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 瑩
(北華大學 吉林 吉林 132113)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應突出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技能的培養(yǎng),將英語口語教學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大量口語訓練可以提升學生聽的能力,促進口語流利表達,同時還能有效提高閱讀、寫作能力??墒?目前我國英語教學的情況是重“寫”、輕“說”,口語教學始終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特別是在中學階段,這方面的教學幾乎被忽略了。而這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是
相當深遠的,因為這個階段是語言學習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時期,但是由于口語教學的滯后,大多數(shù)學生 學到的都是“啞巴”英語,這嚴重的影響了他們以后在這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在初中階段正視口語教學是極為必要的,尋求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迫在眉睫。教育評價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教與學起著極為重要的導向、激勵、調(diào)控作用。在客觀上,口語教學需要一套有效可行的口語評價模式。
在英語口語教學中,采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同時運用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取得點滴進步的形成性評價,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口語教學作為英語教學追求的終極目標,激勵學生參與口語訓練尤為重要??茖W、合理地運用形成性評價方式,可以促進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課堂觀察是指研究者或觀察者帶有明確的目的,憑借自己感官及有關輔助工具,直接或間接從課堂情境中收集資料,并依據(jù)資料作相應的研究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學生行為表現(xiàn)的課堂觀察室一種教師行為系統(tǒng)。它的觀察主體是教師,觀察對象是學生,觀察的任務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獲得直接反饋信息。它的目的是通過觀察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狀態(tài)現(xiàn)象,利用形成性評價的手段,促進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改善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課堂觀察課堂教學評價最基本、最重要和最經(jīng)常的方式。
觀察活動是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有計劃地進行觀察,并做一些適當?shù)挠涗?。觀察后的結論是以形成性評價的方法適時地反饋給學生,促進學生學習方法、態(tài)度等的改善。在初中現(xiàn)階段的口語教學中,缺乏對學生口語水平的把握,甚至是忽略。在口語教學中運用課堂觀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學生口語水平情況,根據(jù)學生個體和整體的差異對口語教學方法進行調(diào)整,使口語教學活動在動態(tài)變化中達到和諧,使口語教學活動在動態(tài)變化中達到平衡。
自我評價是指學習者積極參與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及結果的判斷、評價和監(jiān)督,反思自己學習的一種行之有效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內(nèi)在評價方式。學習者通過發(fā)揮主體的自我調(diào)節(jié)作用,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改變依賴教師、被動學習的觀念,在學習過程中主動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管理。自我評價是形成性評價內(nèi)部反饋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自我評價是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監(jiān)控和評價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質量,促進理解和改進技能策略的過程。其目的是收集足夠的關于自我學習方面的知識、技能、信念、動機、目標、策略、效果等信息,利用這些信息,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能力。
自我評估能否收到預期效果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學生是否充分理解其對英語學習的意義,掌握評估技巧并對評估結果進行反思,如自己利用了什么學習策略,取得了什么進步,還存在哪些問題。實施自我評估具體的、可操作的方式—自評量表和反思日記。量表是對學生學業(yè)績效,包括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認知、態(tài)度和各種學習結果(如作品、口頭陳述、調(diào)研報告、論文等)進行評價的一套標準。在口語學習中,如果學生將自己目前的表現(xiàn)和預期的表現(xiàn)進行對照,并找出差距、改進不足時,自我評價就會形成。但是,自我評價是建立在明確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基礎上的。因此,自我評價是幫助學習者進一步確定口語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指導學習策略的實施并對照標準指出并改正自己行為表現(xiàn)中的不足,提高學習能力和水平的過程。
評價檔案是教學檔案的一種類型。評價檔案是指依據(jù)預設的評價標準,例如評分指引、量表、清單和等級比例等系統(tǒng)地收集和評價學習者的工作情況信息。評價檔案的內(nèi)容均按特定的規(guī)則評分,評價檔案的使用也被認為是一種標準參照式的評價。基于評價檔案的教學質量過程性評價是指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系統(tǒng)地、有目的地收集教師的教學情況及學生對教學的反饋情況方面的評價信息檔案,這些評價檔案源于包括學生、督導、同行、教師在內(nèi)的多元評價主體依據(jù)一定的評價標準、量表和調(diào)查問卷等評價工具在教學實施過程的不同時期對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反饋信息進行記錄,通過對評價檔案的解讀,綜合地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的一種評價方法。
經(jīng)過一系列調(diào)研,筆者在班級里設置了每個學生的文件,并把所有的記錄和材料放入檔案袋中。記錄和材料包括傳統(tǒng)的作業(yè),記錄磁帶或錄像帶,組成的觀察記錄,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記錄,試卷,記錄測試中考試或期末考試,教師評價,教師的經(jīng)驗和反思,教師的題跋和試卷分析如雙向清單和數(shù)據(jù)。制作文件的過程稱為制作組合?!巴顿Y組合是學生工作的集合,代表著性能的選擇。今天在教室里的投資組合是從視覺和表演藝術的傳統(tǒng),其中他們展示的情況下,藝術家的成就和個人喜愛的作品。組合可能是一個文件夾包含學生的最佳作品和學生的長處和弱點的評價片。它也可能包含一個或多個正在進行的作品,說明一個產(chǎn)品的創(chuàng)作,例如一篇文章,通過構思,起草和修改的各個階段不斷發(fā)展。
一般而言,兩種評價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教與學的診斷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是在學習結束后所作的鑒定性評價。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沒有明確的分割點。換句話說,形成性評價是相對于終結性評價而言的。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的區(qū)別首先取決于教學任務時間的界定。評估要改變單一的考試模式,以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為出發(fā)點,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尤其要重視形成性評價,加強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語言應用能力發(fā)展情況的監(jiān)督,建立多樣化評價體系,充分發(fā)揮其深化教學改革和提高外語教學質量的作用。
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通過轉變教學觀念、重視英語口語訓練、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克服英語表達的心理障礙、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從而達到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目的。多元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助于教學方式的變革,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學習的合作性。在教學準備階段,多種評價的進行,有助于教師教學活動組織的創(chuàng)新,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很好的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有助于教師在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過程在中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