水平、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本研究選取文水縣第六實驗幼兒園學生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共發(fā)放試卷150份,回收150份,有效試卷為145份。
語文素養(yǎng)是需要被培養(yǎng)的,尤其是語文的聽說讀寫四大能力,是需要不斷練習的。但這四大能力很容易被學生忽視,他們是否擁有聽說讀寫的習慣和能力,對發(fā)展他們的語文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1.課堂聽講方面
調查顯示,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tài)為:30%的學生常處于思考中并積極參與課堂活動;54%的學生以聽老師講讀為主;16%的學生碰到感興趣的就認真聽,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主。這一狀態(tài)說明大部分的學生在課堂上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只有少部分同學可以積極思考,變被動為主動。
在語文課堂上,學生的普遍聽課狀態(tài)為只聽我感興趣的,或只聽老師講讀,沒有養(yǎng)成對別人的言論形成自己的理解的習慣,不會聽課,這離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問題。
2.言行的高雅方面
調查顯示,在與別人交流時,39%的學生會使用網絡用語,27%的學生會使用課堂學習的詞句,22%的學生會用課外書積累的詞句,12%的學生會使用口頭禪或方言。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網絡對學生的影響之深,49%的學生會使用課堂或課外積累到的詞句,說明閱讀對學生的言行有一定的影響。
3.閱讀積累方面
調查表明,關于課外閱讀時間的安排,67%的學生偶爾會閱讀書籍,23%的學生一有時間就讀書,10%的學生表示沒有時間讀,這一現(xiàn)象表明很多學生的閱讀時間沒有達到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還需要強化學生的閱讀意識。
46%的學生做到了大綱對課外閱讀量要求的一半,24%的學生沒有做到了大綱對課外閱讀量要求的一半,30%的學生做到了大綱對課外閱讀量的要求。這一情況表明,絕大部分學生的閱讀量還沒有達到大綱的要求,對語文以及與語文相關的閱讀量不夠。
4.寫作積累方面
調查顯示,43%的學生作文素材來源于平時觀察生活并注重積累,32%的學生作文素材來源于各種作文輔導書,25%的學生作文素材依靠自己想象、杜撰,這一情況說明,有一部分學生是可以把語文和生活結合起來,從生活中獲得啟發(fā),但仍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沒有真正懂得語文和生活的聯(lián)系。
57%的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去做摘抄本,29%的學生表示即使老師不布置,也會主動去做,14%的學生認為摘抄本沒有什么用,這一現(xiàn)象表明,大部分學生不會主動去積累文學素材,沒有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1.習慣與積累
在聽說讀寫,尤其是讀和寫方面,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和閱讀量還沒有達到要求,很多學生沒有課后讀語文作品的習慣,也沒有寫隨筆周記、摘抄記錄積累東西的習慣。
2.意識和表達
聽說讀寫是語文最基本的能力,很多學生認為聽說讀寫很簡單,于是在課堂上對老師和同學的發(fā)言不以為意,在表達方面,很多學生在發(fā)表言論時借用網絡用語,沒有把課內外學到的語言很好地運用到生活中。
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有意突出重點字詞,讓學生下意識的去做筆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慣性;在講解文章時,讓學生從長篇文字中提取關鍵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老師在平常上課時要有意訓練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鍛煉學生聽的靈敏度,要“逼”學生思考,培養(yǎng)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
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表現(xiàn)為,能根據具體語境和任務要求在書面或口頭表達中嘗試著運用自己所獲得的言語活動經驗,順暢交流。教師可以通過朗讀、演講、每日話題、課前分享、課堂模擬對話、課本劇等形式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可以針對課本或生活中的一些有爭議的話題組織辯論賽,讓學生積極參與,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可以推薦學生一些閱讀書目,讓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入手,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很好的結合起來,引發(fā)他們的思考。教師也可以定期開讀書分享會,這樣可以通過別人的分享來增強閱讀種類,用較短時間可以獲得一些閱讀內容;教師需要給學生指出一些必背文章,使他們養(yǎng)成廣泛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語感。
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體驗生活,學會記錄自己的生活,把真情實感記錄下來;教師也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表達方法和技巧,讓他們運用到平常的寫作上;要培養(yǎng)學生寫周記、讀書筆記、隨筆的習慣,隨時記錄生活中發(fā)生的點點滴滴,并對其進行思考,不斷體驗生活,培養(yǎng)自主學習、主動記錄生活的習慣。
語文能力作為語文素養(yǎng)的一個方面,對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有很大的作用。學生在聽說讀寫四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需要教師在課內外對學生進行指導訓練和培養(yǎng),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使語文能力得到發(fā)展,從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