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玲 李國斌
摘 要:文章分析了“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在成人繼續(xù)教育教學中存在很多不足的原因,結合當今信息化時代背景,提出了將微課引入成人繼續(xù)教育課堂教學中,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微課為輔,將微課引入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實踐證明,這種混合教學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混合教學模式;微課;MOOC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引領著高等教育的教學改革,微課即是這一形勢下的產物?!拔⒄n程”最早由美國圣胡安學院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 Penrose教授提出,他把微課程稱為Knowledge Burst,產生一種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1],“微課”主要由微視頻組成,它來記錄老師在課堂內外的整個教學的過程,其中包括教學設計、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驗、反饋及答疑及一些輔助性的教學資源。微課教學時間短、主題突出、內容明確,微課的時長一般10分鐘之內,每個微課都能解決一個問題;微視頻資源容量小、查找和下載方便;微課形式多樣化、反饋及時,這是微課的3個特點。
“互聯(lián)網+”教育深入融合的當今時代,微課等形式作為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課堂中如火如荼進行著。為解決成人繼續(xù)教育學員的工學時間矛盾的突出問題,提高教學效果和學員的學習質量為教學目標,我們將微課理念融入繼續(xù)教育課程建設中,我們嘗試在“C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的繼續(xù)教育中引入微課為基礎的翻轉課堂教學,探究其在“C語言程序設計”中的應用效果。
1 C語言在繼續(xù)教育培訓的教學現(xiàn)狀
因為C語言具有概念抽象、規(guī)則復雜、內容零碎的特點,對于初次接觸C語言的高校學生來說,學習起來存在很大的困難,對成人繼續(xù)教育的學生而言更是難于上青天。據筆者調查,在筆者所任教的5屆成人繼續(xù)教育的學生中一直有很多同學反映C語言課程比較難,很多內容聽不懂;即使上課聽懂了,自己動手編程時無從下手。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1 成人繼續(xù)教育生源質量素質薄弱
成人繼續(xù)教育的學生生源絕大部分都是高考落榜或中專畢業(yè)的學生,他們的基礎文化課程基礎薄弱,例如:高等數(shù)學、英語課程基礎較差,學習接受能力有限,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不高,自制能力也比較差,課上易走神,課下不復習。
1.2 課程課時嚴重不足
以華南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為例,由于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一般一周4節(jié)課,學生參加全國統(tǒng)一考試時間為每年的4月份和10月份。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編程語句、語法規(guī)則,經過動手編程提升學生的編程邏輯思維能力,為后續(xù)的專業(yè)課夯實基礎,但因實驗課時缺乏,造成學生動手編輯能力較差,授課效果不理想。
1.3 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不高
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安排一節(jié)理論講解,后一節(jié)學生上機實操。開課初期,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都比較高漲,隨著課程難度的增加,課堂上大量理論知識的教學,學生參與度下降,加上成人繼續(xù)教育學生的學情,很多學生就會出現(xiàn)厭學、逃學的現(xiàn)象。老師在課堂上雖然也會引入比較熱門的案例,但是依然解決不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和理解難的問題,理論還可以接收,但是動手編程就抓耳騷腮、無從下手。
1.4 實踐性環(huán)節(jié)重視不夠
學生上機編程實操對實驗目的或實驗內容糊涂,由于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上機編程無從下手,因而開始玩游戲,因老師一對多輔導,精力有限,人手不足,顧此失彼,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以致很多學生一節(jié)實操課下來一無所獲[2]。
綜上所述,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繼續(xù)教育要跟上時代潮流,將信息化教學手段引入“C語言程序設計”課堂教學中,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求知欲和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2 基于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隨著“互聯(lián)網+”教育的發(fā)展,特別是MOOC、網絡課程如火如荼地建設,優(yōu)質的網絡課程資源大量涌現(xiàn),網絡課程為成人繼續(xù)教育引入微課的混合教學模式提供了充分的優(yōu)質的微課視頻教學資源,這樣促進了混合教學模式的多樣化。筆者以華南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17會計1班為例。
筆者根據“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特點及學校在線課程建設的現(xiàn)狀,將微課運用在成人繼續(xù)教育中,思路如下:傳統(tǒng)課堂教學為主,微課信息化教學手段為輔,將微課貫穿到課堂教學每個環(huán)節(jié)。
2.1 基于微課的繼續(xù)教育課堂教學設計
筆者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首先開始上課時,我們對線上內容進行測驗或課前問題答案展示,這樣做可以監(jiān)督學生線上自覺進行微課視頻的學習,增強了同學們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激發(fā)了同學們學習編程的興趣和自信心,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鍛煉自我的機會。
接著教師根據查看學生微課學習情況,總結學員在學習交流中遇到的共性疑難問題和學生反饋情況,讓學生提前做PPT在課堂給全班進行講解;教師在課堂上重點講授學生都不理解的共性疑難內容,這樣充分利用了線下傳統(tǒng)課堂的優(yōu)勢,采用適當?shù)慕虒W法使學生消化難以理解的知識點。
最后課堂總結。布置課堂作業(yè)及課后預習作業(yè),課堂作業(yè)是綜合性的編程題目,在課前預習作業(yè)基礎上加大難度,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課后通過微課平臺,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復習和預習;教師查看學生微課學習情況,總結學員在學習交流中遇到的共性疑難問題和學生反饋。根據學生反饋,及時調整授課的進度及進行網絡答疑,老師要鼓勵學生網絡問答問題,對于經常解答同學問題的學生適當加平時成績,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這樣可以激勵同學們形成一個互幫互學、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3]。
2.2 微課在C語言實驗課中的應用
“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課中,筆者采用了翻轉課堂教學方法,具體操作:讓同學們在課下按照實驗任務,利用微課平臺提供的學習資料進行線上自主學習并完成微課中留下的問題作業(yè)。在課堂上,學生進行一節(jié)課實踐測驗,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小組為單位的方式匯報完成情況并展示實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