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霞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胡家回族中心學校 吉林長春 130511)
小學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學習的內(nèi)容是由很多科目組成的,其中,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能夠幫助小學生提升語文素養(yǎng)。而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內(nèi)容,同時也是進行閱讀和寫作的基礎知識,所以,小學低年級語文的識字教學是語文學科學習的基礎,可見,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和地位。就目前現(xiàn)狀來看,很多的小學在開展識字教學的時候,總是采用機械性的教學,并且效果還不好,總是會出現(xiàn)錯別字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學生要對漢字感興趣,要學會獨立識字。不僅要會認,還要會寫,要將自己想說的話和想象的事物等寫下來[1]。要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如何以課堂為依托,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成為我們一線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了不斷探究,大量實驗,在此,淺談以下幾點認識與做法。
一般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時,都會在課前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并將自身的情感和態(tài)度等都盡可能的放入開課的情境中,并使教學情境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一年級下冊的《識字一》中,上面的四個成語都是與春天的景物有關,還在旁邊配上了一幅關于春天的圖畫。這樣的搭配便于學生充分的感知了解。在具體情境中,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同時結(jié)合想象,身臨其境地領會到自然景象,識字在情境中順勢完成[2]。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身心發(fā)育還不成熟,還處于不穩(wěn)定的時期,注意力也不強,容易對感興趣的事物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面對這種情況,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師都會采用將游戲帶入教學中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開展“摘蘋果”“打氣球”等小游戲,使學生對于漢字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例如,教師在教學“議論紛紛”時,設計“打氣球”的游戲,將題目設置成為“議論( )( )”,然后氣球上分別寫有“粉、芬、紛、分”,讓學生進行打氣球,打的對就得分。通過這種小游戲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生字的認知水平。
在小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周圍,處處都有漢字的存在,比如,商店、超市、理發(fā)店等等;在平常生活中所接觸的物品上也都有漢字,比如,“安慕?!彼崮?、“特侖蘇”牛奶等;平常用于進行溝通交流的QQ、微信上的內(nèi)容等聯(lián)系著校內(nèi)的生活和校外的生活。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通過立體情境多方位理解漢字,認識的都是使用頻率高的字,能很快滿足基本閱讀能力[3]。
對低年級的學生進行識字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促使小學生對識字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興趣,也不是簡單教會學生一些漢字,而是要教給學生一些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小學生僅僅掌握了初步的識字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在進行識字學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識字規(guī)律,雖然漢字之間的構(gòu)成是千差萬別的,但是如果細看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漢字的組合規(guī)律,教給豐富多樣的識字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的能力。小學生對于漢字小故事、猜謎語的識字方式十分感興趣。例如,教師在教學“合”字時,將謎語“一人一口”引入教學,先讓學生猜,等到揭開謎底后,再將關于字的小故事向?qū)W生進行介紹:三國時,魏國丞相曹操的部下有一位非常聰明的人叫楊修。一天,曹操與群臣一起商議國事,有人送來一塊大點心。看到鮮美的點心大家都想嘗嘗,可又不知曹操意下如何。只見曹操微微一笑,提筆寫了一個“合”字。楊修一見很快會意了,拿起點心吃了一塊。聰明的孩子,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在潛移默化中,學生也不斷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積極創(chuàng)編漢字小故事,漢字圖畫,小字謎,兒歌等[4]。
對于小學生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在學習上都有自己想要表達的想法。在小學語文課上進行識字教學時,教師要尊重小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善于用獨特的眼光發(fā)現(xiàn)小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和不足,進而培養(yǎng)小學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要布置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進行自主識字,要養(yǎng)成自己獨特的識字方法。在課上進行識字學習的時候,教師要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習,每個小組都要對需要學習的漢字進行了解和掌握,然后在進行小組之間的相互交流,并做出最終的匯報展示,這樣的識字教學的方式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還有助于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中,有更多的機會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識字方法,能更好促進學生互相學習,真正地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體現(xiàn)了合作,競爭的團隊精神,學生積極投身其中,樂此不疲。
漢字本身就來源于生活,所以,學會從生活中找到識字的途徑,有助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識字的習慣。例如,可以從周圍的環(huán)境入手,比如路邊的廣告牌、校園的文化墻等,還有手機的新聞或是電視上的字幕等都能夠從中獲得識字的機會。小學生還可以閱讀自己最喜歡看的漫畫書或故事書,這樣既可以鞏固識字的效果,又能促進學生認識更多的字,使識字與閱讀相互促進。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應該作為教學的重點,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專業(yè)的教學水平,還要結(jié)合低年級學生的實際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特點,從指導、方法、拓展和評價四個方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從而促進識字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