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沖
摘要: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自2015年語文高考之后,任務驅動型的作文備受師生的青睞和認可。所以為了更好地促進任務驅動型作文的教學成效提升,切實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本文從高中任務驅動型作文教學的意義入手,就如何積累此類作文素材和拓展學生思維提出了幾點淺見。
關鍵詞: 高中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素材積累;思維拓展
在高中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中,因為其具有較強的封閉性,不管是寫作目標還是寫作要求,不僅十分明確,而且具有較強的單一性。需要學生通過真實情境對關鍵概念進行辨析,并通過多維度比較進行說理論證。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素材的積累,并及時的拓展思維,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任務驅動型作文的認知水平與寫作水平。以下筆者就此展開分析。
一、高中任務驅動型作文教學的意義
1.基本意義
任務驅動型作文最初是在2015年全國語文高考中出現(xiàn)的新題型。這一題型的出現(xiàn),主要是更好地對學生的閱讀、寫作、思維能力進行考查,學生不僅要讀懂材料,而且要在這一前提下完成任務指令性作文,因而對學生在身體過程中的閱讀能力與領悟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而所設計的材料,主要是利用任務型的指令,將材料在寫作任務中的引導功能發(fā)揮出來,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在真實的情景中更好地辨析關鍵的概念,通過多維度的比較進行說理論證。例如在2015年的全國一卷中,就要求考生結合“女兒舉報”的事件,結合相關方面的來信,要求學生合情合理的進行談問題和講道理。而在全國二卷中,主要是考生對“當代風采人物”的推薦標準的前提下進行優(yōu)中選優(yōu),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而又明確的任務進行寫作,這樣就能避免宿構和套作,更好地考查了學生的寫作應用能力。
二、特點與要求
一是在任務驅動下,寫作任務更加具體和明確。二是在分析上更加透徹,主要是堅持就事論理的原則,增強學生在寫作中的針對性與對象感,將寫作的目的性更好地突出,對學生在具體問題分析方面的能力提升。所以必須透徹的分析寫作任務,所以在就事論事過程中,必須與任務進行緊密的結合,主要是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三是學會對關鍵觀念的辨析,通過多維度的比較進行說理論證。因為在任務型的作為材料中,往往出現(xiàn)的人物個材料的類型較多,而它們之間的關系要么是相同,要么是相對,要么是相反,要么是遞進,等等。這就需要考生進行準確的評價、分析和概括,這樣才能更好地論證自己觀點,且確保分析論證更加合情合理。四是整個寫作過程中要求考生致力于觀念的轉變,并非專注一詞立意。五是任務型作文的寫作主要是更好地讀懂材料,加強日常的閱讀量,注重閱讀素材的積累,深刻的理解任務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進行寫作[1]。
1.以周記為載體積累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所以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采取寫周記的方式進行作文素材的積累。但是必須要給學生講清楚什么是“高中任務驅動型作文”的素材,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在周記中確保積累的作文素材有助于高中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寫作。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出相應的任務,比如將每天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見聞進行及時的記錄,并對這些典型事件予以歸納和整理,且每周匯總一次,并將事件的所感、所思、所悟、所評一點一滴的積累下來。
2.以閱讀為載體積累作文素材
在寫周記的同時,為了豐富學生的閱歷,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還應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日常閱讀中,注重作文素材的積累,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寫作質(zhì)量。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媒體、報刊雜志和電視廣播等進行摘錄,選擇典型新聞事件,做好對其背景的了解和掌握,加強對其的剪切處理和摘抄以及網(wǎng)頁收藏等方式。并在此基礎上將自己的感悟寫出來,才能更好地具有針對性。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下圖所示的PPT呈現(xiàn)出來,這樣就能結合PPT中的明確的任務型指令,結合所選的點贊的一方組織成文。所以學生在日常閱讀中需要注重此類素材的積累。
3.切實注重素材的整理和提煉
一是注重典型素材的篩選,需要將之前所積累的素材予以整理、歸納、篩選、剔除,選取具有較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材料,這是因為這些材料自身能解讀的層次較多,也能從多個方面和視角加強對其的評價。二是加強對其分類和歸納,尤其是選定材料的內(nèi)容,應作為歸納整理的重點,并將其進行逐步整理和完善,同時構建相應的素材庫,促進素材提煉成效的提升[2]。
三、高中任務驅動型作文思維拓展方法
一是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訓練,采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驅動型作文讓學生開展有效的訓練,并確保循序漸進的開展,有步驟的進行開展。一般是將材料解堵作為橫向訓練的基礎,并通過深入材料達到內(nèi)部縱向訓練的目的。二是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對解讀方法進行自我評價和歸納,篩選學生的優(yōu)秀作為,并對優(yōu)秀作文寫作的思路進行深入剖析,這樣就能對素材解讀方法進行歸納和總結。三是對多向思維的解讀方式進行整理,引導學生在匯總和分類素材解讀方法的基礎上,構建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多向解讀知識系統(tǒng)。四是在作文訓練方法上,應結合實際需要來開展,比如通過小組競賽,促進材料積累成果的展示。而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則能進行有效的歸納整理,并通過作為寫作進行實戰(zhàn)演練,尤其是應將優(yōu)秀例文展示出來,才能更好地達到良好的拓展思維的效果[3]。
綜上所述,在高中開展任務驅動型作文時,我們必須明確這一題型設置的初衷,并結合現(xiàn)代高中生的特點,引導其注重素材的積累和思維的拓展,才能更好地在未來的寫作中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進而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水平,促進任務驅動型作文教學成效的提升,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所以我們應積極嘗試、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黃芳. 探討任務驅動型高中作文的指導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2):1.
[2]王麗華. 高中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指導探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1):83.
[3]汪群. 任務驅動型高中作文的指導策略探析[J]. 教師,2016,(26):80.
(作者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第二中學 5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