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新版PEP英語四年上冊Unit 1My classroom中的重點單詞時,結合學生剛升了一個年級換了一個新班級的現實情況,直接導入:Hello!Boys and girls,we have a new classroom.What can you see in the new classroom?這個情況是真實的,學生也就愿意跟隨筆者去觀察新教室,自然地引出了一系列能看到、能摸到、能具體感知的物體名稱。真實的語言情境,讓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使得學生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迫不及待地展現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
實物是直觀、具體的,但也是呆板的,尤其在同一單元的教學中,若是反復使用相同的情境,對小學生的刺激小、強度低,難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更難激發(fā)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Unit 1My classroom時,在一班上課時,反復使用了實物來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剛開始興趣十足,后來隨著課時的增加,學生對這樣的情境設計已經非常熟悉了,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逐漸分散,一些學生甚至開始做各自的事情,對課堂教學活動視若無睹。課下筆者進行反思,對教學設計稍稍做了修改。給二班上課時,提前給學生布置了任務:畫一幅自己想象的教室,并給每一個物體寫上英文名稱。上課時學生爭先恐后地要求展示自己的圖畫,并試著用簡單的語言來介紹自己的班級,雖然有的學生表達并不十分流暢,但卻邁出了參與課堂活動的步伐,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在快聽快指的游戲過程中,學生興致勃勃,井然有序,有的同桌之間還互相監(jiān)督、暗暗比拼,大大增強了教學效果。這一要求本身就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雖然只是一幅畫,寥寥幾筆,卻是一種達意傳神的圖示。通過這種自我展示,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想學、想說,將學習英語逐漸內化為個體的自主需求。
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首先要真實,才能喚起學生的共鳴,達到教師預設情境的效果,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例如,一位教師教學What are you doing的句型時,通過Mike和Amy之間打電話來展開對話和教學。該教師熱身之后,突然間手機鈴聲響了,筆者和其他一些聽課的教師面面相覷,可是她卻笑容可掬地拿起了手機,用流利的英語和對方交流起來,將教材上的語言文字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師生眼前,瞬間把學生引入了真實的生活情境,在場師生迅速地感知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在這個情境的感染中,學生都在靜靜地聆聽,眼神中流露出對新知的渴求。課后,專家老師在評講時,一致認為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真實而有效,對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學 Unit 5Let’s eat I’m hungry時, 筆者導入之后,做了一個捂著肚子的動作并說: “I’m hungry.”有的學生反饋說肚子痛,有的則毫無反應,個別調皮的學生竟然說: “我要上廁所。”這個真實的情境卻反饋出如此多的不同結果,筆者意識到這個情境是失敗的,它只是筆者的生活經驗,不具備代表性,因而學生不易理解。在第二個班級上課時,筆者首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時鐘,時間指向12∶00,并解說: “It’s twelve o’clock.It’s time for lunch.” 然 后 畫 上 一 個 漢堡,一杯果汁,用醒目的顏色標上KFC,最后對著全班學生捂著肚子,舔舔嘴唇,說: “Oh!I’m hungry.”這時學生異口同聲說: “我餓了,我想吃。”如此將時間鎖定到一個小的范圍,配上KFC的視覺沖擊,舔著嘴唇的動作激發(fā)出的味覺想象,形神兼具,貼合學生自己的生活背景,讓學生觸景生情,誘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無論何種教學都要考慮學生的特點,按照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四年級英語 (PEP)Unit 2What time is it?A Let’s learn部分時,上課時用多媒體將學校的時間表和該班的課程表呈現在屏幕上,然后根據實際時間撥動鬧鐘,并詢問: “What time is it?What do you do?”這一活動完全是學生一天生活的真實寫照,讓學生倍感熟悉和親切,使得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活動,不等筆者提問結束,很多學生就爭先恐后地說: “It’s…It’s time for…”在活躍的氣氛中,一些平常不愛說話的學生都有了展示自我的勇氣。在鞏固和拓展階段,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實際情況,改編Let’s do中部分單詞創(chuàng)編出新的句子。學生一聽可以自由發(fā)揮,頓時眼睛一亮,個個摩拳擦掌,有的還自行地組成小組合作起來。在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語言的操練和運用都得到了實現。這樣的情境設計自然而真實,符合孩子們真實生活的特點,讓他們真正地在情境中學習,在情境中操練,不斷地感受知識、體驗知識、運用知識,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的目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 “生活即教育?!鄙钪刑幪幱杏⒄Z,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英語教育資源。
教學What time is it的相關句型時,筆者認為學生對鬧鐘很熟悉,而且容易理解??墒?,一節(jié)課結束了,發(fā)現很多學生對此并不感興趣。于是,筆者找來幾個比較活潑的學生,詢問為什么對鬧鐘所示的時間興趣不大,也沒有和同桌去玩撥鐘的游戲。學生說:“我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數學課已經學會認鐘,而且我們經常用, ‘撥鐘’還有什么意思呢?”后來,筆者根據教學參考書的建議,設計了 “我是小鬧鐘”的游戲,先告訴學生:I’m a clock.I have a long hand and a short hand.然后開始利用胳膊做不同時間的指向,問學生: “What time is it now?”再讓同桌間相互扮演,相互提問、回答,并根據不同的時間做不同的事情。在動手扮演的過程中,學生必須手、腦并用,有時也會鬧出長短針弄錯的小笑話。整節(jié)課,學生都在忙碌地做動作和不斷地詢問、回答,偶爾還有無惡意的笑聲,輕松而活潑,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增無減,效果也就如期望般精彩。
教學三年級上冊Unit 5Let’s eat中的點餐對話時,筆者考慮到真實的食材并不足以吸引學生的眼球,又沒有餐廳的氛圍,于是用多媒體呈現了QQ餐廳的畫面,這一場景對很多學生來說是熟悉的,部分學生可能還玩過這樣的游戲。筆者在學生面前戴上自己制作的 “營業(yè)員”工作胸卡,扮演服務員,讓學生來點餐,然后發(fā)給他相應的點餐圖片。做好示范后,再請一些學生分別扮演 “顧客”和 “服務員”的角色,練習點餐對話,在短短的時間里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這主要是多媒體為師生呈現了內容豐富的真實生活情境,讓學生在一片歡樂的氛圍中自主地完成了對話練習,理解和掌握了對話的內容。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教師要合理地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運用情境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樂于學習,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蔣宏明.如何有效地創(chuàng)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情境[J].吉林教育,2012,(1).
[3]吳衛(wèi)衛(wèi).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