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璐
(四川省成都市鐵路中學校,四川 成都)
現(xiàn)在的大部分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總是把教師安排的寫作任務當成一種負擔,通常都是拖到最后的時間才匆匆寫完以應付教師。如果教師對作文的要求偏高,就更會讓學生覺得寫作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寧可抄襲他人的作品也不愿意自己去構(gòu)思。而且寫作更多的是考查學生平時的文學積累,對于寫作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講,提高寫作成績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而大部分學生并不能堅持下來,這就更導致學生對寫作喪失了信心。
寫作的水平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表明了學生平時的文學積累和基礎(chǔ)知識,但是現(xiàn)在學生的課業(yè)比較繁重,沒有充足的時間閱讀課外讀物和相關(guān)的文學書籍,學生生活中也忽略了好詞好句的積累,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文字運用和語言表達訓練也不夠到位。基于以上幾點原因,學生的語言表述不夠標準,寫作詞語也較為匱乏。哪怕學生的寫作立意再新穎,文章結(jié)構(gòu)再緊湊,作文也會暗淡無光。
現(xiàn)在學生的生活就是兩點一線,在家和學校之間穿梭,沒有很多的生活經(jīng)歷,同時,由于部分學生也并不懂得從生活中的小事進行寫作題材的選取,所以導致學生缺乏寫作題材,寫出來的作文大同小異。例如,很多教師都為學生布置過《感動我的一件小事》這篇作文,但是大部分學生通常都是描述媽媽在半夜冒著大雨送生病的自己上醫(yī)院,從眾現(xiàn)象嚴重。
初中語文作文分層教學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可以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要求和目標,這樣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如果教師對所有學生提出一樣的寫作要求,那么對于那些本身寫作能力很弱的學生來說,寫作只會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對提高寫作水平有百害而無一利,但是對于那些寫作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來講,寫作的難度可能就比較低,這樣也不利于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而初中語文分層教學恰恰解決了這一問題,這正是其優(yōu)勢所在。
每一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都是不同的,有些學生寫作能力較高、寫作速度較快,但是有的學生即使花費很久的時間也難以寫出高質(zhì)量的作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按照統(tǒng)一的寫作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學生,那么教學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那么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學習層次,將寫作能力差不多的學生分在一個層次,并且根據(jù)每個學生層次的實際能力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寫作標準。這樣,教師可以因材施教,對于寫作水平好的學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對用詞和造句的要求更加嚴格,能順暢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對寫作水平一般的學生則要求他們能較好地表達出寫作的情感,作文的邏輯構(gòu)架完整、準確;對于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來講,教師則要求他們能較為清晰地表述出自己的寫作情感就可以了。對學生進行恰當分層,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避免學生因無法達到教師的要求而感到灰心,進而影響寫作的積極性。
除了將學生按照寫作水平分層外,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幾組,要求每組都要有寫作能力強的人,那么這個寫作能力強的人就可以帶動其他寫作水平較低的人,并任命這個人為組長。這種分組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同時在組長的帶動下,整個組的學習積極性都會提高,會在組員之間形成一種互相促進的作用。讓組長負責監(jiān)督這一組成員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督促組員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文任務,提高學生完成作文的效率和作文的質(zhì)量。在每次寫作時,同組的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傳閱,思考其他人的寫作結(jié)構(gòu)和文章立意,進行互評互改,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作文的評價中來,可以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教師進行分層教學和將學生進行分組都是為了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目標,針對學生的特點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對作文進行合理的批改和輔導。例如,教師已經(jīng)對學生進行了分組,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了不同的寫作要求,對寫作水平較好的學生制定更高的寫作要求,而對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的寫作要求則較低。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才會得到最合理的輔導。針對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層次,教師應該從整體上把控學生的作文,先鼓勵學生順暢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避免文不對題;幫助中等寫作水平的學生在完善作文構(gòu)架的基礎(chǔ)上,對他們進行字詞運用的有關(guān)輔導;對于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則要注意語言的表達是否足夠準確、優(yōu)美。針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批改要求和輔導方式,因材施教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素養(yǎng)。
綜上所述,為了解決現(xiàn)在作文教學中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就要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