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本溪市少兒體校
籃球意識的培養(yǎng)重點指在籃球實踐操作時,運動參與者利用大腦積極思維所形成的一種與籃球活動規(guī)律特征直接關聯(lián)的能力,它因為運動員的長期認知與實踐而不斷增強,是一種個體心理與生理機能的直接外部反射。事實證明,籃球各環(huán)節(jié)參與意識的產生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內涵也比較豐富,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在于教練員科學的指導。
除主動進行拼搶籃板球,形成足夠的參與意識、頑強的參與作風外,還需要對籃球反彈的方向、落點等進行預先判斷,這些都將對比賽結果產生重要影響。對于青少年運動員而言,因為拼搶籃板球的主動意識存在,會借助一切手段將自身特色與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形成合理戰(zhàn)術形式對對方進行攻擊,確保始終擁有籃板球主動權。但青少年運動員的拼搶籃板球意識并非天然存在,而是要在長期的教學與實踐中積累得來。為此,教練員首先需要使青少年運動員切實體會到籃板球的重要價值,明確籃板球和比賽勝利的直接關聯(lián)。其次,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還需要意識明確地讓青少年運動員多進行與籃球相關的身體接觸,敢搶敢拼,將對手擋在控球范圍之外,積極占據(jù)有利位置,準確判斷、及時起跳,投球必搶、有球必爭,決不將球權拱手讓于對手。
在拼搶籃板球時,拼搶之前需要做出準確分析與判斷,對于是否可以搶占到最佳位置做出預估。實際訓練與比賽中經??吹接行┻\動員在進行拼搶籃板球時,雖然能夠搶占有利位置,然而因為未能對球的反彈方向、反彈速度等做出準確判斷而喪失寶貴機會,或者是人球不遇,或者是被其他隊員攔擊。據(jù)此我們認為,青少年運動員在籃球場上的所有拼搶行為,均需要以細致觀察與準確分析為基礎,以保證自身技術水平的良好發(fā)揮。
利用相關調查統(tǒng)計了解到,籃板球在反彈方面表現(xiàn)出下述規(guī)律。其一,兩側15。區(qū)域如果出現(xiàn)投籃未中的情況,則籃球反彈方向落點約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性落在對面15。并反彈回來,同側反彈要少于外側反彈。其二,兩側45。區(qū)域如果出現(xiàn)投籃未中的情況,則籃球反彈方向落點約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性落在兩側45。區(qū)域位置。其三,如果中間60。區(qū)域出現(xiàn)投籃未中的情況時,則籃球反彈方向更加傾向于中間60。區(qū)域。最后,度角位置投籃則很容易讓籃球反彈至同側位置。這些籃板球反彈規(guī)律應當為青少年運動員所熟知,使之在拼搶籃板球前即明確分析判斷,從而提高其拼搶成功的概率。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即拼搶籃板球是否能夠取得成功,還要注意是否能夠正確應用拼搶籃板球的技術動作,此類技術動作與一般籃球動作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重點依靠搶占有利位置等達到理想的籃板球控制效果。而技術意識的形成則會因為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技術動作的熟練度而隨之提升,所以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在拼搶籃板球方面的能力便顯現(xiàn)出來。為此,教練員要注意對堵位技術加以規(guī)范,使運動員能夠有效將對手擋于身后,盡可能占據(jù)有利位置,將注意力集中于對手的移動,當出現(xiàn)對手擋在背后的情況時,便要盡己所能控球。另外,還需要指導運動員增強連續(xù)起跳能力,使之從基本身體素質訓練出發(fā),完善彈跳、爆發(fā)、判斷籃球落點等方面的能力,以便在最佳時機起跳。最后,明確搶位和犯規(guī)的關系,盡可能搶占對自己有利的位置,且同時防止犯規(guī)的可能性出現(xiàn),避免以身體、雙手推擠對手的犯規(guī)動作發(fā)生。
在進行籃球競技比賽時,青少年運動員所處或者對方所處的位置思維意識同樣重要,即需要思考位置與投球位置、落點位置的關系,并進一步明確自己應當移動至哪個位置才能最有利于拼搶籃板球。當對方球員或者同伴已經占據(jù)最佳搶球位置時,則要按照科學判斷,找到自己所可能占據(jù)的第二有利位置,這是由于前面述及籃球在反彈后雖然有規(guī)律可循,但此規(guī)律并不絕對,還是會出現(xiàn)籃球偏離預期位置落向第二可能落點的情況,因此需要盡早取得獲球機會。舉例來說,在進行中距離投籃時,籃球從出手到碰到籃圈,其間有1~2秒的時間,若是能夠對青少年運動員提出搶攻籃板球的要求,則可以以此為信號,獲得一個非常短暫的拼搶機會。變位時常用兩種方法,其一,若是處在籃下位置,則應當在不與他人身體接觸的情況下,站至同防守者并列處,目標明確地搶占籃球可能反彈位置,使攻守雙方各有利弊,增加進攻的可能性。其二,當處于沖搶籃板球之際,則要針對對方暴露出來的問題,使用內圈通道,根據(jù)不同的攻擊和防守情況,或者直奔籃下,或者盡快獲得籃板球主動權。
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因為身體與心理方面都沒有完全成熟,尚處于基礎訓練期,此時期訓練一定要注意全面性。特別是在進行拼搶籃板球訓練實踐時,教練員有必要引導其產生足夠的籃球參與意識,使運動員將意識與身體素質、運動技能有機結合起來,在競技比賽中逐步完善自我,取得更好的運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