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晨+吳繼斌
內容摘要:中職單招語文復習中,多數教師的做法是按照課文順序從前到后帶領學生將一篇篇課文再次細細梳理一遍,吃了一次“回鍋飯”,嚼之無味且低效。本文從模塊化教學的角度,探討如何整合復習內容,從而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模塊化教學 單招語文復習 應用
模塊化教學指的是依據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對中職單招語文按照文體、知識點,結合對口高考試題結構進行重組復習模塊。布魯納認為,教學的任務就是把所教的知識轉化成最易被學生理解的形式,知識的概括性越高,對學習者越有用。
中職單招語文復習中,面對著5本教材,85篇課文,28種口語交際,27種綜合實踐活動,18種應用文,很多人感覺枯燥,多數教師的做法是按照課文順序從前到后帶領學生將一篇篇課文再次細細梳理一遍,吃了一次“回鍋飯”,嚼之無味且低效。
很多中職學生認為,語文考試純粹是“跟著感覺走,緊抓夢的手”,做題時憑直覺,做對靠運氣?;诖?,一些學生甚至提出“語文復習無用論”,于是乎,語文成為超級副科。其實每門課都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有它自身的特點,語文當然也不例外。
模塊化教學按照學生的接受程度因材施教,打亂課本原有知識點的順序,重新編排教學安排,使學習內容前后銜接順暢,更加接近學生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模塊化教學讓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形成完整的知識鏈。實施模塊化教學有利于幫學生建構清晰的、完整的知識結構,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根據《江蘇省對口單招語文新考綱》,結合2014——2017年高考試卷真題,不難發(fā)現一套語文試卷可以分為基礎知識題(20分)、現代文閱讀(議論文、說明文、傳記、新聞通訊)(18分)、文言文(16分)、文學鑒賞題(小說、詩歌、戲劇、散文)(20分)、口語交際(8分)、綜合試卷活動(8分)、應用文(10分)、大作文(50分)這八大模塊。如果把復習內容整合成八大模塊,針對每一模塊的知識點,教師引導學生采取最佳的復習策略,強調做題方法和思路,那么學生面對考試就會心中有底,“游刃有余”。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就是這個道理。
一.基礎知識題——勤記憶、講方法、明內涵
這一模塊包括語音、字形、詞義、關聯詞、病句、標點符號、修辭、表達方式、文學常識、課文表述。語音、字形、詞義、文學常識、課文表述這類知識,我們只能靠勤記憶。關聯詞、病句、標點符號、修辭、表達方式這類知識,我們應在明內涵的基礎上,重視做題的思路和方法的訓練。如關聯詞語。我們要注重積累,熟記固定搭配的關聯詞語,學會分析段落或句群中各分句之間的含義關系和層次關系,可采用排除法,選擇正確答案。再如病句。教師可幫著學生熟記并理解考綱中所列舉的六種病句情況,對每一種病句可以強化專項訓練,直至學生形成條件反射。
二.現代文閱讀——“讀”、“找”、“畫”、“聯”、“比”
現代文閱讀,包含議論文、說明文、新聞通訊、傳記共30篇課文,試卷分值18分,這一模塊偏重于考查學生理解、篩選、歸納、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對口單招的閱讀理解題均為所學過的課文,3至4年內一般不會出現重復課文。基于此,老師引導學生復習要突出重點,模擬考點。研究近十年來的對口高考試卷,我們發(fā)現考點一般涉及選文的內容概括,理解關鍵詞語和作用,能辨析說明方法、論證方法、表現手法的使用,能把握說明文的說明順序、議論文的論證結構,能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和寫作特色。教師針對這些方面的知識,有效組織復習,學生記憶和理解并重,把握閱讀要領,注意答題步驟,“讀”、“找”、“畫”、“聯”、“比”就能很順利地做對題目。“讀”——通讀課文,把握大意?!罢摇薄辞鍐栴},查找依據?!爱嫛薄}文對應,勾畫要點?!奥摗薄倚畔^(qū),全面理解?!氨取薄Y選比較,排除作答。
三.文言文——善歸納、勤記憶、用規(guī)律
文言文這一模塊,單招教材中共10篇課文,試卷分值16分。根據近年來的考試規(guī)律,3至4年內一般不重復。2014考題《伶官傳序》、2015考題《廉頗藺相如列傳》、2016考題《勸學》、2017考題《庖丁解?!?,這四篇已考文言文教師幫學生重點梳理字音、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虛詞、特殊句式、文言常識及課文表述即可,而翻譯和閱讀理解可淡化,甚至忽略。未考的六篇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鴻門宴》、《師說》、《六國論》、《過秦論》、《赤壁賦》除了梳理字音、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虛詞、特殊句式、文言常識及課文表述這些知識外,則重點應該訓練翻譯和閱讀理解。對于文言文的十項知識,要引導學生“善歸納、勤記憶、用規(guī)律”。
四.文學鑒賞題——明主旨、析文本、賞修辭、品語言、巧記憶
文學鑒賞類課文(45篇),詩詞類20篇、小說類4篇、散文類19篇、戲劇類2篇。2014——2017年高考試卷真題中已考8篇,剩余37篇應是復習重點。文學作品欣賞題考點涉及文學作品的結構、主題、體裁特點、表現手法、人物形象、語言、藝術特點、審美評價等等。題目的出處以書后的練習和教參的說明分析為主,近幾年不再僅僅停留于單純的知識識記,更注重實際應用。詩詞類鑒賞題,在復習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表達技巧——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修辭手法(比喻、借代、夸張、對偶、比擬、排比、設問、反問、起興、互文等)、表現手法(用典、聯想、想象、襯托、象征、對比、對照、照應、正側、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理解主題意義——詩言志,詩歌的核心靈魂就是它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品味語言特色——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簡練生動、婉約纏綿、委婉含蓄、雄渾豪放、慷慨悲涼等等;把握詩歌意境——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特點,指出體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小說類鑒賞題,教師則應引導學生把握小說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明確小說的主旨。散文類鑒賞題,教學時應抓住文章的線索,明確主旨,重視對文中富含深意的關鍵詞和句子意思的挖掘,賞析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品味語言。戲劇類鑒賞題,教師復習時應緊扣戲劇矛盾沖突,鑒賞戲劇語言,弄清潛臺詞,概括戲劇人物形象。endprint
文學鑒賞題既然是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綜上所述我們除了應該做到“明主旨”、“析文本”、“賞修辭”、“品語言”外,還需要“巧記憶”——理解性記憶。
五.口語交際——設情境、多實踐、多練筆
口語交際,分值8分。根據考綱給出的范圍,課本中所涉及的口語交際共有28種,他們分別是:說好普通話、朗讀、解說、交談、演講、情景對話、介紹、訪談、應聘、勸說、即席發(fā)言、復述、拜訪、接待、答詢、協商、致謝、道歉、辯論、朗誦、講解、討論、投訴的處理、致辭、現場報道、主持、答辯、述評;復習中,我們應引導學生掌握這些口語交際形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理解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觀點和意圖,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語言準確、簡明、連貫、得體,根據語境(日常生活和職業(yè)崗位的需要),恰當地進行口語交際。復習教學中,教師決不能搞“一言堂”,要設情境——可在生活中或所學課文中尋找口語交際的素材;多實踐——開展多種活動,提供鍛煉的機會;多練筆——一些學生會說,一旦拿起筆就成了“啞巴”。
六.綜合實踐活動——重實踐、勤拓展、善延伸
綜合實踐活動,分值8分。根據考綱給出的范圍,課本中所涉及的綜合實踐活動共有27種。教師復習中應注重學生組織、溝通、協調等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一般來說,學生能合理地策劃、組織活動,就能比較好地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題。教師可根據校園生活、社會生活、職業(yè)生活確定活動主題,讓學生制定活動計劃,收集和運用材料,分析問題,形成成果。綜合實踐活動復習教師應做到“重實踐”、“勤拓展”、“善延伸”。
七.應用文——重實踐,學以致用
近幾年來,應用文部分考查形式均為撰寫應用文,分值10分。從評分標準可以看出,應用文撰寫部分對格式都有嚴格的要求。根據考綱給出的范圍,課本中所涉及的應用文共有18種,他們分別是:便條、單據、啟事、通知、計劃、評論、訪談錄、調查報告、創(chuàng)業(yè)策劃書、說明書、廣告詞、求職應聘信、海報、簡報、小傳、記錄、消息、總結。應用文復習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牢記格式,學以致用。應用文教學應該重其實用的本質,教師應在用中去教,學生應在用中去學,做到以用促學,以用促寫;以說促寫,以寫促說;常寫常用,常用常寫。
八.作文——多讀書、善思考、勤練筆
作文,分值50分。得作文者得語文。對口單招作文復習時應注重對學生審題立意訓練——橫看成嶺側成峰,指導學生圍繞主題精選素材——為有源頭活水來,并巧妙剪裁——二月春風似剪刀,錘煉語言——語不驚人死不休。寫好作文,沒有捷徑可循,我們只有引導學生多讀書、善思考、勤練筆。要真正提升寫作能力,只關注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不能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適當的拓展是必要的。沒有拓展的語文學習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參考文獻
①曹國棟.模塊化教學[EB/OL].http://www.xzbu.com/9/view-6547199.htm,2014
②龍英彪.淺談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訓練[J/OL].教育探討.2009.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