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亞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也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中學作文教學一直都處于高耗低效的狀態(tài),而這也是無法回避的事實。那么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何在呢?這一問題又該如何去解決呢?在此,筆者以作文教學中的“人物描寫”為例,對常見的作文教學問題進行分析,以期探索出更具可行性的策略。
當前中學生在作文的人物描寫中是存在諸多不足的,這些不足具體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現(xiàn)下中學生所寫作的文章之中,總是缺少那一份真實的感情,尤其是在描寫人物的時候,他們往往在老師給出寫作題目之后大筆一揮,于是乎便寫出一篇感情看似真摯的文章。但當對這篇文章進行深入的閱讀之后,卻發(fā)現(xiàn)其實際是酸文假情,并沒有什么值得夸贊的地方,人物形象千篇一律,文章無可讀性。那么對于這一問題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認為主要原因便是目前的教學管理模式——封閉式教學。
寫人就是寫人的外在的形與人的內(nèi)在的情。正所謂“文章非是無情物,句句字字總是情”。在中學生作文中,人的外貌描寫通常強調(diào)較多,而感情描寫由于學生對人的感情的把握往往不準,因而出現(xiàn)所寫的人物非常無情或者矯情的情形。那么,文章中寫人時,感情從何而來?我認為來自于作者對于生活的觀察,來自于作者對人的言與行的敏銳觀察。緊張的封閉式教學模式,完全是將學生與生活隔離開來,使學生缺乏對生活的真正了解,因此在學生作文中情感虛假、無病呻吟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
葉圣陶先生曾在《作文論》一文中說過:“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的生活也自然能說某種的話?!庇纱丝磥恚魑牡慕虒W、寫作,尤其是作文中的人物描寫,是必須接近生活的,必須以生活為前提的。但是當前,應試教育依舊大行其道,學生迫于升學壓力,成天忙于應付各種試題、試卷,學生不能看電視、閱讀報刊,沒時間去貼近生活,自然不能寫出富有靈氣的文章來,更加不要說去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人的言與行了。因而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對作文訓練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和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成了當下作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此外,教師本人的言行舉止和內(nèi)外素養(yǎng)對學生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品質(zhì)有著無法估量的作用。一個優(yōu)秀的、充滿激情的、具有文學氣質(zhì)的教師對于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將使其愛上文學,愛上寫作。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當明白自身的優(yōu)秀對學生有多么巨大的影響。但是在當下,有很多的教師本身便對生活無多大激情,也對文學創(chuàng)作沒有多大的愛好,更有甚者自己都不會寫作。這樣的老師教學生寫作又會有什么樣的效果,可想而知。許多教師在要求學生進行寫作之時,更多的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導時,只會使用“拿來主義”,一味借鑒現(xiàn)有的作文理論及“固定格式”,而這一點也成為了中學作文教學的一大瓶頸之所在。
對于中學生而言,把自己看到、聽到、想到的東西進行真實的表達,真切的展現(xiàn)個人內(nèi)心情感是最關(guān)鍵的,在人物描寫中,進行這樣的作文才是富有生命力的作文。我認為可以從如下兩點進行訓練。
興趣是創(chuàng)作的最重要的驅(qū)動力。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需要教師在讓學生寫作之時減少作文的束縛,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而同時,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賞識、認可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還需要加強作文的交流,同其他的同學分享自己的寫作成果,激勵學生在???、校外刊物和網(wǎng)絡(luò)平臺等進行投稿。當學生的文章發(fā)表之后,學生的寫作信心將會大大的增強。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對學生進行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留心生活,觀察生活的習慣,同時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或?qū)戨S筆的習慣。
我們在教學中,常常喜歡讓學生寫自己的老師,這實際上就是人物描寫。老師與學生長時間相處,在作文寫作教學中,可以將時間拉長一些,讓學生仔細觀察某個老師的言行,觀察老師的特點,這樣的寫作可以由學生的興趣驅(qū)動,因而寫作的時候?qū)W生都是比較自信的。
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還在于激勵學生自由表達,將自己想說的話不受拘束的說出來,將個人的見聞、感受真實的記錄下來。作為教師要多些積極的肯定與鼓勵,少些拘囿與束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生活,體驗生活,關(guān)注社會熱點,參與社會調(diào)查,通過網(wǎng)絡(luò)渠道獲取有用信息,而后通過寫作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認識。
寫人物的時候要避免千篇一律,就必須讓學生有一定的寫作自由度。上面所說的讓學生觀察老師,描寫老師的形象,就要允許學生多角度切入,用自己擅長的語言進行描寫,這樣的效果往往是比較好的。
作文教學中要真正讓學生寫出好文章,關(guān)鍵還是要走出傳統(tǒng)教學的誤區(qū)。比如說人物描寫,要真正讓學生關(guān)注人物,關(guān)注人物的具體言行,而不是抽象地進行想像。只有學生的體驗能夠驅(qū)動學生的文字時,好文章才會出現(xiàn)。
中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同時也最具想象力。讓他們的眼睛、頭腦解放出來,幫助他們形成獨立的思維,自然就會寫出富有新意、富有生機、充滿活力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