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鄒平縣長山鎮(zhèn)范公小學 劉春曉
學生的行為會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普遍能夠對自己喜歡的事物全身心投入情感和精力,這一特點也表現(xiàn)在學習上,因此,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需要教師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首先,教師要樹立“自主學習”的觀念,在教學中不斷研究適合小學生的英語教學方式,使英語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追求,并隨著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和心理變化,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爭取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習效率。
其次,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全心全意地學習英語知識,并且能夠在心情放松的情況下掌握英語知識。因此,教師需要提高英語教學的藝術性,將不同的教學方法、技術手段等結合在一起,提高英語教學樂趣,使學生愛上英語。例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apples,bananas,grapes”等水果動態(tài)圖片,并為水果配上語音,使水果主動說出自己的英語名稱,增加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以此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的目的不只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要向學生傳授學習知識的方法,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的自主學習方法。例如,教師可以教授學生記憶單詞常用的方法。一是利用動作記憶單詞,即教師指導根據(jù)單詞的含義做出肢體動作,使學生在接觸單詞時首先想到自己的動作,而后牢記單詞含義,并掌握單詞的使用語境。二是利用歌謠進行記憶,主要是在講解關系極為密切的英語知識時利用歌謠幫助記憶。三是利用聯(lián)想方式記憶英語知識,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提高記憶效果。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從內(nèi)在為學生自主學習打好基礎,與此同時,還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外在環(huán)境,促使學生樂于學習英語,營造良好的英語自主學習氛圍。例如,教師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得到家長的支持,督促家長在家庭環(huán)境中積極運用英語與學生交流、為學生播放英語聽力、播放英語歌曲等。此外,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融洽且自然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這個環(huán)境中感受到安全,不會受到嘲笑、不會感受到難堪,學生的這種安全感來自于教師和其他學生的態(tài)度。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并引導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在學生使用英語的過程中通過眼神等方式給予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勇氣和信心。
學生自主學習,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增加師生的情感交流,使學生能夠接受教師的幫助。首先,教師要從情感上關心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主要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鼓勵,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其次,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幫助其建立合適的學習目標,使其學會自主學習。例如,英語學習不好的學生可以確立掌握單詞的短期學習目標,在其完全能夠跟上教師的進度、掌握教學內(nèi)容之后,教師可以為其設立正確運用單詞等更高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按照短期目標的指引學習英語知識。教師關注學生的差異,并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適當降低自主學習難度,有助于學生按照教師指引的方向前進。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指導學生正確自主學習的方法,營造自主學習氛圍,促使學生樂于學習,關注學生的差異性,促進自主學習,進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