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膠州市第六中學 山東膠州 266300)
“情懷”是含有某種感情的心境,可以解釋為心情、情趣、興致、胸懷。筆者在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我的教育心》以后,總感覺他被一種情懷牽引著,割舍不斷,樂此不疲,愈演愈烈。這讓他始終對教育充滿激情,對學生充滿熱愛,對課堂充滿智慧,對名師充滿敬仰,對新教育充滿憧憬;這讓他永遠保持一顆純凈的童心,智慧的愛心和博大的責任心,守住一顆樸素的教育心,享受工作的快樂和生活的幸福!當留意身邊的教師,看到他們身上有或多或少的疲憊、倦怠和焦慮時,筆者不由地想到李鎮(zhèn)西老師,他對教師、對學生、對課堂教學的那種人文情懷,應該是醫(yī)治這種職業(yè)病的靈丹妙藥吧。
他說,我不止一次地慶幸我是一個教師,因為與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遠年輕;而且我特別慶幸我是語文教師,因為這使我能用一雙“文學的耳朵”隨時傾聽“花開的聲音”,并把這種世界上最美的聲音用文字表達出來。這于我心有戚戚然。我也時常慶幸自己是一位教師,這讓我每天都能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工作,而創(chuàng)新則是一個生命活體的靈魂,是一個人快樂工作的不竭動力。我愿意用心經(jīng)營這心心相印的真教育,“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當我們心懷感激,與事業(yè)融為一體,累也會快樂著,倦怠將被蕩滌,幸福便油然而生。
調(diào)離學校的日子,他感到格外孤獨。他說,我這條魚兒是不能離開水的,而“水”便是學校便是學生!只要能夠回到學生當中,我的生命便會格外燦爛?;氐綄W校不久,他便要求教課并擔任班主任。我也曾不止一次地聽身邊的老師說起寒暑假的無聊,在沒有學生的日子里,那令人羨慕、豐富多彩的假期似乎也成了一種失落。但是,學生情懷不僅僅是簡單的相處,更需要有愛心、責任和智慧。我想大部分教師對職業(yè)的倦怠,往往產(chǎn)生于對后進生的無奈和專業(yè)的停滯。李鎮(zhèn)西老師說,那就要動腦筋研究教育呀!從我們遇到的困難開始研究,正是這些困難能夠成就我們,不但讓我們變得有智慧,而且也能讓我們感到教育的幸福。
他的生命在課堂,讓課堂成為思考的王國,他把自己追求的語文課堂教學境界概括為八個字:“舉重若輕,行云流水”。所謂“舉重若輕”,是指教師的內(nèi)在功底以及對教材的處理藝術。這里的“重”,指的是教師本人的文化儲備和課文固有的文化內(nèi)涵;“輕”則指的是深入淺出的教學。他說,任何脫離學生實際因而讓學生不知所云的“精彩講解”“深刻分析”,都不過是教師“舉重若重”的自言自語。所謂“行云流水”,是指駕馭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流程、節(jié)奏等的藝術。他的課堂善于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舒展的心靈、思考的大腦,然后讓感情融合感情,讓思想碰撞思想。
捉摸著李老師的課堂教學境界,筆者不禁想到了自己的課堂教學追求——“有意味的課”,這也是由筆者的一堂公開課生發(fā)的感悟,與李老師追求真教育的公開課不謀而合。筆者心目中追求的“有意味的課”,是有一定內(nèi)涵、有一定影響、有一定收獲的課;是以學生為根本、為核心、為目標的課;是實實在在、真真切切、坦坦蕩蕩的課;是學習起來更開心、聽起來更暖心、講起來更舒心的課;是入眼、入耳、入腦、入心、入情、入行的課;甚至應該是有一點兒小缺憾、一點兒小爭議、并不完美的課……。筆者心目中追求的“有意味的課”,不應該是浮華、虛假、作秀的課;不應該是浪費學生的時間、傷害學生感情、拿學生來做實驗的課;不應該是玩新招、?;?、注重外觀熱鬧的課;不應該是教師言不由衷、聽者提心吊膽、學生課后再補的課;不應該是口灌、筆灌、電灌的課;也不應該是一味地追求完美、順暢、而不敢節(jié)外生枝的課……
以上筆者的概括或許并不規(guī)范,甚至不是很科學,但這是筆者的課堂情懷。回歸課堂教學的原生態(tài),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體現(xiàn)教學中的“真、善、美”,踐行“有意味的好課”,一直是筆者課堂教學中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標。正如李鎮(zhèn)西老師所說的,教育需要機智,但它首先是一種“心心相印的活動”,教育機智之樹必須根植于“尊重學生”的肥沃土地上才會枝繁葉茂。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永恒的主題,當對課堂多一份研究,對一份敬意,多一份熱愛時,課堂便有了靈性,便會成為師生共同成長,共同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樂園。
在教學中,有了教育情懷,便有了理想和激情,便有了追求和堅守,便有了快樂和幸福,也便遠離了疲憊、倦怠和焦慮。拜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我的教育心》,讓筆者更深切的感受到:教師是需要有一點教育情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