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堰市張灣區(qū)實驗小學 湖北十堰 442000;2.十堰市張灣區(qū)陽光小學 湖北十堰 442000)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們對事物的選擇性態(tài)度,是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參加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動力。”小學生好奇心強,求和欲旺盛,對新事物有著天生的親切感。多媒體計算機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過聲情并茂的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形式對學生形成刺激,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例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時,本身課的內(nèi)容是相當抽象和枯燥的,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欲望,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只卡通熊帶領大家參觀新建成的小區(qū),整個小區(qū)的環(huán)境是由學生已學過的各種圖形組成的,有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等等。然后問大家:“這個小區(qū)漂不漂亮,你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調(diào)動起來了,爭先恐后的搶著回答問題。這樣,一個課件頓時使整個課堂活躍起來,喚醒了學生的有意注意,而且使學生的心一直被教師引導著,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情境,保證了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提高了教學效率。[1]
課堂教學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抽象的知識以物化的形式再現(xiàn)出來,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便于學生理解掌握。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通過直觀演示兩輛汽車從兩地相對開出,慢慢相遇,使學生清楚明白“相遇”的意義,在腦海中確定“相遇問題‘中兩個運動體運動的表象,將實際運動的情景問題轉化為抽象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表達式。由于多媒體課件用動態(tài)圖像演示,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zhèn)?,所以適當?shù)丶右赃\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diào)動學生各種感官協(xié)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nèi)容,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又如:在講解《圓柱體的表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講解這一重點時,運用了三維動畫的變形功能,將圓柱體的側面展開變?yōu)橐粋€長方形。學生看了動畫后很容易明白圓柱體的表面積是二個圓形面積加上一個以圓的周長為長、圓柱體高度為寬的長方形面積之和。這里三維動畫軟件所制作的動畫,為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空間觀念,弄清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的特點及其表面積公式的由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2]
運用計算機模擬演示能突出實際操作過程,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借助于觀察、比較、分析和綜合手段逐步把握知識的實質(zhì),從而正確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例如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是學生難以理解的一個知識點,學生很難想象出等分的份數(shù)越來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難以理解化圓為方的道理。我們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把一個圓2等份,用紅藍表示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分成8個相等的小扇形,再將小扇形一個一個從圓中“飛出來”排成兩列,再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并閃爍顯示。再依次進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補,讓學生直觀地感知當?shù)确值姆輸?shù)越來越多時,圓面變換后的圖形越來越接近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想象無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圓是能轉換成一個等面積的長方形的。
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一般學完新課后,開始感到疲倦,不利于教者及時了解學生對新知識掌握的情況。在多媒體教學中,計算機可隨時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給學生、老師。像填空、選擇、判斷題型,學生回答對了,計算機可以馬上亮出正確答案,并會表揚你,并來一聲“棒極了!”、“你真棒!”、“真聰明!”,學生看了聽了自然高興,興趣盎然。即時的反饋,使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促使學生自我激勵,以不斷獲得“獨立發(fā)現(xiàn)的愉快體驗”。
由于認識上的片面性,教師在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步入了一些誤區(qū)。有的過分追求全程效果,整節(jié)課從頭到尾都使用課件,教師在課堂上動動鼠標,敲敲鍵盤代替了手勢,電腦的播放代替了教師的講解,教師成了放映員,學生成了觀眾;有的只追求課件的“外在美”,忽視了重點、難點的解決,只知道把課件作漂亮,而不知道用課件解決了數(shù)學教學中的什么問題,輔助教學輔助在何處;有的只是在出示題目時頻頻使用課件,僅僅充當了電子黑板或投影片,未能發(fā)揮計算機的優(yōu)勢;有的把界面色彩搞得紛繁復雜,以為這樣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其實反而使學生眼花繚亂,注意力被鮮艷的色彩所吸引,而忽視了課堂教學中著重掌握的知識。要改變這些現(xiàn)象,關鍵是要重視實效,把“是否體現(xiàn)了計算機這一先進的教學工具的優(yōu)越性,是否有助于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益”,作為計算機輔助教學是否有效的衡量標準。轉變‘為電腦而電腦“的備課思路。
現(xiàn)代教學媒體進入小學課堂,輔助學科教學,以其獨特的魅力,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開辟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了條件。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數(shù)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nèi)容以及學習和教育方式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讓我們在數(shù)學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發(fā)揮它們在教師常規(guī)講課所不能達到的優(yōu)越性,真正實現(xiàn)優(yōu)學優(yōu)教,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