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縣白馬鎮(zhèn)中心小學 何珍珍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前,在小學美術的色彩教學中,教師堅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不斷地引導學生去學習和掌握美術知識的技能。小學時期正是學生不斷構成三維空間的能力和形成美感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教師要不斷地帶領學生學習美術知識,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美感。色彩的教學能夠不斷地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進而不斷地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力,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想目標。
色彩是人們從感官層面的一種認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官刺激,而不同的感官刺激又有不同的色彩感受。因此,色彩的感受是因人而異、變化多端的。在人生成長的不同階段,由于成長環(huán)境和閱歷的不同,每個人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感知能力。小學時期是學生色彩感知較為敏感的時期,為此,在美術色彩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小學生色彩感知敏感的這一特征,在開展日常的美術色彩教學時從這一特征出發(fā),帶領學生從感官上去感受色彩所帶來的魅力,帶領學生學習美術知識,培養(yǎng)美術素養(yǎng)。
體味美術色彩,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為此,教師在開展日常的美術色彩教學時,要不斷地帶領學生從感官上去感應色彩的魅力,比如,我在開展《流動的色彩》這堂課程時,在課程的開始,我首先要求學生去自主觀察每幅繪畫中所體現的流動的色彩,自主去觀察其中的不同,同時,教師也可以先裁剪出一個三角形,在上面涂上黃色,然后用手揮動三角形,同時讓學生去觀察三角形在空中的顏色流動的變化,教師同時還可以制作幾個其他顏色的三角形,一起讓學生觀察,去感受其中的色彩流動,感受其中的色彩變動,從感官上去感應色彩的魅力,進而不斷地激發(fā)小學生美術色彩學習的興趣。
表演是最具感染力也是最直接的色彩感受,而喜歡表演與善于表演也是小學生的天性,同時也是小學生最喜歡做的事情。所以小學教師在開展美術色彩的教學時,一定要抓住小學生喜歡表演和善于表演的天性來實施美術色彩教學。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一個特定的色彩表演場景,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表演的場景,讓學生在這個特定的色彩場景中進一步激發(fā)其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與激情,使小學生更加深刻地去感受其中所包含各種的美術色彩,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陶冶其美術情操。
體味美術色彩,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為此,教師在開展日常的美術色彩教學時,要不斷地帶領學生從表演中去感受色彩的魅力,比如,在開展《蜻蜓飛飛》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進行教學時在班級里張貼一些蜻蜓的圖片,在班里營造一種蜻蜓滿天飛的場景,同時,教師在講臺前面也可以來扮演蜻蜓,向學生展示蜻蜓飛舞的動作,同時,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邀請幾名同學一起來參與蜻蜓表演,而其余的同學則可以感受一下蜻蜓在花草之間來回飛舞的場景,這樣,能使學生融入到蜻蜓的表演之中感受色彩的變化,享受色彩所帶來的魅力。
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的詩歌,而每首詩歌里面都蘊含著豐富的美術色彩,具有極強的色彩表達,為此教師在開展日常的美術色彩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從詩歌里面去感受色彩的魅力,用詩歌來帶領學生去學習美術色彩,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詩歌為主體進行美術色彩的繪畫,讓學生把自己詩歌用畫筆展現出來,在學習美術色彩的同時感受其中的魅力。
體味美術色彩,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為此,教師在開展日常的美術色彩教學時,要帶領學生在詩歌中去感應色彩的魅力,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杜甫的《絕句》里面的詩句,利用其中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一句詩,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自己思索詩句中所呈現的美術色彩,并用自己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來,呈現出來自己的作品,這樣不僅僅可以讓學生通過詩歌描述美術色彩,還可以使其感受其中所帶來的色彩魅力,更好的學習美術色彩知識。
美術的色彩教學是小學美術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要帶領學生體味美術色彩,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不斷的帶領學生在感官上去感應色彩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色彩的興趣;其次,教師要帶領學生在表演中去感應色彩的魅力;最后,教師還要帶領學生在詩歌中去感應色彩的魅力,用詩歌來帶領學生去學習美術色彩,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