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葛塘中心小學(210044)
當前,小學生在寫作文時,普遍出現(xiàn)了遣詞造句生硬、提起筆來無話可說,望文生畏等現(xiàn)象。如何讓學生克服對寫作的恐懼呢?“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大量的閱讀,是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的一個重要途徑?!爸黝}閱讀”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內進行整合性的、系統(tǒng)性的大量閱讀,為小學生的寫作引源頭活水、積累豐富素材。有效利用教材內的課文與單元及單篇課文相關主題的閱讀拓展,能夠讓學生積累好詞好句,以及好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
“不動筆墨不讀書”,積累這些好的內容和方法的閱讀需要以相關的閱讀記錄為依托,即留下所謂的“閱讀痕跡”。我校開展語文主題學習,會針對課文及單元主題有意識、有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讀書記錄表格”,如針對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以“童心童趣”為主題的單元,利用配套的主題叢書,找到相關文章,設計讀書記錄表格,表格內容包括“讓學生找出文章中關于人物動作及神態(tài)和活動場景的相關句子”,“畫一畫腦海中童年趣事的場景”,“帶來過去的老照片,寫一寫童年趣事”等。在積累了這些好的素材之后,學生在完成以“童年最難忘的回憶”的作文時,提筆便知道要寫些什么,能迅速地抓住童年難忘的事情,在敘述事情時能夠加上一些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傊?,“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這“詩外”的內容也需要學生勤而為之,持之以恒。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边@一建議充分體現(xiàn)了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從作文的認識功能入手,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進而提高寫作興趣,變被動寫作為情感的主動宣泄,把寫作的規(guī)定性要求,變?yōu)椤拔沂謱懳倚摹钡膫€體需要。可見,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為作文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有趣的發(fā)現(xiàn)”為主題的習作時,我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先講后教再點評”作文教學模式,增加學生真實體驗的機會。基于此,我?guī)е鴮W生開展以“有趣的發(fā)現(xiàn)”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活動以“科學小實驗”為載體,讓學生從感興趣的科學現(xiàn)象“物體融化”問題入手,到查找資料,準備實驗用品,再到課堂上的動手操作。為了在課堂上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參與度,使之獲得多感官的刺激,我在課堂上安排了多種實驗方式,包括教師的示范、學生適時的參與以及小組內的合作實驗。寫作課有實踐活動為依托,學生們興致勃勃,寫作興趣就被有效地調動起來了。
“語文主題學習”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簡簡單單教作文”,學生“快快樂樂寫作文”,讓每一個學生真真正正愛上了作文。
指向寫作的主題閱讀教學的意義在于從課文中取法,在寫作中加以運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讀文”中吸收的思想觀念、表現(xiàn)手法、表達技巧,借鑒運用到“寫文”中去,實現(xiàn)讀寫知識技能的轉換和遷移。在單元主題學習時,可以通過多篇課文寫法的總結和類比,實現(xiàn)由讀到寫的方法上的遷移,讓學生能夠抒發(fā)真實的情感,用真情實感加以自然的表達技巧彰顯出寫作的文采。如本冊第三單元的幾篇文章,分別是《三顧茅廬》、《祁黃羊》、《公儀休拒收禮物》三篇文章,通過單元整合分析,發(fā)現(xiàn)此單元是讓學生通過閱讀生動的歷史故事來感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幾篇課文在刻畫人物形象時,各有側重地抓住了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側面烘托等描寫方法,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人物形象,如“誠心誠意、尊重人才”的劉備,“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祁黃羊,“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的公儀休。學生之前在遇到“寫人”的作文中,腦海里有一個寫作模式的沿用,即關注人物的“外貌、性格特點”,寫寫關于“人物身上發(fā)生的事情”,描寫停留在粗淺、籠統(tǒng)敘事的階段?;诖?,學習此單元課文時,讓學生閱讀、品讀文章內容之余,教者可以站在單元整合的角度,進行寫作方法的整合及遷移,引導學生重點抓住人物描寫的幾個方面或某個側重點,結合具體事例,回憶相關場景畫面,運用不同的方法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豐滿。這樣的讀寫結合能使單元主題學習更扎實有效,從而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1]趙江華.向生活和閱讀要素材——淺談小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方略[J].好家長
[2]徐齊輝.活動實踐與習作[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