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星宇
摘 要:大學是基礎教育之上的高等教育。是學生由校園進入社會的最后一個階段,學生會在大學學會基礎的科學文化知識,同時也要學會社會立足的基本技能。同時大學也是學生進入社會之前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所以,大學階段教育是比較重要。本文主要是對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的現(xiàn)狀及展望做了闡述。為下一步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現(xiàn)狀
(一)師資隊伍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落后、教學方法陳舊,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實時觀測到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變化。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并沒有起到實際作用。同時這也就導致了學生不能信服,學習沒有興趣等問題的發(fā)生。同時,有些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欠缺,不專業(yè)也不職業(yè)。即使有心也無力。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波動,更不能及時的預判和及時的引導了。所以,學生的思想問題會一步步偏差,有的甚至出現(xiàn)嚴重的思想問題。其實這就是教育的失敗,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要避免此類事情發(fā)生。
(二)大學生自身
雖然思想教育工作者存在問題,但是作為學生自己也是有一定責任的。大學生是接受思想教育的一方,應該擺正自己的態(tài)度。但是很多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面前,態(tài)度不積極,認為這種課程沒有實際意義,尤其是和專業(yè)課程比較,更是微不足道。聽課不認真、作業(yè)不認真、考試也不認真。教師是有心無力。有些學生可以學習到淺層的知識就很好了,更不要說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了。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展望
(一)師資隊伍
首先教育思想方面。教師應該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所以,在思想上要以學生為主體,要引導學生自學,勇于說相互自己的思想疑問,教師及時的解答,及時的引導,避免學生出現(xiàn)嚴重的思想問題。
其次在教學方式上,不應該只是理論的教授,應該多一些案例,多一些互動。讓學生自己學會如何診斷,如何發(fā)現(xiàn)自身的思想問題。不斷地聯(lián)系和加強。多多學習最新的信息科技,教育信息化建設。
再次,在教學能力方面。教師應該不斷的提高和學習。不斷補充最新的知識,不管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學生最新的動態(tài),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學方法。及時了解社會的走向,社會意識形態(tài)。
(二)滿足學生內心需求
教師和學生因為是課程上的2個重要角色,一個授課,一個聽課。所以有時候應該做好溝通,盡量做到,教師所講授的課程就是學生感興趣的,自己本身需要知道的,并且想知道的。而不是作為教師,一味的只是教課,并不能溝通。其實這樣的授課只是浪費雙方的時間,并沒有實際效果。教師應該了解學生內心的聲音,知道他們的需求,講解實際有用的東西。同時,一般的教學模式是特別的枯燥無聊的。學生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所以應該結合社會思想問題熱點和學生投票數(shù)最高的問題進行分析講解。比如如何緩解心理壓力、緩解就業(yè)壓力、緩解學習壓力、如何處理父母關系,師生關系,朋友關系,戀人關系等等,解決實際需求,提高學生興趣。
(三)滿足學生就業(yè)需求
滿足學生內心你需求的基礎上,還應該滿足學生的就業(yè)需求。學生大學畢業(yè)之后都是需要找工作的,學到的知識對于他們找工作要有所幫助。所以,教師在課程目標設計上,實際授課過程中,應提升學生能力,增加他們的社會競爭力。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引導學習。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標準和需求。
三、結束語
通過研究,我們知道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對于思想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自己的教學能力,改變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yǎng)學生社會立足必備的的技能和能力。作為學生自身應該放平心態(tài),擺正態(tài)度,積極學習,獲取知識,讓自己具備基本素質和能力。只有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和大學生攜手努力,才能夠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正確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程嘉奇.大學生思政教育前沿問題研究現(xiàn)狀梳理與反思[J].新西部(理論版),2016(01):98-104.
[2]喬鑫.大學生思政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J].青年思想教育,2018(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