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義寒
摘 要 在培智學校的生活數學學科教學中,常常使用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具教學。通過課堂實踐的對比研究發(fā)現,針對自閉癥學生,多媒體教學具有多感官刺激性、情境創(chuàng)設性和動態(tài)性等特點,而傳統教具教學具有直觀性、可操作性和生活化等特點。據此可以找到一些在課堂中整合使用兩種教學方法的策略。
關鍵詞 培智學校;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具教學;自閉癥學生;生活數學;iPad
中圖分類號:G76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8)15-0081-03
1 前言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具教學是生活數學學科教學中常用的兩種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以其新穎性和互動性,以及利用多感官刺激的特點,能夠充分調動自閉癥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活動[1]。教具教學具有直觀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能夠幫助自閉癥學生借助感覺,把具體事物的觀察和接觸轉化成與具體事物無關的感性認識,從而初步形成數學概念[2]。
那么,對于自閉癥學生,哪種手段更為有效呢?帶著這一問題,筆者組織了“巧虎的餅干工坊”系列教學活動,通過嘗試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具教學,對培智二年級自閉癥學生進行“圖形識別”的教學,呈現出不同的教學效果。這次活動讓筆者深入地了解了兩種教學手段的優(yōu)缺點,找到如何整合兩種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效果的方法。
2 研究問題
在生活數學教學中,針對自閉癥學生,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具教學各自有什么特點?應該怎樣整合這兩種教學手段?
3 研究方法
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動機,明確本次做餅干任務的目標和要求。第一次教學活動以多媒體教學為主,第二次教學活動以傳統教具教學為主,第三次教學活動整合使用兩種教學手段。
4 教學設計
“巧虎的餅干工坊”系列教學活動,以培智學校二年級的八名自閉癥學生為授課對象,并按其認知能力發(fā)展水平(抽象思維萌芽階段/具體形象思維階段/直觀行動思維階段)分為A、B、C三組;以圖形的辨識為主要教學目標,同時培養(yǎng)A組學生加法的列式計算、B組學生按形狀分類和C組學生形狀配對的能力;在三個課時中,分別以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具教學、整合教學為主要教學手段。教學設計對比如表1所示。
5 教學反思和評價
教學實踐一以多媒體教學為主要教學手段,學生能夠快速融入教學情境,提高課堂參與度和專注度,但過多關注動畫效果和iPad游戲,忽視了對新授知識和操作過程的識記,從而導致學習效率受到一定影響[3];對于重度障礙的學生而言,通過實物觸摸、視覺記憶的多重感受刺激,能加深對形狀的認知。
教學實踐二以傳統教具教學為主要教學手段,學生能通過感知和操作教具,形成更客觀具體的圖形概念和數量增加的概念,但部分思維發(fā)展相對優(yōu)勢的學生依賴于比較新奇的教具及桌面游戲,對模型不太感興趣;教學情境缺乏動畫視聽效果的渲染,不足以吸引學生注意。
在教學實踐三中,導入環(huán)節(jié)以多媒體教學為主,新授和指導環(huán)節(jié)以傳統教具教學為主,練習環(huán)節(jié)則根據學生特點來選擇。學生不僅能夠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保持良好的專注度和參與度,主動進行探索和學習,還能通過對實物教具的觀察、觸摸和操作,加強圖形辨識能力,理解數量的變化。
此次教學活動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具教學,以及兩種教學手段的整合使用,針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有關圖形認知、配對、分類等內容的教學。通過三次教學效果的對比,可以發(fā)現兩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和不足(表2)。
自閉癥兒童的認知發(fā)展大多停留在感知運動階段,需要借助圖式協調感知輸入和動作反應,從而依靠動作去適應環(huán)境、認識環(huán)境[4]。同時,根據自閉癥學生興趣單一、操作優(yōu)勢等特點,在以這類學生為教育對象,以建立數理概念或空間概念為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具教學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面對自閉癥兒童,在教學的新授、指導和練習環(huán)節(jié),還應以傳統教具教學為主。
多媒體教學起到補足和輔助作用。根據自閉癥學生視覺優(yōu)先、行為刻板、對多感官刺激較為敏感等特點[5],使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入教學內容和教學材料,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注意,推動學生主動跟隨教學過程,探索學習內容。另外,當以掌握事物變化規(guī)律為教學目標時,可以在新授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技術突出變化的過程,幫助學生發(fā)現和理解規(guī)律;對前運算階段萌芽的學生,可以在練習和指導環(huán)節(jié)采用多媒體教學,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積極性和參與度,也有利于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面對不同特點、不同需求的學生,以及不同的教育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法和教具教學法各有優(yōu)勢和不足。因此,在生活數學課堂教學中,只有對這兩種教學方法進行整合,綜合考量這兩種方法的特點,合理運用和分配,做到揚長避短,才能有效地改善課堂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傅國偉.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學周刊,2016(12):204-205.
[2]榮英雨.小學數學傳統教具使用現狀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3]孫延霞.小學數學教學中傳統教具與現代多媒體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7):48-49.
[4]劉鵬飛.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研究綜述[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4(7):141-144.
[5]馬玉,張學民,張盈利,等.自閉癥兒童視覺動態(tài)信息的注意加工特點:來自多目標追蹤任務的證據[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3(6):57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