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輝
(沈陽市沈河區(qū)文化路第二小學 遼寧 沈陽 110015)
有一個年輕的老師初當班主任,開學前就雄心勃勃,躍躍欲試,他精心準備了演講詞,準備在開學那一天一炮打響,贏得全體學生的擁護,建立一個團結(jié)的班級體。演說詞很成功,然而一個學期下來并不理想。第二次,他改變了做法,開學初先向同學們宣布了自己精心構想的學期計劃,以期得到熱烈反響,調(diào)動全班的積極性,然而一個學期下來,他仍絕得學生與他之間似乎隔著什么。抱著滿腹疑慮,他請教了有經(jīng)驗的老師。
如果你是老教師,你會給他什么樣的忠告呢?這個年輕的教師不可謂不敬業(yè),不愛生,為了搞好班級工作動足了腦筋,也傾注了熱情,那么問題出在哪兒呢?當青年教師去請教老教師的時候,老教師給了他兩字真經(jīng)“交往”。
當我開始思考如何面對一年二班的時候,我讀到了這個故事,起初我還沒能理解到它的重要性,但一年多來的教學工作卻使我深深的認識到:當一個班主任,尤其是低年級的班主任,交往是多么重要。下面是我一年多來的工作心得,與大家共同分享。
在我們小時候,聽過許許多多的童話,都被童話中美妙的故事情節(jié)所感動,在我們的眼里,七個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一樣美麗;快樂王子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木偶皮諾曹的鼻子是因為說慌而變長的。這些童話曾給我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告訴我們多少生活的哲理,讓我們成人后仍回味無窮。童話具有無窮的魅力,而教育學生的工作也不是千篇一律、平淡乏味的,尤其是面對一群天真活潑的小學生,生動的童話故事往往比大道理更有用,更能讓學生接受。
記得在一次語文課上,我正在繪聲繪色的講課,課堂里鴉雀無聲,學生們都在認真的聽講,這時突然有人大叫了一聲:“老師,朱俊飛看漫畫呢!”大家的注意力立刻轉(zhuǎn)移到他的身上,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立刻批評他,而是給同學們講了一個故事。我說:“同學們,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睂W生聽到我要講故事,視線又立刻轉(zhuǎn)移到我身上。我接著說:“有一天,一個人正在街上走著,這時候他看見一只老鼠鉆進了一家瓷器店里,這個人立刻抄起掃帚,窮追猛打,老鼠終于被他打死了,可瓷器也全完了。你們說這個瓷器店的老板會不會感謝這個過路人呢?”學生異口同聲的答道:“不會?!薄盀槭裁茨?”一名同學站起來說:“因為他好心辦了壞事?!薄皩?所以做事要有好的方法,才會有好結(jié)果,朱俊飛看漫畫是不對,但你這樣一喊卻影響了課堂紀律,好心辦了壞事?!睆拇?班上不舉手就說話的現(xiàn)象有了明顯的改善。
除此之外,我也不忘抓住每一個契機,利用生動活潑的小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從中感悟到許多深刻的道理。上學期我在班級里舉行了一個故事比賽,利用每節(jié)課的前兩分鐘,請一名學生講一個簡短的有意義的小故事,這樣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使學生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集體活動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早已眾所周知,在此我便不再贅述,我僅以我的實踐來談一談切身的體會。
還記得剛接班的第一天,教室和分擔區(qū)亂的不成樣子,由于室外分擔區(qū)的任務比較重,我便讓所有男同學負責室外清掃,女同學負責室內(nèi)清掃。我對他們說:“今天我們來比一比看看男生任務完成的好,還是女生任務完成的好?!钡斘野阉心猩I到室外分擔區(qū)時,便發(fā)現(xiàn)自己做錯了決定。這一群淘氣的小男生聚在一起,有的玩,有的鬧,還有的挖出蟲子嚇虎人……一個小時過去了,仍然同清掃前沒什么兩樣。面對這種情況,我只好又把打掃完的女生叫了出來清掃,結(jié)果所有女生在半個小時之內(nèi)就清理完了所有垃圾和雜草?;氐浇淌椅冶頁P了所有的女生,并對男生說:“我們班有21名男生,16名女生,男生的力氣和人數(shù)都勝于女生,但在開學的第一次比賽中所有男生輸了,你們讓我很失望,難道就像其他老師說的那樣,在我們班就是女生比男生強嗎?”當時幾乎所有男生同時說:“再比一次,我們指定比女生強。”“好,那么我們下次再比比看。”
抓住了學生這一爭強好勝的心理,我便在班里組織了各種形式的比賽,課間站排我要求學生與一年一班比;冬天掃雪,我把所有同學分成四組進行小組賽;為了迎接學校舉行的古詩大賽,我先在班內(nèi)進行了小組古詩比賽……通過這各種形式的比賽,不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班級的凝聚力也明顯增強了。
熱以真為貴,情以誠為美。古人說:“一點一滴總關情。”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要注重情感的激發(fā),調(diào)動所有情緒的細胞,把熱切的關懷流露在目光里,用溫暖的手去撫摸一下學生的頭,用明朗的笑去點燃學生心頭的希望。為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我把除了教學外的其它時間,投入到與學生的交往中:課間與學生一起做游戲;午間與學生坐在一起用餐;學校組織運動會,我和沒有項目的同學一起給賽場上的孩子們當拉拉隊,做好場外支持;冬天放學囑咐所有學生系好扣子,圍上圍巾;元旦的聯(lián)歡會上給每個人準備了一個小禮物,送上一句真心的祝福;請學生幫忙說聲謝謝,批評錯了說聲:“對不起”……于是,了解在交流中加深,情誼在交流中增進,認識也在交流中提高。
古人說:“欲速則不達”。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班主任不是百萬軍中的統(tǒng)帥,而是數(shù)十個孩子的孩子王。因此,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指揮不能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間接指揮,而必須走進學生的生活,與學生打成一片,玩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接觸學生的真實思想,才能得到學生的真誠回報。記得那年聯(lián)歡會,我是班里來得最晚的一個,當我掀開門簾,映入眼簾的是三十七名學生,整齊的圍在門前拍著手,用他們天真的微笑迎接我,一種莫名的激動涌上心頭。當我打開那一張張寫滿真摯祝福的賀卡時,我的眼角再次濕潤了,我還記得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張上面只有簡短的幾個字“老師,和你在一起的日子很開心。”
教師的工作是在人的心靈上耕耘的工作,最需要耐心,細致,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師的滿腔熱情不能一泄而光,而應似涓涓細流,慢慢地去溫暖,濕潤學生的心田。既然我們選擇了這一職業(yè),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擁有太陽,才能給人以陽光,只有掌握了愛的藝術,交流的方法,你的心血才會澆灌出燦爛的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