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瑋 張正敏
(1.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qū)文化路小學 山東煙臺 264000;2.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qū)軍民小學 山東煙臺 264000)
據相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呈連續(xù)30年呈連年下降趨勢,可學生的近視率卻呈連年上升趨勢,“豆芽菜”、“小胖墩”的比例也越來越大。這一現狀得到了國家的充分重視,教育部門也相繼制定出臺了多項制度和辦法,有些省、市也將學生體質列為政府考核內容。盡管這樣,收到的效果也不容樂觀、不盡如人意。
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好動、好玩,大多數學生都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但是很多學生卻不喜歡體育課。這一尷尬現象一方面表明傳統(tǒng)體育教學已不能滿足現代小學生的運動需求,另一方面表明小學體育教學也要與時俱進,需要進行必要的教學改革。[1]
體育游戲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之一,將體育游戲引入體育課堂并與所授內容有機結合就可以輕松解決該問題,并且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顧名思義體育游戲的的最大特點就是趣味性。體育游戲的參與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自由、平等、輕松地參加活動,而且還能在游戲中獲得愉悅游戲體驗的同時學習掌握體育項目的各項技術。
體育游戲可以和各種體育教學項目加以融合,并且體育游戲對場地、器材等方面的要求等都可以根據游戲內容、特點進行靈活性的設計選擇,游戲的規(guī)則也可以靈活多變。[3]
體育游戲作為游戲的一種,雖然游戲條件、規(guī)則都可以自由、靈活設定,但既然是游戲就應該設定一定的懲罰措施,只要有懲罰措施就會激起學生的好勝心,就會有一定的競爭性。[4]
所有的活動、游戲都應該具有其目的性,體育游戲也是如此,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且體育游戲的目的就是增強體質、陶冶情操,為體育教學提供服務。
在體育游戲實踐中,學生就會在規(guī)則要求下,思考怎樣才能更快、更早完成比賽,怎樣才能取得更大的勝利。學生在實踐中就會慢慢總結經驗,甚至去探索更加有效的獲勝方法和途徑,從而有利于學生啟發(fā)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在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浪潮中,小學體育教學也在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從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引入體育游戲也是迎合新的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促進多元化、多形式體育教學發(fā)展。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偉大的鄧小平主席曾經說過:“不管是黑貓白貓,逮著老鼠就是好貓?!币簿褪钦f用什么辦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讓學生樂于參加、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就是高辦法。只要讓小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才能鍛煉身體,才能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體育游戲就是這只貓,這只貓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游戲中來,而且還能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體驗運動的愉悅感和獲得感,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體育參與、學習的興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5]
英國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一書中第一句話就是“健康的心智存在于健康的體魄中”。小學階段是少年兒童身體機能、運動能力的快速發(fā)展時期,體育游戲的多樣性就會有效促進小學生的骨骼、肌肉、器官、神經等的發(fā)育,不同的體育游戲對小學生的身體機能有著不同程度的促進。比如:對學生追逐類體育游戲可以促進學生靈敏、速度、力量等各方面的身體運動機能的發(fā)展。[6]
早在1919年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曾說過:“完全人格,首在體育”。也就是說體育對學生建立完全人格有著首要的影響地位。體育游戲作為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之一,毋庸置疑存在著促進少年兒童健全人格形成的的功能。比如:體育游戲規(guī)則可以幫助小學生建議按照規(guī)則進行游戲的意識;集體性體育游戲不僅可以增強小學生的健康體質,而且通過體育游戲可以樹立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
另外,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游戲中只要可以體驗一次成功的快樂,學生就會對建立自信心、自尊心產生積極影響。因此,體育游戲可以促進小學生建立完全人格。[7]
體育教師不但是體育游戲的設計者、引領者、指導者,而且也是體育游戲的參與者。在師生共同游戲的過程中,就會和學生融為一個群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容易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感情。
學生在體育游戲參與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之后,就會身心愉悅,提高大腦的興奮性,對于其他各科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小學生的身體機能發(fā)育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各種身體機能都非常有限。所以,小學體育游戲內容選擇、難易程度設定、游戲場地器材的選擇及游戲形式設計首先考慮的就是要保證適合小學生的身體機能、年齡特征。因此,要設計適合小學生的體育游戲就要遵從適用性原則。[8]
體育游戲雖然是為體育教學而服務的,但是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趣味性。所以,在體育游戲設計時一定要以吸引小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為出發(fā)點,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體育游戲的設計目的和初衷。所以,在體育游戲設計時必須遵循趣味性原則。
小學生身體各項機能的發(fā)育都處于初始階段,都尚不完善。如果在體育游戲設計時不能遵循科學性原則,就有可能破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影響學生身心發(fā)育健康。所以,體育游戲設計時一定要遵循科學性原則。
現在的小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太陽”、“小皇帝”,所以,家長非常注重學生的人身安全。再加之體育游戲活動過程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身體接觸和對抗,在體育游戲中學生又有強烈的求勝心情,就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在體育游戲時務必要全面考慮安全因素,遵循安全性原則。
學生永遠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體育游戲也不例外,體育游戲中學生依然是教學真正的主體。在體育游戲設計時就要一切以學生為中心,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需要等因素。所以,在體育游戲設計時一定要遵循主體性原則。
現在小學每個一個班級都有要有30名左右學生,每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遺傳基因、生活經歷及認知水平都存在著差異性。體育教學要面向整個班級,體育游戲設計也應考慮班級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也應該參與到體育游戲中來。所以,體育游戲設計時應該遵照整體性原則。
體育教學中引入體育游戲的目的就是為體育教學服務,寓學于樂,終極目標還是要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所以,在體育游戲設計時,一定要不忘初心,遵循目的性原則。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中引入體育游戲對學生的身體機能、心理、社會適應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積極意義。但是,在運用中一定要依據體育游戲的特點,并且要遵照相應的運用原則,才能達到初始的目的,才能更好地為體育教學更好地服務,最終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服務,為素質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