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煌
摘要:按照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聽說讀寫”是中學英語教學目的所在,而其中“寫”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非一日只功可就。因此,必須把“寫”的訓練貫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日積月累,才能有所突破。為了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我在寫作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英語教學英語寫作訓練是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書面表達和交際的練習,是語言邏輯和語法結構的綜合體。英語寫作在中考中占相當大的比重。學生書面表達的主要問題在于:不敢動手;言不達意;文章條理不清;不習慣用英語思維。本文通過分析學生寫作現(xiàn)狀,介紹寫作訓練方式并提出相應的寫作要求,以期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一、激發(fā)興趣,適時鼓勵,培養(yǎng)自信
興趣與自信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兩者的產(chǎn)生和保持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付出努力后所獲得的成功感。教師既可以結合課本所學內(nèi)容,或用看圖寫作的形式(如學了There be 結構,給學生畫一幅畫,讓學生描述畫中的內(nèi)容)?;蛴萌沼浀男问剑ㄈ鐚W了一般現(xiàn)在時,讓學生記錄一天的活動)。又能脫離書本,超越書本,體現(xiàn)生活性、趣味性、擴展性。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收集好詞好句,諺語習語,精美語段,幽默小故事等常用寫作句型。學生每完成一件作品,教師都盡量地發(fā)現(xiàn)其可取之處,給予恰當?shù)谋頁P并提出中肯的意見,期待下一次完成得更好。每一次肯定、欣賞的評價,都是幫助學生挖掘其內(nèi)動力最好的催化劑。多年實踐下來,學生的語言得以積累,聽、說、讀、寫能力均得以提升,寫作不再是難題,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就會高漲。
二、夯實基礎
寫作教學應以課文為中心,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逐一進行訓練,訓練可分為一下幾個階段。
1、由“詞匯積累”到“句式”的訓練階段 從七年級開始就加強學生詞匯方面的訓練,讓學生通過積累的方法增加詞匯量。首先,在每個單元的對話和課文中都有很多單詞、詞組、習慣用語和句型等,老師應堅持每天聽寫學生,強化訓練。對于課文中的重點句型,可以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劃分好句子成分,然后叫學生“讀熟”。其次,讓學生達到會用學過的單詞、詞組和句型造句。在課堂上,針對每節(jié)課所學的單詞、詞組及句型,老師帶領學生操練。課后,老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分層次的布置作業(yè),幫助學生增強舉一反三的能力。再次,要加強英漢互譯練習。平時引導學生多做一些復述、表演、翻譯等練習,讓學生口頭表述或書面整理,有助于啟發(fā)學生的寫作思路,培養(yǎng)和規(guī)范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2、“由句式”到“段落”的訓練階段 從七年級開始就對學生進行書寫小段落的訓練,做到口筆同步。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寫作內(nèi)容也不斷豐富,八年級就要注意段落中的時態(tài)差異、句型變化以及過渡句的使用等。到了九年級就要注意文章的體裁、格式、寫作方法、復句的正確性以及中外文化的差異性。
3、各種體裁文章的訓練階段 在我們所學的課文中有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還有日記、通知、假條、書信、電子郵件等應用文。在實踐教學中,根據(jù)教學進度及學生的接受程度在適當?shù)臅r候介紹各種體裁文章的寫作方法及各自的特點,這樣可以避免寫作練習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有目標地訓練。另外課文中還有大量的插圖,可以利用圖片讓學生進行看圖說話、寫作。從一些常見的文體練起,由短到長,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4、默寫課文及優(yōu)秀的作文范文 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以課文為中心進行訓練尤為重要,因為課文能夠體現(xiàn)各種英語語法及句法的特點,課文中的句子就是規(guī)范、地道的英語范文。因此,每學完一篇課文,都要求學生進行熟練地默寫。這對夯實學生的基礎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對作文進行自批和互批,將文中的主要錯誤批出并糾正,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改錯能力,又能增強學生修改文章的意識,同時還減輕了教師的負擔。久而久之,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寫作能力將會大大提高。
三、形式多樣,培養(yǎng)語感
“聽說讀寫”是中學英語教學目的所在,而英語的寫作訓練是綜合能力的訓練之一,也是其中的難點。但是單單加強“寫”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英語的聽說讀寫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機統(tǒng)一體。因此,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后,教師都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讀的機會,鼓勵學生開口大聲朗讀,并在日常的教學中注重寫作訓練形式的多樣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創(chuàng)設多種交際情景,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增加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使學生有更多訓練聽說的機會,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在口頭表達后,再讓學生做書面表達,進行寫作訓練,落實和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有時還讓他們將聽到的內(nèi)容寫在作文本上。這樣可以有效地把聽、說與寫作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
四、科學的評價
教師的評改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評改要及時,也需要技巧。對普遍出現(xiàn)的問題要在課堂上講解、分析、討論來加以解決;個別問題則要以面批或讓學生互評方式解決。教師在批改的過程中,應避免告訴學生答案,而采用簡單符號或標記,如――,/,^等,讓學生自己動手改錯后再給老師看。學生通過動腦和動手改正錯誤,印象會更加深刻,從而使寫作能力提高更快。英語作為一門學科,它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教與學的雙向互動,使學生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即通過英語實現(xiàn)交流、學習及研究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營造“生生”、“師生”之間自由平等的氛圍,采用同桌互學、小組討論、大組辯論、自由發(fā)言等形式建立互動教學模式(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特別是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提問、互相幫助,可以讓學生學會用英語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發(fā)展英語思維的習慣,從而達到取得英語學習最佳效果的目標。
在教學實踐中,各種方法和措施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的,而是相互滲透、相互配合的,把握好這點,才能更有效地培養(yǎng)初中學生用英語謀篇布局、用詞造句、自我檢查、自我修改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寫作水平。參考文獻:
[1]李潤蘭. 促進初中英語寫作有效教學的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3.(作者單位:江西省石城二中3427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