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豐城市蕉坑中心小學 江西豐城 331112)
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新課標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文課程的變革和發(fā)展”。由此可見,信息技術是推動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有利工具。
現代信息技術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結合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老師在教學過程引入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教學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1]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往往是老師在課堂上不停地解說,基本上就是對著課本照本宣科,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完全由老師來掌控,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為了學習而學習,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更別說什么素質教育了。而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通過生動的畫面、聲情并茂的聲音、具體的形象,可以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產生不一樣的教學感受,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學習,查閱自己感興趣或與學習有關的知識,主動汲取知識,形成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2]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講解文章,板書重點,最后的效果還不一定理想。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將教學內容涉及的事物、情境、過程等重現在課堂上,這些生動具體的內容,學生更容易接受。而且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導入與課文相關的歷史背景、人物關系,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解讀課文,增長見識。如學習《桂林山水》時,老師單純的講解無法讓學生想象到那是怎樣的美景,而如果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觀看與桂林有關的記錄或影像,可以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學習好這篇文章的同時,可以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開闊眼界。
新課標倡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促進老師與學生交往與互動的教學觀,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運用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在和老師的討論互動中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現在,小學很多班級已經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許多學生已經有自己的QQ,老師可以通過QQ、微信班級群,和學生展開課外交流,指導學生的學習,為學生答疑,而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展現、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促進整體進步。
閱讀理解是小學中高年級學習的重點內容,閱讀教學注重詞句理解和文章賞析訓練,而學生對詞句的理解和文章的賞析需要一定的情境支持。老師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課前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制作成適合學生實際的課件,將無聲抽象的語言文字所要表現的內容變成有聲有色有動感的畫面圖式,創(chuàng)設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或氛圍,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審美共鳴,幫助他們迅速而準確地理解教材內容。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最后一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顯示當時的歷史背景,揭露法西斯對法國人民的傷害,甚至逼迫他們忘掉自己的母語改學德語,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就會更容易從課文中老師的穿著、言語中感到深沉的愛國熱情,和對孩子們不好好學習母語的悲哀,而主人公從害怕學習法語到因為不能學習而難過也經歷了一個艱難的心理歷程,更容易被學生感同身受。這樣的教學方式更易于學生理解課文,與作者產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因為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見識有限,要寫出一篇較好的作文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多是運用范文的講解來指導寫作,用條條框框來要求學生的寫作,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寫出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而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老師通過多媒體展示視頻畫面,讓學生自己觀察、聯想,還可以同學間互相討論,加深對所寫事物的理解,然后將心中的所想所感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在這樣基礎上寫出來的作文更有真情實感,更加優(yōu)秀。通過信息技術進行的作文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提升了學生的想象力,開拓了學生發(fā)散思維。[3]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有一個更高的起點,更新的局面。將信息技術引入帶語文教學中,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老師要不斷提升自己,加強自身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以實現小學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
[1]王文娟. 淺談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和方法[J]. 未來英才, 2016(9):34-34.
[2]蒙軍峰. 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途徑與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32):176-176.
[3]閆海軍. 論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途徑與方法[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5(s1):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