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亞技師學院 海南三亞 572000)
隨著工業(yè)和制造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社會上對電氣技術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在就業(yè)上出現(xiàn)了一定數(shù)量的缺口。中職電氣學科教學就是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同樣重視,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后,有意識的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更好地適應工作的需要。但是,在實際的中職電氣學科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教學觀念陳舊,學生的理實結合能力仍然不高,以至于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無法靈活地運用于工作后從事的技能中等一系列問題。所以本文主要是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從就業(yè)的視角探究中職電氣學科教學的模式。[1]
探究中職電氣學科教學模式,首先需要老師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或者實踐操作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多進行肯定和鼓勵,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使學生樹立專業(yè)學習的自信心;其次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老師和學生之間能夠平等交流,互相溝通,這樣老師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情況,進而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模式,采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2]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將重難點內容以簡短的微課著重突出,或者巧妙利用微課進行課堂教學的導入,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這就需要老師進行高效的備課,選擇合適的內容制作微課,使微課教學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進而提高課堂的整體效率。[3]
例如,在學習《電力拖動》這門課時,我會在了解學生知識基礎的前提下進行高效的備課,明確出本科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是學生對電力拖動經(jīng)典線路的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微課制作方面我會更加突出每個經(jīng)典控制線路的分析,而對于更多控制線路的設計和應用,我則會通過一步步引導,使學生掌握。
在教學過程中,我又會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然后為學生展示微課內容,使學生更直觀形象的觀察到控制線路安裝過程,以及運行結果,使學生牢固的掌握。最后還可以利用微課進行鞏固復習,將一部分內容去掉,使學生通過競賽的形式補充完成每一部分缺少的內容,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性,又能夠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完善他們的知識體系。
中職學生不論是在學習過程中還是在就業(yè)后的崗位上,都需要進行團隊合作,而不是單打獨斗,所以在我們平時的教學模式中,就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相互之間取長補短,拓展思維,這樣不僅能夠更深刻的掌握電氣學科的基礎知識,還能夠在共同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傾聽和溝通的方式方法,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電機與變壓器》時,我會在教學的開始引導學生討論關于三相異步電動機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有哪些,提醒學生可以從工業(yè)、農業(yè)、民用等方面進行思考討論;然后在學生共同討論的基礎上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合作探究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在掌握了其基本結構主要是由定子部分和轉子部分這兩大部分組成的,其中每一部分還包含不同的部件之后,通過實踐觀察或者動手操作來探究其工作原理,這樣,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就業(yè)視角下的中職電氣學科教學,需要提高學生的理實結合能力,能夠將所學的電氣理論知識應用于工作中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開展實踐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使他們能夠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實踐,這樣通過實踐中的自主探究,可以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操作實踐更好的結合在一起,進而也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運用能力。
總之,就業(yè)視角下中職電氣學科教學模式的探索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結合當前的社會背景和就業(yè)形勢,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通過多種教學方法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同時學生也要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勇于探究,敢于質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及團隊意識,提高實踐能力和理實結合的能力,促進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