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嵐
摘 要:針對初中生源薄弱學校的具體學情,提出了初中語文詩詞教學的相應策略。主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補充學生的基礎知識、強化課前預習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等四個層面進行調(diào)整,有針對性地進行生源薄弱學校初中詩歌教學策略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詩詞;閱讀教學;薄弱校
薄弱校的生源和師資都制約著其初中教育的發(fā)展,薄弱校并不是固定的名稱,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呈現(xiàn)出城市強于城鎮(zhèn)、城鎮(zhèn)強于農(nóng)村的狀況。初中語文教育中古詩詞閱讀教學中要額外關注薄弱校的特點,而在進行古詩詞閱讀教學中把握詩詞的情感顯得尤為重要,詩是詩人傾訴的媒介,詩歌是寄托詩人情感、思想、抱負和志趣的。情感是詩歌的根本,也是詩歌的靈魂。
一、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
對薄弱校的學生而言,學習興趣較低是初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的重要障礙,讓學生不僅僅降低了學習的欲望,也讓學生沒有了自信心。基于此,通過激發(fā)薄弱校學生的學習興趣,落足點在于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例如,在進行《沁園春·雪》的課堂教學時,往往僅需一課時的時間就可以完成,而薄弱校的學生卻很難接受,即使完成了,課堂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在短時間內(nèi)無法消化對古詩詞陌生知識點的理解、詞牌背后的寓意、詩詞的寫作背景以及運用的相關表現(xiàn)手法,更無法體會其背后蘊含的深刻的精神內(nèi)涵。通過采用分解的教學策略,將所教授的課程進行細化,第一節(jié)課可以講解背景和有關詞匯解釋;第二節(jié)課可以講解詩詞結構和表現(xiàn)手法;第三節(jié)課可以講解詩詞內(nèi)涵和賞鑒。這樣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課程內(nèi)容的消化和吸收,讓學生學得會,聽得懂,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二、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
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牢靠,日后的學習也會不扎實,從側面可以看出,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連貫知識并沒有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一些較偏、較難的知識和拓展性的知識有選擇地放棄,將教學的重心由拔高回歸到基礎知識的鞏固上,讓學生從基礎一點點地拾起,這樣也就讓學生能夠學得更加扎實。例如在講解一些古詩的時候,有些學生對律詩和絕句不夠了解,就可以邊結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劃分,七言的還是五言的。對于宋詞的詞牌也要與學生介紹。有些詩歌內(nèi)容中仍然有很多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對于薄弱校的學生而言就是困難點,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條件,將基礎知識進行補習,進一步保證新知識的有效獲取。
三、強化課前預習與準備
課前準備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更要強化課前的預習。教師在進行教學前要進行必要的準備。例如在講授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讓學生根據(jù)課前閱讀這首詞,將自己理解的這幅生動形象的畫面用自己的畫筆畫出來,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首詞主要是講述辛棄疾晚年歸隱江西時的生活,運用白描的手法,農(nóng)村的生活情趣躍然紙上。詞中富有眾多意象:小溪、青草、豆苗、雞籠、蓮蓬等。老人和翁媼在歡欣地聊天,勾畫了情態(tài)親密的鄉(xiāng)間韻味。而后三個兒子的形象更加生動,讓這首詞活靈活現(xiàn)?;蛟S基礎薄弱的學生無法領會這首詞的全部含義,但是根據(jù)布置課前準備工作,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對這首詞的探索欲望,進而實現(xiàn)了課前的積極準備。
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薄弱校的學生的理解力相對較弱,有些內(nèi)容并不是簡單的點撥就可以實現(xiàn),沒有較好的基本功,學生對引導式的教學就會顯得不適應,往往越學越糟糕。教學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然而薄弱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弱,不應該單純地采用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而是要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后,再進行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性的轉型,這樣能夠有利于保障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效果。例如,在講解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這首詩本身的難度對初中生來說就很高,而對于薄弱校的學生,更是無法了解這首詩里面蘊含的典故、烘托手法等等。因此,教師要主導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與學生一同學習,學習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情感狀態(tài)、段落章節(jié)、表現(xiàn)手法、重點字的使用、細化教學內(nèi)容,要將所學的內(nèi)容講細一些,讓學生感到通透。但是也不能完全地教師一言堂,教師要在講解過后,安排學生對相關段落進行討論。教師在讓學生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古詩內(nèi)涵的基礎上,學生就比較容易展開相關內(nèi)容的探究和學習。
對于薄弱校的初中語文詩詞教學,教師應該保持平和的心
態(tài)。有些學校的教師要學會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差異性,進行科學的分層教學,重點關注基礎薄弱的學生。將全體學生視為有機的整體,而不是顧此失彼,同時,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手段,培養(yǎng)基礎薄弱學生的自信心,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這樣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唯.改造薄弱校經(jīng)驗綜述[J].中小學管理,1997(10):25-27.
[2]韓冰.加強農(nóng)村薄弱校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口語訓練[J].中國校外教育,2016(18):22,82.
[3]劉宏博.初中基礎薄弱校建設中的幾個問題[J].教育科學研究,1998(6):11-13,40.
[4]田松華.初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庶談[J].文學教育(下),2014(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