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市技工學校 浙江蘭溪 321100)
傳統(tǒng)的鉗工教學模式是將理論課與實訓課分開的,理論課堂與實訓課堂各自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理論課主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而實訓課則是把書本上的知識在實訓操作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例如在鉗工鉆孔的教學中,理論部分重點講述合理的劃線工藝、理論上如何保證孔的位置精度等,而在實訓課訓練過程要做到以上要求就沒有那么容易了,而且實訓指導教師要反復講解和示范。同樣的知識點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卻由不同的教師和教學方式來施完成,因而會造成教師在教學中難以把握課程進度,有時會出現(xiàn)知識脫節(jié)的現(xiàn)象,這樣就導致學生對理論知識難以理解,而實踐操作階段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持。學生在課堂中產生厭學情緒,而實訓指導教師不得不再重復理論知識、邊講解邊操作演示,從而導致了重復教學。[1]
常規(guī)情況下,大多數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使原來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通過圖形、動畫、視頻等表現(xiàn)形式而變得具體直觀起來,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誠然多媒體教學有著諸多優(yōu)點,但是對基礎相對薄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中職生來說,多媒體教學速度過快,信息容量過大,授課內容偏多,尤其是中職學校專業(yè)課教學,涉及到具體的加工工藝流程、操作方法等,學生思路跟不上,知識點當場理解消化困難,這樣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2]
微課教學對于學生來說,自由度很大,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進行自主學習,學習的進度、學習的節(jié)奏完全自己把控,可以進行播放、暫停、倒退、重復播放學習,這樣有利于學生打好基礎,另外視頻教學資源包學生還可以自行下載,將各個知識點進行匯聚,學生可以利用課后時間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可以將各個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同時也解決了因學期間隔帶來的知識鏈斷接的現(xiàn)象。這種“教學針對性強、內容精選、注重設計”的微課可以借助各類設備平臺,便于學生下載、學習,同時也避免課堂重復教學的現(xiàn)象。
理實一體化教學突破傳統(tǒng)教學法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教學環(huán)節(jié)相對集中。充分發(fā)揮實訓指導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yǎng)框架,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質量。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另外,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班級成員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成員為6-8人,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方式下,引入項目教學法配上微課教學,采用任務驅動,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操作積極性,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專業(yè)課教學的評價方式應側重于教學整體評價,在課題的實訓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出每個學生所存在的問題,指導并解決學生在課題的實訓過程中的困惑,在課題完成后,進行課題總結,首先進行小組內互評,然后實訓指導教師對每一個學生課題進行綜合評價,通過對課題考核來判斷學生對此項內容是否能夠很好的掌握,在評價過程中要讓學生主動參與,評價內容應側重于完成課題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除了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外,還要加入微課程教學學生評價機制,課后通過班級QQ(微信)群針對本課題微課教學進行評價,學生以小組形式發(fā)表評價,匯總至班級群內,實訓指導教師根據學生評價信息,完善微課,以便更好地設計下一實訓課題,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傳統(tǒng)的教學以教學大綱為指導,制訂教學計劃、詳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對課程知識進行全面細致講解,然而微課不同,微課是通過精心化設計的,聚焦于某一個知識點或重難點的,借助多種媒體終端,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簡短而完整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資源。這種教學資源符合快節(jié)奏、碎片化學習的理念?!躲Q工工藝與技能實訓》是中職學校機械專業(yè)必修課程,課程主要以操作訓練為主,對于部分重點內容應以微課形式進行呈現(xiàn),學生在實訓教師指導下,自覺地、反復地完成規(guī)定的操作,以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習慣。以下是筆者對鉗工實訓課程中攻螺紋課題的微課設計:
微課題名稱 螺紋加工——攻螺紋知識點來源 本節(jié)內容出自《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課題九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本微課主要針對中等職業(yè)學校機電專業(yè)高二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掌握理論基礎知識,初步接觸實操內容,對原理性知識缺少興趣,但對實操部分充滿新鮮感。教學內容分析簡述攻螺紋的工藝流程;重點詳述攻螺紋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分析在攻螺紋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產生原因。任務分析借助多媒體、動畫演示表達清楚;攻螺紋工藝安排、出現(xiàn)的問題及產生原因需要結合操作實境完成;教具多媒體教學設備、學生任務活頁、教學反饋表,同時借助QQ、微信進行教學資源共享,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下載學習,并永久保存。教學資源本節(jié)微課教學內容設計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1.情境導入:播放螺紋在生活、工程中應用的視頻,體現(xiàn)出螺紋在我們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趣,拋出問題,小組討論研究,如何實現(xiàn)螺紋的加工。2.內容講述:首先,展示成品,讓同學們直觀地看到規(guī)范的攻螺紋的產品。其次,示范操作,同步解說操作時的注意事項,對比不規(guī)范的操作示范,避免學生操作時產生同樣錯誤。3.評價反饋環(huán)節(jié):學生在任務頁上自我評價,檢測是否牢固掌握要點,從而總結并判斷是否要對該知識點重新學習。反思這段微課內容針對學生操作中集中出現(xiàn)的規(guī)范和工藝等問題,直接指向學生的難點、困惑點通過視頻形式直觀呈現(xiàn)。
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所以必須要求入題快,課題引入時可以是上一個課題的引申,也可以開門見山進入課題,直接切題。短短的幾分鐘要把原來幾十分鐘的內容都要濃縮,目標是什么,內容有哪幾條,每一步怎么設問,都要在腳本中標注出來,通過設置問題來吸引學生,環(huán)環(huán)相扣才能引人入勝。[3]
在微視頻制作時,首先要熟悉課件的操作流程,熟練地復述所要展示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十分鐘時間過得很快,所以微課內容不能太多,語言要精煉,總結方法要到位,使人聽過之后印象深刻,才能算是一個較好的微課。在錄制過程時,盡量多使用“我們”等語言,拉近和學生的距離,使學生感覺我的老師就在我身邊。和其他課程一樣,微課也應該有小結,利用小結把講授的內容簡明扼要地列成提綱,使學生加深印象,這樣能給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種完整的感覺。
在如今網絡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互聯(lián)網就像是一本大百科全書,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讓學生有了更愉悅的學習體驗,要吸引他們的眼球,就必需要讓學習具有趣味性,讓微課具備實用、易用、愛用的三原則。在實際教學中特別是理實一體類課程,一個課題往往需要四課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來完成,教學過程中需要演示、回顧與其它環(huán)節(jié)配合,此時最好適當設置暫停提示,以便學生在自學、復習過程中更好的使用資源?;谖⒄n的個性化學習、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等優(yōu)點,將來會越來越普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