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森
(遼寧省撫順市第一中學,遼寧 撫順)
師生關系作為課堂上最為首要的關系,處理得當就會提高教學效率。教師的師德、言行都對學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師德是教師開展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師德,學生就會對教師及教師傳授的知識本身產生懷疑。作為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教師有了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后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生也會對教師產生崇拜和尊重的情感。教師對學生要一視同仁,承認不同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尊重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ハ嘧鹬氐膸熒P系能夠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滿足了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此外,師生平等關系的建立也有益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古人云:學貴知疑。教師在教學中一直占據(jù)著主體位置,無形中抹殺了學生的主動性,如果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育,就不會對課本上的內容提出疑問,也不會對一些開放式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是不利于有效課堂教學的形成的。而在師生平等關系建立的過程中,教師要切身體會學生的思維方式、情感需要等,讓作為課堂上主體的學生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而教師作為引路人引導他們正確的學習方向,在與學生平等真誠的交往過程中讓課堂效率得到提升。
在課堂教學需要互相尊重的前提滿足后,也要著重準備課堂內容的設計。精要就是要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知識,避免解釋過多、模棱兩可的情況發(fā)生。首先,教師要熟悉當前的課程內容,抓住本課的重點難點,擬定教案及講稿,同時也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其次,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及時獲得學生的反饋,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重點解釋,并在每節(jié)課課尾留出少許答疑時間。最后,教師需要對課程的結果進行評價,評價手段多種多樣,例如布置作業(yè),課堂小測驗等。
生物課程的特點就是和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構建開放式的課堂,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營造開放活躍的教學氛圍,這也和新課程倡導的合作學習的目標一致。
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完成課本上的內容為主的教學方式。這樣會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學習效率不高等后果,而且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只強調簡單記憶和技能的反復訓練,這與新時期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目標背道而馳。大量灌輸基本的膚淺知識,不出差錯地記憶教科書上的內容,是絕對不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未來生活中需要的是開拓、合作精神,開放式課堂不但使學生有了自己的思考空間,也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生物這樣一門來源于生活的學科,最重要的是思考和探索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巧妙加入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并給學生自由討論的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工”,這種做法表面上看浪費了一部分課堂時間,卻讓學生對知識本身的理解有了質的提高。
生物實驗也是構建開放課堂的重要途徑。實踐活動是指人作為主體在社會中進行的積極行為。在日常學習中,學生也是主體,將學習和實驗相結合,能讓學生產生豐富的體驗。相對于言傳,身體力行會讓學生記憶更加深刻,通過觀察、統(tǒng)計、實驗等操作活動,養(yǎng)成動手操作的習慣和能力,同時也會進一步促使學生產生興趣,培養(yǎng)其情感和意志。
通過構建開放式課堂,設計教學小組討論和生物實驗,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的同時,鼓勵學生體驗社會、體驗自然,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在探究活動中,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學效率也隨之增長,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和合作意識也得到了提高。
新世紀的教學手段也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變得多種多樣,多媒體教學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更生動直觀地將課本上內容展示給學生的一種輔助教學方式。例如,在講解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時,單純地靠書本上的文字及圖片很難講解清楚,學生無法清晰地理解分裂過程。那么,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計算機將其形象、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使分裂過程更加形象生動,學生的視覺感知更強,從而加深了記憶。因此,計算機的使用解決了教學中抽象枯燥、理解困難的問題,使得原本解釋起來復雜的東西在極短的時間內生動地展示出來。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教師要學會正確使用,但同時也不可出現(xiàn)完全依賴多媒體資源的情況,在教學中應該體現(xiàn)“優(yōu)勢互補”,既充分發(fā)揮計算機的優(yōu)勢,又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才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
新的時代背景下人才的培養(yǎng)方式除了要從傳統(tǒng)的填鴨教學轉化為有效教學外,還要兼顧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教師不但要教書,更要育人。只有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正確引導學生,才能更好地推動學生的個人發(fā)展,生物課堂教學才能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