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偉
(平遙縣古陶二中)
1.定義: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自主學習、自主決定、不依賴他人的能力。主要包括:自覺學習、自主決策、自主選擇、完成自我評價。Holec(1981)是一個在語言教學中自主性的最早倡導者,已經(jīng)將它定義為:“有能力照顧自己的學習?!盠ittlewood(1996)認為:“學習者自主能力和意愿做出選擇和解釋說,‘獨立’的能力取決于擁有知識的選擇,必須作出抉擇和實施任何必要的技能是最合適的選擇。意愿取決于既有動力和信心去選擇所需的責任。”他強調:“學生愿意獨立行動取決于他們的動機和信心水平;學生能力獨立行動取決于知識和技能的水平?!睋?jù)此認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包括:自學能力、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一般科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
2.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以學生為中心。深入理解自主學習能力的定義,明確自主學習能力的特點是十分重要的。
1.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在信息科學時代,為適應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必須繼續(xù)學習,不斷發(fā)展和提升自己。終身學習要求我們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必須倡導終身學習所倡導的自主學習。
2.研究的必要性。中學英語教學的重點仍然放在教師的教學上,而不是學生的學習上。教師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從而產生被動的學習者。要改變這種狀況,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重點放在學生身上。對學生,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人文素養(yǎng)是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教師“不只是教的緣故”。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潘菽,1993:36)。語言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控制語言知識,而是用熟練的語言水平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當設計教學接近學生的語言水平時,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應幫助學生獨立思考和檢查,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不良習慣,糾正不適當?shù)姆椒ǎ瑤椭麄冎鸩金B(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的框架旨在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和使用語言。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了解什么是獨立。了解轉變學習方式的重要性,了解學生為什么要具備獨立學習英語的能力。教師應深刻理解人的發(fā)展特點和趨勢和教育的發(fā)展;它是潛在的能量,喚醒學生,我們提倡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睂W生的興趣與教師密切相關。如果他們欣賞老師,他們就會喜歡上他的課,然后對學英語感興趣。例如,如果一個學生的答案是錯誤的,老師應該說“很容易;不要害怕犯錯誤;再試一次?!比绻麑W生的回答是正確的,老師會說“非常好;做得好!”(馬俊明,1981)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因材施教。
3.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共同努力。
4.老師和學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
5.自主學習可以采取多種形式,自主學習意味著學生可以做。
英語教學環(huán)境直接或間接影響英語教學質量。學校作為英語學習和教學的主要場所,應該改善學校環(huán)境。
1.合理安排班級英語課堂規(guī)模。
2.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頻率。
3.建立和使用教學設備。
4.提高教師素質。
總之,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培養(yǎng)和發(fā)展獨立的英語學習能力是社會的要求。因此,為了滿足不同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建立英語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提出了一些學習策略。根據(jù)學生使用的學習策略。我們應該盡力改變教學和學習的方式。為了使每個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1]Holic,H.自主學習與外語學習[M].牛津:科學出版社,1981.
[2]Littlewood,W.自主性:自主性和框架[J].系統(tǒng),1996:427-435.
[3]馬俊明.英語教師的藝術[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
[4]普萊斯頓·D·費德恩,羅伯特·M·沃格爾.教學方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5]潘菽.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7]夏慧賢.當代中小學教學模式研究[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8]應云天.外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佐藤正夫.教學論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