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鎮(zhèn)獨克宗小學 張春海
要想知道語感與小學語文的關系,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語感。粗略的理解,語感就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感受。然而真正的語感不是任何人都有的,有人會認為只要認識漢字的人就有語感。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對文字具有感受是識字的人都具有的感受,這種感受不能同語感劃等號。因為就算文盲,只要他會說他也能具有語感。所以我們不能說識字的人都有語感。
識字,通過教學后,學會書寫認識漢字。在此過程中,會讀出字音,能將句子讀出來并不能說明有語感。識字知識簡單的通過字音學習字的讀法,會讀之后對字面的意思進行把握,也就是理解字面意思。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一般識字的人理解的表面意思大概會是:人如果不為自己,老天都要誅殺他。但是其本意則是這樣的:人如果不修習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難容?。 叭瞬粸榧?,天誅地滅”中的“為”意思是“修習”“修煉”之意而并非字面理解的“為自己著想”“自私”。由此可知,識字并非就有語感。
然而,對于語感的理解,我們可以先把“語”和“感”分開理解?!罢Z”一般指的是語言,“感”簡單的理解就是“感覺”“直覺”而“語感”粗略的理解就是對語言的感覺或者對語言的直覺。更深層次的去理解,語感是對語言隱含意義的一種深刻的直覺。
語感是對語言隱含意義的一種深刻的直覺。關于語文的語感,它隨著學生對語言的隱含的意義的直覺而產(chǎn)生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想要學生具有敏銳的語感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關鍵任務之一。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感,老師要創(chuàng)新出好的方法來進行科學的教導。教導過程中學生會存在以下影響語感培養(yǎng)的因素:
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識字能力弱。識字能力弱直接的影響他對漢字及詞語的理解,更會影響他的閱讀理解能力。識字能力弱,會成為語感培養(yǎng)的阻礙的最初問題,也是最嚴重的問題。
識字能力弱導致的連鎖反應就是:
不識字→導致字詞理解淺薄、錯誤→語句閱讀不通順、理解不了→文章閱讀吃力,閱讀題不會做→語感培養(yǎng)艱辛
會認字的人容易出現(xiàn)的情況就是“識字不識字義”或者“只識表意”。就如上所說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識字人,肯定都會讀,但是,不是所有識字的人都能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本意翻譯出來。
由此可見,有識字能力,缺乏字義識別能力就會曲解句子含義,導致句子字面意與本意南轅北轍。字義識別能力弱,也會阻礙語感的培養(yǎng)。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的知識性錯誤,也會在生活中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就如古語中的漢字與當今漢字字義有很大區(qū)別,但是也會有人運用古意。如果對于漢字的意義理解不明確,就會導致古文理解錯誤,甚至在生活中遇到古意今用的字時還鬧笑話。缺乏日常積累,語感培養(yǎng)就欠缺了語義的正確理解,也就阻礙了語感培養(yǎng)。
學生的語感可以通過老師、家長、自己培養(yǎng)和訓練來提升。通過平時閱讀去感知語感,注重語文語感實踐與訓練。老師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逐步形成學習語文的好素養(yǎng)。
增加識字量,在識字過程中多讀多練。讀準字音,學會組詞,造句。在平時的語言交流中鞏固練習所認識的字詞。
學習漢字的過程中不能緊緊掌握它的字音而不學習字義。積累漢字字義可以在漢字不同字義運用過程中簡單明了的理解字音字義,使之閱讀文章詞句時更加清晰明了。
想象,是以生活為源泉,以意旨為軸心,使思想千載,視通萬里,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再現(xiàn)作品的藝術形象;也有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因為創(chuàng)作的每個細節(jié)都需要想象的參與,審題立意,布局謀篇,都離不開想象。所以,要通過想象這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激發(fā)自己的思維,開發(fā)智力,挖掘潛能,提高寫作水平,通過想象來訓練語感。
聯(lián)想是由當前的這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者是由甲觀念想起乙觀念的心理過程。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力是十分重要的。
聯(lián)想有助于豐富文章材料,有助于自省,有助于發(fā)現(xiàn)事物本質(zhì),可以更新自身認識和理念。通過聯(lián)想有助于創(chuàng)作也有利于語感培養(yǎng),促進學生會寫會說,達到說寫共同發(fā)展效果。
當今社會工作與社交中,宣傳、辨論、談判……都離不開口語交際,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階段,不論他們將來從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會交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任務應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然而現(xiàn)實的語文教學中,多數(shù)老師還未脫離應試教育的誤區(qū),總是注重聽和寫,忽略了學生說的能力。從而導致語感培養(yǎng)處于滯后狀態(tài),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大部分只會應試而并非能說會道。
注重普通話培養(yǎng),特別是家長與學生的交流中,有部分家長因受到方言的影響,普通話不標準,長期耳濡目染,導致孩子出現(xiàn)類似現(xiàn)象,面對語感練習很吃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要讓學生敢于表達,表達精準,言簡意賅。在不同的場合,學會如何交流,如何溝通。孩子的心理素質(zhì)得到提高才能將其感受、見解等完美的表達出來。
對于小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首先,需要學生自主的去進行學習,養(yǎng)成自主練習的好習慣。其次,學生的學習需要老師的悉心教導為學生指引方向。在當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熟知自己的教育使命。在課堂上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人為本,教學以學生為本。教學生活中注意對學生閱讀練習的指導,創(chuàng)新科學的閱讀方法及口語練習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的是老師和學生一起堅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練習。老師也需要把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事情牢記于心,用心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