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論
        ——以《民法總則》第183條為中心

        2018-02-05 08:43:27
        法學論壇 2018年1期
        關鍵詞:受益人

        王 竹

        (四川大學 法學院,四川成都 610207)

        《民法總則》第183條規(guī)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shù)?,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痹摋l規(guī)定對《民法通則》第109條和《侵權責任法》第23條的規(guī)則進行了一定的修正,其中受害人請求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并無爭議,但受益人補償責任的適用難題并未得到有效解決,而該條第1句新增加的“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又增加了司法適用的新疑難,有必要一并作出澄清。

        一、對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界定

        就《民法通則》第109條、《侵權責任法》第23條和《民法總則》第183條調(diào)整的法律現(xiàn)象應該如何指稱,最常見的表達是“見義勇為”,也有學者提出了緊急救助*參見張海峽、白云飛、黃曉扣:《緊急救助論——見義勇為立法的民法法理依據(jù)》,載《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防止侵害行為*參見賀光輝:《見義勇為行為民法屬性新探》,載《廣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制止侵害行為*參見楊立新:《侵權責任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57頁。等表述方式。筆者認為,如果使用“緊急救助”的概念,容易造成第183條和第184條*《民法總則》第184條規(guī)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敝阜Q的混淆。而《民法總則》第183條使用的“保護”表述,已經(jīng)改變了《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上的“防止、制止”表述方式,不宜再稱之為“防止侵害行為”或者“制止侵害行為”。盡管“見義勇為”不是傳統(tǒng)法律術語,而且“見義”和“勇為”的道德性意味也較重,但考慮到從原《民事案件案由規(guī)定》(法發(fā)〔2008〕11號)設立“127、見義勇為人受害賠償、補償糾紛”案由開始,到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規(guī)定》(法[2011]42號)設立了“358、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這一案由,為方便在中國法語境下討論這一規(guī)則,稱之為“見義勇為”也未嘗不可,關鍵還是對其規(guī)則本身的正當性和法律適用進行解讀。

        (一)界定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關鍵點

        要準確地界定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有如下關鍵點需要確認:

        1.“受害人”(見義勇為人)與“受益人”之間的關系。從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歷史源流和實務中的適用范圍來看,見義勇為人僅限于自然人,而受益人則無此限制。見義勇為行為本身屬于事實行為,而非民事法律行為,對行為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并無要求。立法雖不宜提倡民事行為能力不完全的未成年人等實施見義勇為行為,但一旦發(fā)生則仍應給予肯定。*參見王雷:《見義勇為行為中的民法學問題研究》,載《法學家》2012年第5期。立法并未明文排除受益人與被侵權人之間存在約定或法定義務的情形。*參見王軼:《作為債之獨立類型的法定補償義務》,載《法學研究》2014年第2期。有約定義務的,還可以在約定義務框架下,如在勞動場所的見義勇為行為,增加見義勇為人的額外救濟來源。*對于工傷認定與見義勇為補償?shù)牟⒂?,應該慎重,參見黃雪蘭:《工傷認定及其賠償規(guī)則之探討》,載《當代法學》2003年第8期。

        2.對“他人”的理解。見義勇為中的“他人”,應該是客觀上為他人利益,而非要求主觀認識正確,具體來說:第一,誤將他人民事權益當作自己的民事權益予以保護,致使自己遭受損害的,構成誤信管理,不適用無因管理的規(guī)定,*參見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體系化解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頁。卻可以適用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參見王軼:《作為債之獨立類型的法定補償義務》,載《法學研究》2014年第2期。第二,“他人”民事權益不排除同時可以包含見義勇為人的利益。*江西省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羅送糧與丁發(fā)剛健康權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宜中民一終字第142號。第三,無見義勇為情節(jié)而試圖通過主張見義勇為來獲得補償?shù)陌讣荒苓m用。例如原告在火災發(fā)生時跑到二樓然后跌落摔傷,如果無法證明其到二樓的行為是救火,就不能被認定為見義勇為。*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qū)人民法院:《原告葉小建訴被告永州市郵政局、蔣朝春、永州市皇都大酒店有限公司、唐善林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2)永冷民初字第292號。

        3.對“民事權益”的理解。實務中對“民事權益”的理解有如下的特點:

        第一,減輕“程序負擔”也被視為民事權益。例如,一輛公交車因故障停車熄火,被告對此不滿與司機發(fā)生糾紛,對司機實施毆打后試圖逃跑。同車乘客原告為阻止被告逃跑,被被告打傷。*案情參見:沈陽市和平區(qū)人民法院:《郭俊與智宇峰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沈和民一初字第00678號。這種情形下,盡管他人民事權益已經(jīng)被侵害,但阻止侵權人逃跑使得侵權人能夠更容易被確認,對于被侵權人來說仍然具有減輕程序負擔的利益,可以視為民事權益。

        第二,“民事權益”并無重大性要求,例如一未成年人為另一未成年人撈衣服溺水身亡,最終法院判決承擔5%的補償責任。*遼寧省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孫某某、陳某因與被上訴人北鎮(zhèn)市溝幫子鎮(zhèn)姚屯紅磚廠、原審被告姚某某、杜某某、梁某某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錦民二終字第00332號。此案是否合理,還需要進一步斟酌。民法上的見義勇為構成要件較之行政獎勵的見義勇為條件,不應包括諸如貢獻突出、表現(xiàn)突出、事跡突出等要素。*參見曾大鵬:《見義勇為立法與學說之反思——以〈民法通則〉第109條為中心》,載《法學論壇》2007年第2期。

        第三,如果見義勇為行為沒有使得被告受益,則不應該由受益人補償。有法院認為,規(guī)勸行為沒有阻止他人自殺,作為被規(guī)勸人的父母未從規(guī)勸行為中實際獲得利益,就不應該再依據(jù)見義勇為的規(guī)定要求受益人予以補償。*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劉華、徐紅梅與王幫貴、高小平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2)渝一中法民終字第03101號。

        4.“保護”與“防止、制止”的差別。見義勇為一般具有一定的對抗性,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緊急情況下,如與各種違法犯罪作斗爭或者搶險救災,因而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危險性。《民法通則》第109條的對抗性要求是“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chǎn)或者他人的財產(chǎn)、人身遭受侵害”,《侵權責任法》第23條的對抗性要求是“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二者無實質(zhì)性的差別。而《民法總則》第183條的“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表述則緩和了對抗性要求而更強調(diào)行為的目的性,從文義上可能排除以“勸架”等方式“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遭受侵害但不是“保護”他人民事權益的情形。而在司法實務中,依據(jù)《侵權責任法》和《民法通則》的表述,上述情形中的補償請求通常是被支持的。*廣東省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張習蓮、黃粵、黃傳友、鄧宗蘭與劉華平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東中法民一終字第1421號。西安市蓮湖區(qū)人民法院:《原告高某某、王某某訴被告李某見義勇為受害賠償、補償糾紛一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1)蓮民二初字第88號。西峽縣人民法院:《王某某與劉某某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一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西西民初字第82號。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qū)人民法院:《李修道、丁素珍、李渠帥與黃曉杏生命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3)澗民一初字第401號。

        (二)《民法總則》背景下對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界定

        學說上基于《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條文對見義勇為的典型界定是:“自然人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財產(chǎn)安全,在緊急情況下實施的防止、制止不法侵害或者搶險救災的危難救助行為?!?王雷:《見義勇為行為中的民法學問題研究》,載《法學家》2012年第5期?;蛘摺白匀蝗嗽诼男蟹ǘ氊熁蛱囟x務之外,為保護國家、公共的或他人的利益,而與各種違法犯罪作斗爭、搶險救災的正義之舉?!?曾大鵬:《見義勇為立法與學說之反思——以〈民法通則〉第109條為中心》,載《法學論壇》2007年第2期。結合上述對《民法總則》條文的分析,筆者建議,將“見義勇為受損者”界定為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自然人,將“見義勇為受益者”界定為因他人保護自己民事權益不受侵害而使自己受益的人,將“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界定為見義勇為受益者對見義勇為受損者應當承擔的適當補償責任。

        二、我國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確立過程

        (一)社會主義法系“因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發(fā)生的債”的確立

        我國建立獨立的見義勇為人受損補償機制源于蘇俄民法,*參見徐同遠:《見義勇為受益人與行為之間法律關系的調(diào)整》,載《法治研究》2012年第12期。具體來說是所謂的“因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發(fā)生的債”,確立過程如下:

        1.20世紀40年代蘇俄司法實踐中“因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發(fā)生的債”的確立。1922年《蘇俄民法典》并無“因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發(fā)生的債”的相關規(guī)定,這一債的發(fā)生原因源于20世紀40年代前蘇聯(lián)的司法實踐。在兩起因公民主動參加救火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分別喪失勞動能力和死亡的案件中,前蘇聯(lián)法院在沒有民事賠償規(guī)定的情況下滿足了喪失勞動能力者本人和死者遺孀的賠償請求,*參見[前蘇聯(lián)]格里巴諾夫、[前蘇聯(lián)]科爾涅耶夫主編:《蘇聯(lián)民法(下冊)》,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經(jīng)濟法研究室譯,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428頁,腳注1。其主要依據(jù)是1936年《蘇聯(lián)憲法》第131條的規(guī)定:“蘇聯(lián)每一個公民都必須保護和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因為它是蘇維埃制度神圣不可侵犯的基礎、祖國富強的源泉、全體勞動者富裕文明生活的源泉。”“侵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人就是人民的公敵?!?/p>

        第一個案件是前蘇聯(lián)最高法院民事審判庭1940年9月6日第986號作出的“馬爾齊尤克訴捷爾仁斯基鐵路局案”裁定:馬爾齊尤克乘坐火車時,主動參與撲滅停在鄰近線路上的車輛中發(fā)生的火災。馬爾齊尤克提起訴訟請求鐵路局賠償其在撲滅火災時所蒙受的人身與財產(chǎn)的損害。民事審判庭認為,馬爾齊尤克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并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保護社會主義國家的財產(chǎn)利益。依照《蘇聯(lián)憲法》第131條的規(guī)定,保護和鞏固社會主義財產(chǎn)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因而法院應該根據(jù)《蘇俄民事訴訟法典》第4條責成鐵路局賠償馬爾齊尤克所蒙受的人身和財產(chǎn)損害,因為馬爾齊尤克的行為是為了保護鐵路的財產(chǎn)。*參見[前蘇聯(lián)]A·B·維涅吉克托爾:《蘇聯(lián)民法對社會主義財產(chǎn)的保護》,謝懷栻、李為譯,法律出版社1957 年版,第79-80 頁。

        第二個案件是前蘇聯(lián)最高法院民事審判庭作出的1949年6月30日第36/743號“倍奇可夫-岡恰林科訴‘迪那摩’體育協(xié)會損害賠償案”裁定:倍奇可夫在“迪那摩”體育場內(nèi),因參加撲救火災、搶救公共財產(chǎn)而在大火中喪生。倍奇可夫的妻子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迪那摩”體育協(xié)會支付倍奇可夫用以撫養(yǎng)妻女的那一部分工資同她們所領的撫恤金的差額。民事審判庭認為,依據(jù)《蘇聯(lián)憲法》第131條和《烏克蘭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典》第6條,倍奇可夫按照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與蘇聯(lián)憲法關于全力保護和鞏固社會主義公共財產(chǎn)的指示,完成了英勇的舉動,盡了他的公民義務。這種情況下,倍奇可夫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搶救了“迪那摩”體育協(xié)會的財產(chǎn),該協(xié)會對于依靠倍奇可夫生活的家屬的境況就不能漠不關心。*參見[前蘇聯(lián)]A·B·維涅吉克托爾:《蘇聯(lián)民法對社會主義財產(chǎn)的保護》,謝懷栻、李為譯,法律出版社1957 年版,第80-81 頁。

        當時的蘇俄民法理論認為,搶救社會主義組織的財產(chǎn)使其脫離危險(火災、盜竊等等)免受毀滅或損害的可以產(chǎn)生債,此種債的主體是公民和社會主義組織。債權人只能是公民,不能是組織,雖然組織也可能采取搶救行動;而有義務賠償損失的債務人則只能是組織,而不能是公民。這種新的債既不同于侵權之債、合同之債,也不同于無因管理之債。之所以不屬于無因管理,是因為對于公民而言,不能把社會主義組織的事務視為他人的事務,*參見[前蘇聯(lián)]B·II·格利巴諾夫、C·M·科爾涅伊夫主編:《蘇聯(lián)民法(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經(jīng)濟法研究室譯,法律出版社1986 年版,第428頁。進行搶救的公民是在履行其義務。*參見[前蘇聯(lián)]布拉杜西主編:《蘇維埃民法(上)》,中國人民大學民法教研室1954 年版,第361 頁。這一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是,不但公民在因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遭受損失要求賠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債,而且預防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損害的行為,也屬于這一債的類型。*參見[前蘇聯(lián)]格拉維、諾維茨基主編:《債權法分論(關于幾種債的研究)》,王明毅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7 年版,第361~362 頁。

        2.20世紀60年代蘇俄民事立法中“因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發(fā)生的債”的確立。1961年《蘇聯(lián)民事立法綱要》第4條“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發(fā)生的根據(jù)”排除了“無因管理”作為債的發(fā)生依據(jù),*《蘇聯(lián)民法綱要和民事訴訟綱要》,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譯,法律出版社1963年版,第5頁。同時在第95條第1款明確了“對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時所受損害的賠償”是債的發(fā)生依據(jù):“公民在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使它脫險時所受的損害,應當由為受害人搶救的財產(chǎn)的所屬組織賠償。”*《蘇聯(lián)民法綱要和民事訴訟綱要》,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譯,法律出版社1963年版,第41頁。1964年《蘇俄民法典》在此基礎上特別設立了第41章(因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發(fā)生的債),該章唯一的條文第472條“對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時所受損害的賠償”第1款規(guī)定:“公民在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使其脫離危險時所受的損害,應當由受害人搶救的財產(chǎn)的所屬組織賠償?!钡?款規(guī)定:“對這種損害的賠償,相應地適用本法典第444條第1款、455條、457條、459條、460條第2款和第3款、461條、462條和464至471條的規(guī)定?!?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研究室編:《蘇俄民法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148頁。該條第2款引述的條文均為第40章(因致人損害而發(fā)生的債)的規(guī)定,即可以理解為準用侵權責任的規(guī)定。

        3.前社會主義國家民法典對“因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發(fā)生的債”的繼受。率先繼受“因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發(fā)生的債”這一新體例的是1963年《蒙古民法典》。*參見[前蘇聯(lián)]蘇哈諾夫:《社會主義民法典的體系》,載《外國民法資料選編》,法律出版社1983 年版,第144 頁。時至今日,《蒙古民法典》在第五編(非合同責任)設第48章(致人損害的責任),接著設第48章(因搶救他人財產(chǎn)發(fā)生的損害賠償),與1964年《蘇俄民法典》類似,也只有第395條一個條文:“在搶救他人財產(chǎn)使其脫離危險時受損害的公民,有權要求此等財產(chǎn)的所有人或占有、使用、處分權人(本法典第88條)賠償此等損害。”*《蒙古國民法典》,海棠、吳振平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 年版。

        前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繼受則更為明顯。1950年《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民法典》并無類似規(guī)定,*《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民法典》,鄭民譯,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但1964年《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民法典》就追隨了1964年《蘇俄民法典》的這種體例,并且首先在第415條明確了損害預防義務:“每個人都有義務防止對健康和財產(chǎn)造成損害或者有損于社會或個人而不當?shù)美??!痹诘?16條規(guī)定:“1.關于有發(fā)生重大損害危險的情形向有關機關提出警告的義務,是普遍的義務。為防止損害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時候,除這樣做有重大妨礙或者因此會使防止損害的人或他的親近人遭受嚴重危險的情形外,應當立即采取這種措施。2.對于重大不當?shù)美奈kU,也適用第1項的規(guī)定?!钡?19條則是對損害預防行為人費用和受損的規(guī)定:“對于防止致人損害的危險或者妨礙不當?shù)美娜?,由于這個人的行為而受益的人,應當賠償他所合理開支的費用和因此而遭受的損害。賠償?shù)臄?shù)額不得超過防止的損害或不當?shù)美臄?shù)額。”*《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民法典》,陳漢章譯,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頁。

        197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民法典》也繼受了這一體例,在第五編(保護生命、健康及財產(chǎn)免受損害)第1章(防止損害)第1節(jié)(防止損害及預防危險的一般義務)第323條規(guī)定:“公民和企業(yè)均應遵守社會主義道德準則,為保護社會主義社會及其公民和企業(yè)免受損失或損害而積極地防止損害和預防危險。以下所規(guī)定的權利義務有助于全體公民增強關心生命、健康及財產(chǎn)的觀念?!钡?24條是對“避免損害及危險的義務”的規(guī)定:“公民和企業(yè)均應使其行為不致危害公民的生命健康,亦不致?lián)p害社會主義財產(chǎn)或公民的個人財產(chǎn)?!钡?25條是對“防止損害及危險的義務”的規(guī)定:“公民和企業(yè)均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威脅公民生命健康和損害社會主義財產(chǎn)及公民個人財產(chǎn)的緊急危險。但是行為人或其他公民的生命健康可能因此受到危害或另有其他重大理由的,可以免除這種義務。”第326條進一步規(guī)定:“(一)公民或企業(yè)出于對社會的責任感采取行動防止或減輕損害、避免危險的,可以要求補償在當時的情況下被認為必須支出的費用,也可以要求賠償為此所受的損失。這種要求應向對危險事態(tài)的發(fā)生負有責任的人或者為其利益采取行動的人提出。(二)公民在意外事件或災難中,提供援救或者采取行動,保衛(wèi)其他公民的生命健康或公共秩序及安全利益的,可以根據(jù)有關法規(guī)并按第一款向國家保險機構主張請求權。國家賠償機構承認賠償?shù)?,上述請求權即轉移給國家保險機構。(三)公民基于公務或職業(yè)的理由采取行動的,只有在沒有得到政府或社會福利形式的補償?shù)那闆r下,才享有請求權?!?《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民法典》,費仲祎譯,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112-113頁。

        (二)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在我國民法上的確立過程

        1.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第一次民法典起草在侵權法中確立保護社會主義財產(chǎn)受到損害的補償規(guī)則。1955年10月24日《債篇通則第一次草稿》,規(guī)定了“由計劃法律法令所生的債”、“由契約所生的債”、“由無因管理所生的債”和“由侵權行為所生的債”。在“由侵權行為所生的債”中,第46條規(guī)定:“因保護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受到損害的時候,受害人和他的家屬可以根據(jù)本法第41條、第42條*該草案第41條規(guī)定:“加害人損害他人身體的健康,應當賠償被害人的治療期間的醫(yī)藥費用和失去應得的工資。如果受害人在治療以后失去部分或者全部勞動力的,加害人應當在一定期間內(nèi)賠償受害人應得的工資,或者津貼生活費用?!薄凹雍θ嗽斐伤怂劳?,除負擔受害人醫(yī)藥喪葬費用外,并在一定期限內(nèi)承擔受害人生前所撫養(yǎng)的人的生活費用?!钡?2條規(guī)定:“加害人損害他人財產(chǎn),應當負責恢復原狀,如果不可能恢復原狀,可以用金錢賠償?!钡囊?guī)定向國家有關單位請求生活、醫(yī)藥費用或者撫恤金。”隨后的1957年1月7日《債權篇通則草稿》和1957年1月9日《債的通則第二次稿(另案)》均是在侵權之債而非無因管理之債中對“保護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受到損害”的補償進行規(guī)定,1957年2月10日《損害賠償(或改為:因侵權行為所產(chǎn)生的債)[第三次草稿]》也堅持了這種體例。盡管這些草案條文在實際上甚至早于1964年《蘇俄民法典》,但前述20世紀50年代已經(jīng)在中國翻譯出版的蘇維埃民法教科書已經(jīng)將“因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發(fā)生的債”的理論介紹到了中國并作為正統(tǒng)理論得到了繼受。*這一時期涉及“因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發(fā)生的債”的前蘇聯(lián)教科書主要包括:[前蘇聯(lián)]布拉杜西主編:《蘇維埃民法(上)》,中國人民大學民法教研室1954 年版。[前蘇聯(lián)]A·B·維涅吉克托爾:《蘇聯(lián)民法對社會主義財產(chǎn)的保護》,謝懷栻、李為譯,法律出版社1957 年版。[前蘇聯(lián)]格拉維、諾維茨基主編:《債權法分論(關于幾種債的研究)》,王明毅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7 年版。

        2.20世紀80年代新中國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對損害預防義務及其補償規(guī)則的確立。盡管20世紀60年代我國第二次民法典起草沒有涉及侵權法規(guī)則,但當時發(fā)生的“草原英雄小姐妹”英雄事跡,*1964年2月9日,蒙古族少女龍梅和玉榮,為生產(chǎn)隊放羊時遭遇暴風雪,為不使生產(chǎn)隊遭受損失,兩人始終追趕羊群,直至暈倒在雪地里。因為嚴重凍傷,二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由于她們的英勇事跡,被譽為“草原英雄小姐妹”??芍^中國版的“因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而發(fā)生的債”的典型案例。1980年8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受前蘇俄、東歐民法的影響,第五編(損害責任)在第2章(損害責任的一般規(guī)定)之前,先設置了第1章(損害的預防)。第438條第1款規(guī)定:“公民和法人都有義務防止和避免對社會主義公共財產(chǎn)或者公民的人身、財產(chǎn)造成損害。”第439條規(guī)定:“公民在社會主義公共財產(chǎn)和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遭受損害或者有遭受損害危險的時候,不顧個人安危,積極援救或者設法防止的,應當受到表揚或獎勵。”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第439條第2款就使用了“他人”的概念來對應第1款的“社會主義公共財產(chǎn)和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公民因防止他人受損害而使自己遭受損害的,有關單位或者受益人應當給予補償。”*何勤華、李秀清、陳頤編:《新中國民法典草案總覽(下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27頁。1981年4月10日“三次二稿”第四編“侵權損害的責任”取消了“一審稿”的“損害的預防”章節(jié)名稱,并入第一章“一般規(guī)定”,但在第339條過錯責任一般條款之前,仍然用四個條文規(guī)定了損害的預防及其補償規(guī)則,內(nèi)容與“三次一稿”類似。*何勤華、李秀清、陳頤編:《新中國民法典草案總覽(下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81頁。這一體例被“三次三稿”*何勤華、李秀清、陳頤編:《新中國民法典草案總覽(下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53頁。和“三次四稿”*何勤華、李秀清、陳頤編:《新中國民法典草案總覽(下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15頁。所繼受。

        新中國第三次民法典起草中的損害預防義務及其補償規(guī)則,有兩大特點:第一,由于確立了損害預防義務,“防止和避免……損害”就不再屬于“無因管理”的范疇,而是履行法定義務。第二,在適用范圍上,已經(jīng)從第一次民法典起草中僅僅保護“社會主義財產(chǎn)”,擴展到了“社會主義公共財產(chǎn)或者公民的人身、財產(chǎn)”,這與同時期前蘇聯(lián)民法理論和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民事立法的繼受和發(fā)展趨勢保持了高度一致。

        3.《民法通則》上見義勇為人受損補償責任的確立。對比“三次四稿”可以看到,《民法通則》取消了對損害預防義務的規(guī)定,而在第109條保留了補償義務的規(guī)定,措辭也有一定的調(diào)整,規(guī)則也更加明確:“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chǎn)或者他人的財產(chǎn)、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給予適當?shù)难a償?!?/p>

        徐國棟教授評論認為,《民法通則》第109條擴張了蘇聯(lián)式的搶救社會主義財產(chǎn)之債的范圍,把搶救行為的受益人與加害人并列為賠償義務的承擔者,把搶救的財產(chǎn)設定為不以社會主義財產(chǎn)為限,形成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好撒馬利亞人法。同時也指出,由于沒有規(guī)定損害預防義務,可認為第93條與第109條是從不同淵源繼受實際上是相同的制度造成的重復立法。*參見徐國棟:《見義勇為立法比較研究》,載《河北法學》2006年第7期。這一“重復立法”所指,就是認為《民法通則》第109條規(guī)定的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仍然應該適用無因管理的規(guī)定。

        但反觀《民法通則》第93條無因管理制度的確立過程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看法可能存在“以今觀古”的嫌疑。如前所述,新中國第一次民法典起草時就將無因管理與侵權責任并列規(guī)定,但第三次民法典起草的“三次一稿”和“三次二稿”并沒有規(guī)定無因管理,這與繼受1964年《蘇俄民法典》不無關系。無因管理條文第一次出現(xiàn)在“三次三稿”第四編“合同”第十四章“委托、信托、居間”第322條:“沒有受人委托,也沒有法律上的義務,主動代為管理有利于他人的事務的,應當受到表揚。因管理事務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受益人應當償還。”*何勤華、李秀清、陳頤編:《中國民法典草案總覽(下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36頁?!叭嗡母濉钡南鄳獥l文未作改變,后在《民法通則》起草時納入第五章“民事權利”第二節(jié)“債權”。可以看出,我國《民法通則》上的無因管理,其設計原型就是主動代為“管理”有利于他人的事務的雙方法律關系。從立法史來看,見義勇為在我國立法上并非一種特殊的無因管理,立法者毋寧是將其作為無因管理的例外情況,予以另外規(guī)定、特別處理的。*參見章程:《見義勇為的民事責任——日本法的狀況及其對我國法的啟示》,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

        4.《民法通則》之后司法解釋對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發(fā)展。為了解決實務中侵害人賠償責任與受益人補償責任關系不明,可能導致出現(xiàn)由侵權人和受益人分擔責任*沁陽市人民法院:《黃桂英、秦海艷、王志康、王志遠與沁陽市丹河峽谷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局、博愛縣水利局、博愛青天河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局為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一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沁民西萬初字第00050號。的具體適用問題,《民通意見》第142條規(guī)定:“為維護國家、集體或他人合法權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在侵害人無力賠償或者沒有侵害人的情況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經(jīng)濟狀況,責令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為了進一步確定受益補償?shù)姆秶?,《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5條規(guī)定:“為維護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損害,因沒有侵權人、不能確定侵權人或者侵權人沒有賠償能力,賠償權利人請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圍內(nèi)予以適當補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闭窃凇度松頁p害賠償司法解釋》中對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規(guī)定,最終將這一規(guī)則從民事責任的一般規(guī)則推入《侵權責任法》的懷抱。

        5.《侵權責任法》上見義勇為人受損補償責任的確立。自2002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第八編“侵權責任法”開始,就將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納入侵權責任規(guī)定,在參與起草的主要學者之間并無太大的理論爭議。*楊立新教授和張新寶教授對這一問題的態(tài)度較為明確,均認為是從無因管理制度中分離出的特殊補償制度。王利明教授也認為是基于公平責任的一種特殊補償。詳見后文。最終在《侵權責任法》第23條作出了明文規(guī)定:“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被侵權人請求補償?shù)?,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p>

        草案起草機關對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解讀是:“按照侵權責任構成的一般原理,受益人不是侵權責任人,對被侵權人而言本身不存在任何過錯,與被侵權人的損害沒有因果關系,因此不應當負有賠償?shù)呢熑危耆珣斢汕謾嗳顺袚熑?。但是,如果不是為了受益人的利益,被侵權人也不會遭受損害,當侵權人逃逸或者侵權人根本無力賠償時,被侵權人由于見義勇為行為而遭受損害得不到任何賠償和補救也不公平,不利于社會助人為樂良好風氣的形成,不符合公平正義的精神,因此,為了較好地解決矛盾、平衡利益、分擔損失,讓受益人適當給予被侵權人補償是可以的?!?王勝明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解讀》,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頁。

        (三)我國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問題意識遷移

        按照草案起草機關的說法,《民法總則》第183條規(guī)定與《民法通則》第109條和《侵權責任法》第23條的規(guī)定一脈相承。*參見王勝明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解讀》,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頁;石宏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guī)定》,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434頁。但是,如果仔細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在這種名義上的一脈相承下,立法體現(xiàn)的問題意識卻有一定的遷移。

        《民法通則》第109條規(guī)定:“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chǎn)或者他人的財產(chǎn)、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給予適當?shù)难a償?!痹谶@一規(guī)定中,侵權人的賠償責任與受益人的補償責任是并行的,且沒有明確受益人補償責任的范圍和與侵權人賠償責任的適用順序。

        《民通意見》第142條明確了受益人補償責任的適用條件、當事人主義和補償責任確定的考量因素:“為維護國家、集體或者他人合法權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在侵害人無力賠償或者沒有侵害人的情況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經(jīng)濟狀況,責令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薄度松頁p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5條在《民通意見》基礎上,增加了“不能確定侵權人”的適用情形:“為維護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損害,因沒有侵權人、不能確定侵權人或者侵權人沒有賠償能力,賠償權利人請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圍內(nèi)予以適當補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這兩款司法解釋并未明確,如果侵權人承擔了賠償責任但見義勇為人仍然面臨救濟不足,是否仍然可以由受益人予以適當?shù)难a償。

        《侵權責任法》第23條結合上述兩條司法解釋的補充,區(qū)分侵權人能否承擔責任來配置損失填補來源,確立了“侵權人承擔責任為原則,受益人適當補償為補充”的新體例:“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被侵權人請求補償?shù)?,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边@一規(guī)定實質(zhì)上明確了侵權人承擔了賠償責任但見義勇為人仍然面臨救濟不足時,不能請求受益人予以適當?shù)难a償,這改變了《民法通則》第109條的規(guī)定模式。

        按照《侵權責任法》區(qū)分侵權人能否承擔責任配置損失填補來源的思路,《民法總則》第183條第1句適用于侵權人完全能夠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钡?句適用于無法由侵權人單獨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的情形:“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shù)?,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p>

        需要指出的是,較之《侵權責任法》第23條的規(guī)定,《民法總則》第183條第1句在內(nèi)容上實質(zhì)等同于《民法通則》第109條,即在侵權人承擔了賠償責任但見義勇為人仍然面臨救濟不足時,重新增加了受益人補償責任適用的可能。這是因為,由于《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人身損害賠償制度具有較強的定型化計算特點,而我國司法實務中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一般較低,即使侵權人按照該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承擔了侵權責任,仍然不免存在見義勇為人無法獲得充分救濟的情形。尤其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由于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對精神損害賠償認識上的差異,使得死亡賠償金或者殘疾賠償金難以獲得刑事法庭的支持。因此,受益人的補償,實際上是在不苛加受益人過重負擔的情形下,首先是盡量填補損害,并盡可能地對見義勇為人進行“優(yōu)待”。因此,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之后,“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應當是受益人主動行為,而不是基于見義勇為行為人的主動請求。*參見楊立新、賈一曦:《〈民法總則〉之因見義勇為受害的特別請求權》,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這種“優(yōu)待”,與立法機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勵和支持舍己為人的高尚行為”*石宏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guī)定》,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432頁。的立法目的是相吻合的。

        三、我國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獨立性

        (一)比較法上對見義勇為人受損的民法救濟

        英美法上,見義勇為人受損的情形適用“好撒馬利亞人法”。由于踐行“禁止好管閑事原則”,見義勇為對被救助者享有的請求權并不包括補償請求權。*參見李昊:《論英美法上的“好撒馬利亞人”》,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大陸法系則主要通過適用無因管理來處理。

        1.德國法。德國法上,對于見義勇為人的損害適用《德國民法典》第683條關于無因管理費用的規(guī)定:“事務管理的承擔符合本人的利益和本人真實或可推知的意思的,管理人可以像受委托人一樣,請求償還其費用?!?《德國民法典》,陳衛(wèi)佐譯注,法律出版社 2010年版,第275頁。德國法上對無因管理中的“費用”的范圍通過學說擴張,可以包含管理人在管理事務中所無意遭受的損害。*參見[德]迪特爾·梅迪庫斯:《德國債法分論》杜景林、盧諶譯,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第342頁。

        2.日本法。日本法上將見義勇為納入無因管理,但區(qū)分見義勇為人的財產(chǎn)損害和人身損害。如果是財產(chǎn)損害,一般可以無因管理的必要費用向被救者求償。如果是身體損害,通說認為這并不屬于無因管理的必要費用。如果符合《警察職務協(xié)力援助者災害給付法》等法律,可被認定為“協(xié)力援助者”,則可獲得來自國家的行政補償,如無法被認定,則再無其他救濟方式,僅能回歸到一般性的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障。*參見章程:《見義勇為的民事責任》,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

        3.我國臺灣地區(qū)。我國臺灣地區(qū)學說上的無因管理構成要件可以包括:第一,客觀上管理他人事務;第二,主觀上則有為他人管理事務之意思;第三,無任何法律義務。*參見吳從周:《見義勇為與無因管理》,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我國臺灣地區(qū)“民法典”第176條第1款規(guī)定:“管理事務,利于本人,并不違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者,管理人為本人支出必要或有益之費用,或負擔債務,或受損害時,得請求本人償還其費用及自支出時起之利息,或清償其所負擔之債務,或賠償其損害。”特別是對于無因管理中“他人事務”的理解采用了廣義解釋,不僅包括了法律行為(如招工修繕),也包含了事實行為(如救助落水者或救助車禍受傷之人),從而將見義勇為行為納入到了無因管理的制度范圍內(nèi)。*參見王澤鑒:《債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61頁。這就直接賦予了管理人因管理事務而遭受損害時,可以請求受益人予以賠償?shù)臋嗬?參見王澤鑒:《債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頁。

        (二)我國民法上對見義勇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性質(zhì)的不同學說

        我國民法上對見義勇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性質(zhì)的不同學說根據(jù)是否承認其獨立性分為否定說和肯定說。

        1.否定說。否定說認為,見義勇為屬于無因管理的特殊適用,又分為無因管理說和替代取消說。無因管理說除了將見義勇為行為直接歸屬于民法上的無因管理制度的觀點之外,*參見徐武生、何秋蓮:《見義勇為與無因管理制度》,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還有學者認為由于見義勇為通常是在危難情況下做出的,且行為者一般要冒著一定的危險,故見義勇為行為屬于一種“更高層次上的無因管理行為”。*周輝:《見義勇為行為的民法思考》,載《人民法院報》2000年5月27日,第3版。而替代取消說的學者認為,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追求的公平、正義成了一種疊床架屋而又無法實現(xiàn)的虛幻目標,建議刪除相關規(guī)定。*參見曾大鵬:《見義勇為立法與學說之反思——以〈民法通則〉第109條為中心》,載《法學論壇》2007年第2期。有學者進一步認為,如果刪去這一規(guī)則,相關案件在中國現(xiàn)行法下反而可以清晰而合理地處置。綜合起來,這種“替代取消說”的具體方案是:第一,在有侵權人的情形下,由侵權人承擔責任。如果沒有侵權人,或者無法從侵權人方面獲得賠償?shù)?,區(qū)分是否有約定義務或者法定義務。第二,有約定義務的,按照約定處理。有法定義務的,按照法律規(guī)定處理。第三,如果既無法定義務,也無約定義務,此時在見義勇為人與受益人之間構成無因管理。*參見張谷:《作為救濟法的侵權法,也是自由保障法》,載《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2.肯定說。肯定說認為,見義勇為有獨立存在的價值。較為主流的是“特殊無因管理說”。張新寶教授認為無論何種見義勇為行為,都可以歸類于無因管理行為,前者屬于后者的特殊情形。侵權責任法關于受益人補償義務與民法通則中無因管理之債的規(guī)定發(fā)生競合時,應該依據(jù)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的原則,優(yōu)先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參見張新寶:《侵權責任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86頁。張新寶、宋志紅:《論〈侵權責任法〉中的補償》,載《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 年第3期。楊立新教授也認為,制止侵害行為在性質(zhì)上屬于無因管理,但是無因管理包含的范圍更為廣泛,而制止侵害行為是其中性質(zhì)特殊的一種情形。從制止侵害行為的特殊性來看,《侵權責任法》第23條專門對其加以特別規(guī)范和調(diào)整,使之從一般的無因管理制度中剝離出來。*參見楊立新:《侵權責任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63、157頁。另外還有公平責任說,認為見義勇為行為的受益人之所以應當給予適當補償,是公平責任原則的要求。見義勇為行為中,救助者是為了受益人的利益進行活動并遭受了損害,受益人和救助者對造成損害均無過錯,受益人應當依公平原則予以適當補償。*參見黃松有主編:《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227頁。馬俊駒、余延滿:《民法原論》,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00頁。第三種是法定責任說。王利明教授認為,受益人補償義務并非公平責任或者無因管理,而是特定條件下的損失分擔制度。*參見王利明:《侵權責任法研究(上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87-289頁。王軼教授進一步發(fā)展了這種觀點,提出法定補償義務的概念,作為民法上獨立類型之債,與合同之債、侵權之債、不當?shù)美畟?、無因管理之債等并身而立,認為在我國責任保險制度尚不發(fā)達,社會保障制度還遠未健全的背景下,如果法定補償義務制度運用得當,無疑可在一定程度上濟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制度之窮。*參見王軼:《作為債之獨立類型的法定補償義務》,載《法學研究》2014年第2期。

        (三)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獨立性

        持否定說的學者試圖通過擴張傳統(tǒng)大陸法系的無因管理制度來適用于見義勇為制度,本身也就承認了見義勇為案件的特殊性。筆者認為,除了歷史源流之外,我國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具有其獨立性,主要理由是:

        1.《民通意見》同時對無因管理和見義勇為進行了解釋。就“見義勇為”這一法律現(xiàn)象的法律適用,受到來自德國和我國臺灣地區(qū)民法學說的影響,不少學者主張應該納入無因管理適用《民法通則》第93條的規(guī)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庇捎谠摋l規(guī)定的“必要費用”是否包含對見義勇為人遭受損害的補償并不清晰,持該觀點的學者指出《民通意見》第132條規(guī)定了“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guī)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務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償付的必要費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務活動中直接支出的費用,以及在該活動中受到的實際損失。”認為這就已經(jīng)明確了《民法通則》第93條包含了無因管理人受損的情形,因此《民法通則》第109條屬于重復立法應該刪除。*參見曾大鵬:《見義勇為立法與學說之反思——以〈民法通則〉第109條為中心》,載《法學論壇》2007年第2期。筆者認為以《民法通則》第93條的規(guī)定來否定《民法通則》第109條存在價值的觀點有所不妥,因為《民通意見》同時在第142條就《民法通則》第109條的具體適用予以了明確:“為維護國家、集體或他人合法權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在侵害人無力賠償或者沒有侵害人的情況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經(jīng)濟狀況,責令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這應該理解為當時最高司法機關對《民法通則》第93條和第109條并行態(tài)勢的確認。

        2.傳統(tǒng)大陸法系無因管理制度設計的原型并非見義勇為。傳統(tǒng)無因管理之債之所以不足以解釋見義勇為中受益人的適當補償義務,是因為前者主要調(diào)整管理人和被管理人之間的內(nèi)部利益沖突,對侵權人和無因管理當事人之間的外部利益沖突這一屬于傳統(tǒng)侵權損害賠償之債的問題未本著法律實用主義的目的一并解決。*參見王雷:《見義勇為行為中受益人補償義務的體系效應》,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質(zhì)言之,因為見義勇為行為具有對抗侵權人或者對受益人可能造成損害的非人為因素的對抗性,這在無因管理制度的設計原型中是不存在的。而無因管理制度中如果對管理原則過度擴張,旨在相互幫助的原則成為了一種新的無過錯責任的來源,私法救濟在適用于救助生命和身體的情形時似乎是被誤用了。*參見李昊:《論英美法上的“好撒馬利亞人”》,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傳統(tǒng)無因管理制度在適用范圍的類型化上存在不足,沒有合理區(qū)分緊急無因管理和一般的無因管理。*參見Christian von Bar & Eric Clive, Principles, Definitions and Model Rules of European Private Law.p.3034.傳統(tǒng)無因管理制度中管理人所遭受不利益的救濟范圍并不包括所受損害,管理人只能請求所支出的必要費用而不包括所遭受的損害。在司法實踐中逐漸開始承認對管理人所遭受的損害與支出的必要費用一樣應該獲得支持,*參見Christian von Bar & Eric Clive, Principles, Definitions and Model Rules of European Private Law.p.3056.這與我國《民通意見》第132條對管理費用的擴張路徑如出一轍。

        3.見義勇為受益補償責任不存在評價矛盾。關于見義勇為受益人補償責任的無因管理性質(zhì)之爭,核心問題是,如果適用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不利于對見義勇為救助者利益的全面保護,*參見高圣平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立法爭點、立法例及經(jīng)典案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99-300頁。會產(chǎn)生評價矛盾。即不符合見義勇為條件的情形,可能適用無因管理制度獲得全額賠償;符合了見義勇為條件這一更值得鼓勵的行為,反而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賠償。筆者認為,這種評價矛盾應該理解為結論先行而造成的誤解。不可否認,即使將見義勇為制度納入無因管理適用的法域,對于見義勇為制度也會作出特別的制度安排。所以是否納入無因管理制度的大框架下探討見義勇為受益補償責任的主要差別是,沿著無因管理制度補償費用的思路將費用擴張到損失,還是另辟蹊徑單獨設計見義勇為人受損的補償問題。那么我們是否可以認為,以見義勇為制度作為框架,擴張對見義勇為人受損的補償制度,將費用支出也納入到受損補償中,是否就可以將無因管理制度取消進而避免這種評價矛盾呢?所以這種邏輯本身是存疑的。

        (四)《民法總則》上的無因管理和見義勇為的價值評判趨同

        《民法總則》第121條是對無因管理的規(guī)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睂Ρ取睹穹倓t》第183條對見義勇為的規(guī)定,拋開兩條規(guī)則表述習慣的差別,“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和“保護他人民事權益”并無實質(zhì)性差別,而“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只不過是以不同方式在表示費用和損失的存在,并不排除見義勇者過程中也會支出必要的費用,而無因管理人也可能受到損害。

        從文義上看,《民法總則》上的見義勇為與無因管理兩項制度適用范圍的主要差別如下:第一,無因管理要求“無因”性,即“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這蘊含了非對抗性的潛臺詞;而見義勇為雖然沒有“無因”的要求,卻從立法源流上繼受了“見義”的特點,通常具有一定的對抗性。第二,從無因管理的“管理”中推導出“勇為”行為的“非管理”屬性,而通常情況下,管理性的行為無損害風險而有費用支出,非管理性的“勇為”行為有損害風險而通常沒有費用支出。第三,見義勇為案件中可能存在侵權人,而無因管理中沒有侵權人,因此見義勇為人受損的救濟來源就增加了侵權人。二者的關系列表如下:

        無因管理與見義勇為適用情形對比表

        說明:√表示有,X表示沒有,O表示可能有。

        質(zhì)言之,按照《民法總則》的表述,在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的情形下,法律適用的選擇其實主要是考慮行為人到底是“支出費用”還是“遭受損失”。如果主要是費用支出問題,那么一般是管理行為,先確定是否存在法定或者約定義務。如果存在法定或者約定義務,那么費用補償按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約定條款處理。如果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義務,則適用無因管理制度,由受益人償還支出的必要費用。如果存在少數(shù)損失的,也可以通過擴張費用的方式予以補償。

        如果主要是損失填補問題,那么一般是見義勇為行為,仍然要看是否有法定或者約定義務。如果有法定或者約定義務,那么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約定條款處理。但非工作職責的法定義務并不否定見義勇為制度的適用。例如我國《消防法》第5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任何單位和成年人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而實務中,并未見到非消防隊員參與見義勇為救火案例因此而不適用受益人補償責任,反而有法院將其作為見義勇為的正當性論證理由之一。*參見江西省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羅送糧與丁發(fā)剛健康權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宜中民一終字第142號。按照《民法總則》第183條的規(guī)定,無論是否有侵權人,或者侵權人逃逸、無力承擔民事責任,都可以由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這種受益人的補償責任相對于侵權人的責任來說,具有一定的補充性質(zhì)。在見義勇為案件中,也可能存在費用支出問題,可以通過擴張損失的概念予以補償。

        (五)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是無償受益補償責任

        1.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正當性源于收益性和無償性。見義勇為的受益人因為見義勇為行為而避免了人身或者重大財產(chǎn)損失,這一利益存在的客觀性使得如果讓受益人承擔一定的補償責任并不會限制其自由。因為如果沒有見義勇為人的見義勇為行為,這一損害已經(jīng)發(fā)生。因此,見義勇為受益人的受益性,是見義勇為人獲得受益補償?shù)恼斝曰A。

        如果見義勇為行為僅有道德性的特點,那么法律上的制度配置更應該是政府獎勵制度,而非受益人補償制度。選擇受益人補償?shù)牧⒎紤]是較為純粹理性的。即無償?shù)囊娏x勇為行為使得受益人的民事利益得到了保護而避免了損失,那么當見義勇為行為人需要補償時,“無償避免”的“民事利益受損”用于補償見義勇為行為人的受損,顯然是具有正當性的。

        2.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要考慮受益情況。對于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是否以受益范圍為限,《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5條明確限制為“在受益范圍內(nèi)予以適當補償?shù)摹?,這種限制比《民通意見》第142條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經(jīng)濟狀況”更為嚴格。

        筆者認為,由于受益人可以用于補償見義勇為人的財產(chǎn)正是見義勇為人的行為使其免于受損的部分,所以只有在該范圍內(nèi)由受益人補償,對于受益人來說,才不至于構成過重的負擔。當然,如果見義勇為人死亡或者造成嚴重人身傷害,或者侵犯婦女、未成年人的性自主權,則沒有必要去比較可能預防的損害與實際造成見義勇為人傷害的大小。而且對于可能避免的財產(chǎn)損害,實際上也無法與實際造成的見義勇為人損害進行精確比較。因此,建議采納《民通意見》第142條的規(guī)定模式,將受益情況納入確定補償責任的考量因素。

        3.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因果關系要件。盡管有學者認為,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shù)姆ǘx務并不取決于被管理人是否實際獲益或者管理事務最終是否成功,*參見王雷:《見義勇為行為中受益人補償義務的體系效應》,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但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作為一種無償受益補償責任,實際上對見義勇為人因見義勇為受損和受益人因見義勇為受益提出了雙重的因果關系要求。

        所謂見義勇為人因見義勇為受損的因果關系,即“因……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是指見義勇為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具體來說:第一,計劃實施見義勇為行為但實施見義勇為行為之前已經(jīng)受損的情形,例如,原告考慮到凌晨外出的被告可能有安全隱患,為了維護其合法權益,主動提出陪同外出,但在出發(fā)時意外受傷。*參見河南省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徐力普與楊光、宋超鋒、王亞婷健康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平民二終字第417號。本案中見義勇為的行為尚未施行,損害與見義勇為行為沒有因果關系。第二,受損方不是見義勇為人,常見的是消防隊救火鄰居受損的情形。在一組火災系列判決書中,原告系3、4、5層住戶,被告系6層住戶。被告家中起火,原因不明因而無法認定火災責任人。在公安消防部門救火時,消防用水進入樓下3、4、5層原告家中,造成室內(nèi)財產(chǎn)受損。*參見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qū)人民法院:《劉政文與劉麗財產(chǎn)損害賠償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包民一初字第01015號。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qū)人民法院:《湯愛軍與劉麗財產(chǎn)損害賠償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包民一初字第01016號。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qū)人民法院:《陳克猛與劉麗財產(chǎn)損害賠償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包民一初字第01017號。被告確系救火行為的受益人,但受損方并未參與救火的見義勇為行為,其損害也非因其見義勇為造成。

        受益人因見義勇為受益的因果關系是一個隱含的適用條件。見義勇為行為,一端連接著見義勇為人的受損,一端聯(lián)系著受益人的受益,即呈現(xiàn)出“損害-見義勇為-受益”的結構。由于這一要件并未為法律條文明文列出,實務中問題較大,具體如下:第一,無民事受益關系的不能適用。例如計劃生育聯(lián)絡員按照鎮(zhèn)政府和村委會通知參加計劃生育會議路上遇到交通事故。*參見浙江省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朱芬芳、朱梅芳與縉云縣大源鎮(zhèn)越陳村村民委員會、縉云縣大源鎮(zhèn)人民政府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5)浙麗民終字第50號。且不說本案根本沒有見義勇為行為,就參加計劃生育會議而言,作為被告的鎮(zhèn)政府和村委會并無任何受益。第二,并非因見義勇為行為受益的不能適用。例如,原告出于減少廢鋁材產(chǎn)生的目的要求第三人優(yōu)化生產(chǎn)工藝,兩人發(fā)生爭執(zhí),第三人毆打原告受傷。*參見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向仕明與彭智春、佛山市南海區(qū)大瀝聯(lián)滘通恒鋁型材廠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佛中法民一終字第2983號。本案原告不能因為其與第三人發(fā)生爭執(zhí)是為了減少廢鋁材的生產(chǎn),而認為被告鋁材廠的受益與“見義勇為”行為有關。*此案恰巧是《民法通則》第109條規(guī)定“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chǎn)”受損的情形,但似乎與“見義勇為”的內(nèi)涵有一定的差別。第三,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過程中被誤傷的不能適用。例如,被告向第三人潑硫酸,結果誤傷原告。*案情參見福建省德化縣人民法院:《原告陳志鋼與被告陳德偉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3)德民初字第2442號。原告不能因為自己受傷而避免了第三人受傷,而主張第三人是受益人,其行為本身也不構成見義勇為。

        四、對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優(yōu)化

        (一)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補充性質(zhì)

        《民法總則》第183條使用了“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的表述來描繪見義勇為人無法獲得充分救濟的情形。筆者認為,理應類推適用于侵權人無法查明和侵權人只能部分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這樣的立法規(guī)定體現(xiàn)出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明顯的補充性質(zhì),這與實務中法院的認識是一致的:

        第一,受益人補償責任具有補充性質(zhì)。有法院指出,受益人對見義勇為人的補償義務,是為見義勇為受損者特別設立的損失雙重救濟制度,事實上賦予見義勇為受損者對受益人的一種補充的補償請求權,而不是選擇請求權。*參見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宜昌市夷陵區(qū)龍泉鎮(zhèn)龍泉村村民委員會與向華、范宗玉、謝權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鄂宜昌中民三終字第00238號。

        第二,見義勇為人負有對侵權責任缺位舉證責任。如果原告已經(jīng)初步舉證證明侵權人沒有賠償能力,而受益人未能舉出反證證明侵權人具有承擔責任的能力,就可以認為侵權責任缺位,適用受益人補償責任。*參見廣東省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張習蓮、黃粵、黃傳友、鄧宗蘭與劉華平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東中法民一終字第1421號。

        第三,侵權人依法僅承擔部分責任的,受益人應該承擔補償責任。在一起案件中,原告為避免被告(未成年人)被汽車碾壓,沖向快速車道用力將被告推到公路的隔離帶上使其獲救,而導致自己與大貨車相撞,當場死亡。事故發(fā)生后,交警部門認定此次交通事故大貨車一方與原告各承擔50%的責任。法院在判決大貨車一方承擔侵權責任的同時,判決受益人承擔補償責任。*參見南充市中級人民法院:《鮮東霖等與袁翠英等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3)南中法民終字第232號。

        (二)受益人補償金額的確定

        1.當事人約定優(yōu)先。從司法實務來看,不少見義勇為人受損后,都能夠與受益人達成一定的補償協(xié)議,而后續(xù)的糾紛則是補償協(xié)議的履行問題。從法院裁判的實務來看,法院一般尊重這種協(xié)議的效力,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參見河北省淶源縣人民法院:《亢進文與淶源縣北石佛鄉(xiāng)石道溝村村民委員會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淶民初字第10號。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亢進文與淶源縣北石佛鄉(xiāng)石道溝村村民委員會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保民一終字第413號。約定后未履行的,應當履行。*參見湖南省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扶平安與扶啟中、扶兆全合同糾紛一案民事判決書》,(2014)郴民一終字第119號。更廣義的約定補償還包括在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的情況下,以錄用見義勇為人夫妻工作的方式進行補償,法院也認為應當視為其已經(jīng)盡到了適當補償?shù)牧x務。*參見江蘇省昆山市人民法院:《季明銀與天泰焊材(昆山)有限公司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昆張民初字第0191號。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季明銀與天泰焊材(昆山)有限公司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蘇中民終字第02846號。

        2.總額確定與責任份額。我國現(xiàn)行侵權法對補償責任并未明文規(guī)定準用賠償責任的規(guī)則?!肚謾嘭熑畏ā返?6條規(guī)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北M管有法院指出:“本案不是侵權案件,原告要求按侵權標準計算損失的請求法院不予支持?!倍鴮嶋H處理方式是在沒有明文計算人身損害賠償?shù)那疤嵯轮苯幼枚搜a償額。*參見云南省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孫寶昌與柴佑等人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曲少民終字第8號。但與大多數(shù)案件按照侵權人身損害賠償標準計算后酌定一個補償比例在結果上是異曲同工的。

        在未成年人搶救未成年人落水見義勇為案件中,法院一般認為未成年人見義勇為受損,其監(jiān)護人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份額。在此前提下,受益人的責任份額一般是10%*參見遼寧省撫順市中級人民法院:《王寶全與袁忠發(fā)、蔡亮、蔡寶貴、王月、撫順市東洲區(qū)哈達鎮(zhèn)人民政府生命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撫中民一終字第00310號?;蛘?0%*參見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宜昌市夷陵區(qū)龍泉鎮(zhèn)龍泉村村民委員會與向華、范宗玉、謝權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鄂宜昌中民三終字第00238號。。除此之外,大多數(shù)案件的補償責任比例在5%-10%*參見沾益縣人民法院:《王紹平與李保生、沾益縣西平鎮(zhèn)軒家社區(qū)第十五居民小組見義勇為受害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5)沾民初字第504號。遼寧省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孫某某、陳某因與被上訴人北鎮(zhèn)市溝幫子鎮(zhèn)姚屯紅磚廠、原審被告姚某某、杜某某、梁某某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錦民二終字第00332號。西峽縣人民法院:《王某某與劉某某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一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西西民初字第82號。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劉華、徐紅梅與王幫貴、高小平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2)渝一中法民終字第03101號。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蔣金蟬、鄒學斌與唐義、楊嬴政等見義勇為人受害賠償、補償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09)浙溫民終字第1081號。、10%-15%*參見遼寧省撫順市中級人民法院:《王寶全與袁忠發(fā)、蔡亮、蔡寶貴、王月、撫順市東洲區(qū)哈達鎮(zhèn)人民政府生命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撫中民一終字第00310號。十堰市茅箭區(qū)人民法院:《徐必清與陳傳波、游大軍見義勇為人受害賠償、補償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鄂茅箭民一初第01765號。云南省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孫寶昌與柴佑等人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曲少民終字第8號。和15%-20%*參見遼寧省葫蘆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劉文炳與被上訴人房玉輝、黃福興、葫蘆島市大海公交廣告裝飾有限公司義務幫工人受害責任糾紛一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5)葫民終字第00140號。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人民法院:《張福明與鮑惠娣、李云發(fā)等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3)甬鎮(zhèn)民初字第210號。葉縣人民法院:《葉占中、黃俊峰與高家康生命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3)葉民二初字第467號。海南省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蘇于輝、蘇瓊興與被上訴人胡家山、鄧為想、楊生味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的民事判決書》,(2015)海南二中民一終字第51號。三個區(qū)間。筆者認為,從司法實務的多數(shù)意見來看,補償責任以20%為限是比較合理的。

        3.法院裁判的考量因素。司法實務中,法院明文表述的考慮因素包括:

        第一,受益人的經(jīng)濟狀況,較為困難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補償責任。例如,因受益人之一目前生活較為困難,沒有支付能力,如果判令其承擔補償責任,有悖于公平,也會造成新一輪的不公平,故不承擔補償責任。*參見海南省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蘇于輝、蘇瓊興與被上訴人胡家山、鄧為想、楊生味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的民事判決書》,(2015)海南二中民一終字第51號。

        第二,本地生活標準。*參見云南省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孫寶昌與柴佑等人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曲少民終字第8號。如果說受益人經(jīng)濟狀況是考慮受益人一方,那么本地生活標準則應該是考慮到見義勇為人一方,尤其是見義勇為人死亡的情形。

        第三,提倡、鼓勵見義勇為。例如,考慮到見義勇為的行為應得到提倡和鼓勵,對補償責任予以適當增加,對原告上訴認為原判認定的經(jīng)濟補償費過低的理由本院予以部分支持。*參見云南省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孫寶昌與柴佑等人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案二審民事判決書》,(2014)曲少民終字第8號。

        4.精神損害撫慰金補償?!肚謾嘭熑畏ā返?2條規(guī)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备鶕?jù)這一規(guī)定,在見義勇為案件中,侵權人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并無疑義。*參見重慶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陸某、白明俞等與喻友娣、龔學良等觸電人身損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3)渝四中法民終字第00995號。沁陽市人民法院:《黃桂英、秦海艷、王志康、王志遠與沁陽市丹河峽谷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局、博愛縣水利局、博愛青天河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局為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一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沁民西萬初字第00050號。但在補償責任的酌定上,有的法院就明確指出給付精神撫慰金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因而不予支持,*參見海南省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蘇于輝、蘇瓊興與被上訴人胡家山、鄧為想、楊生味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的民事判決書》,(2015)海南二中民一終字第51號。也有法院認為因見義勇為人的死亡給原告造成了重大的精神損害,故原告理應得到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補償。*參見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法院:《金偉堯與童恒祎、童江波等見義勇為人受害賠償、補償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紹嵊三民初字第4號。筆者認為,《侵權責任法》第22條從文義上的確僅適用于侵權損害賠償主任,但因見義勇為行為受損尤其是死亡的情形,法院明確拒絕見義勇為人或者其遺屬請求受益人支付一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不合情理,也不符合《民法總則》第1條規(guī)定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立法目的。建議法院在斟酌補償比例時候考慮到見義勇為一方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在見義勇為人死亡的情形,更應當在補償金中予以體現(xiàn),或者至少不明文拒絕。

        (三)應該建立多順位的見義勇為綜合救濟機制

        應該認識到,如果受益人沒有經(jīng)濟能力支付相關費用和賠償損失,見義勇為人的損失也無法得到補償。*參見蔣萬庚:《見義勇為立法的思考》,載《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所以將希望寄于受益人這一私法主體,并非解決之道,而應該考慮建立多順位的見義勇為綜合救濟機制,具體來說包括:

        1.侵權責任。嚴格地說,《民法總則》第183條第1句前段規(guī)定的“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并非一般侵權責任,而是一種特殊侵權責任。這是因為,侵權人主觀上試圖侵害的對象最初并非見義勇為人,見義勇為人受到損害也可能是在其實施見義勇為過程中自行摔傷等原因,這些都不影響見義勇為案件中侵權責任的構成。因此,《民法總則》第183條第1句既包括了侵權人侵害見義勇為人的情形,也包括了雖然侵權人沒有侵害見義勇為人,但見義勇為人的受損與侵權人的行為有法律上因果關系的情形。立法明確由侵權人承擔責任具有統(tǒng)一司法適用的價值。

        有學者提出,要區(qū)分存在侵害人的侵害制止型見義勇為和一般不存在侵害人的搶險救災型見義勇為。*參見王雷:《見義勇為行為中的民法學問題研究》,載《法學家》2012年第5期。筆者認為,這種名義上是以“侵害制止”和“搶險救災”來區(qū)分,實質(zhì)上是以有無“侵權人”來區(qū)分。質(zhì)言之,“天災”與“人禍”的區(qū)分設計無法繞開有侵權人但無賠償能力的情形,也無法應對無法查明是否有侵權人的情形。例如,有一惡犬正在追咬一未成年人,見義勇為人上前與惡犬搏斗,擊退惡犬的同時自己受傷。該惡犬是飼養(yǎng)動物還是流浪動物的狀態(tài),是與對受益人補償責任進行構建無關的事實。

        2.社會保險。由于《社會保險法》是在《侵權責任法》試行之后通過的,所以不少侵權法學者忽略了《社會保險法》對受損害者救濟體系,尤其是類似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體系的影響。與見義勇為人受損密切相關的是基本醫(y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渡鐣kU法》第42條規(guī)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y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薄渡鐣kU法》第30條第1款第1、2項和第2款規(guī)定:“下列醫(y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y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一)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二)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醫(y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y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踞t(y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备鶕?jù)上述規(guī)定,工傷保險基金和基本醫(y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醫(yī)療費用后,可以向第一順位的侵權人追償。在部分案件中,法院在確定補償責任時,就考慮了公費醫(yī)療報銷*參見十堰市茅箭區(qū)人民法院:《徐必清與陳傳波、游大軍見義勇為人受害賠償、補償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2014)鄂茅箭民一初第01765號。和農(nóng)醫(yī)保報銷*參見浙江省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朱芬芳、朱梅芳與縉云縣大源鎮(zhèn)越陳村村民委員會、縉云縣大源鎮(zhèn)人民政府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15)浙麗民終字第50號。的情節(jié)。

        3.人壽保險。我國《保險法》第46條規(guī)定:“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fā)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償?shù)臋嗬?,但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睂崉罩?,法院在確定受益人補償金額時,會考慮人壽保險的理賠情況。*參見西安市蓮湖區(qū)人民法院:《原告高某某、王某某訴被告李某見義勇為受害賠償、補償糾紛一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1)蓮民二初字第88號。

        4.政府或者見義勇為基金補償。從行政法的角度,公民沒有法定或約定義務而及時制止違法犯罪和維護國家或公共財產(chǎn)的行為,是對國家機關職責行為的代行。*參見楊海坤、曹達全:《試析行政法意義上的見義勇為行為——兼評我國見義勇為法律制度之不足》,載《法學論壇》2008年第1期。見義勇為行為不但維護了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合法權益,而且維護了公共秩序和安全,是一種行政協(xié)助行為。因而見義勇為人在其見義勇為行為中所遭受的損失,如受傷后的醫(yī)療費等,應視為其為維護公共利益所承受的負擔,并且相對于一般公民來說是一種額外負擔。根據(jù)公共負擔平等理論,國家應從財政中拿出一部分來對見義勇為人的額外負擔加以填補,*參見趙迅、蔣安:《當代道德法律化趨勢的若干誤區(qū)與檢討》,載《當代法學》2001年第8期。使見義勇為人對公共義務的負擔達到其實施見義勇為行為前同等的狀態(tài),從而實現(xiàn)公民公共負擔的平等。*參見傅昌強、甘琴友:《見義勇為行為的行政法思考》,載《行政法學研究》2002年第2期。由于現(xiàn)行法尚未明確政府的補助義務,政府的補助一般是根據(jù)實際情況發(fā)放,對于學生往往教育部門還會單獨予以補助。*參見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蔣金蟬、鄒學斌與唐義、楊嬴政等見義勇為人受害賠償、補償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09)浙溫民終字第1081號。

        另外,我國各地都相繼建立了見義勇為基金會,根據(jù)具體情形發(fā)放各類見義勇為的獎金和撫慰金。*參見豐霏、王霞:《論見義勇為的獎金激勵條款》,載《當代法學》2010年第3期。應該由政府參與見義勇為基金的資金籌集和運作,見義勇為基金墊付后,其管理機構有權向侵權人追償。*參見王雷:《見義勇為行為中受益人補償義務的體系效應》,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

        5.社會捐助。見義勇為行為通過媒體宣傳后,有時會有各類社會捐助,捐助額甚至超過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在這樣的情形下法院仍然判決受益人予以補償,*參見河南省柘城縣人民法院:《田效汝、劉愛蓮與柘城縣水利局、樊磊、張金枝見義勇為受害責任糾紛案一審判決書》,(2013)柘民初第1295號。河南省柘城縣人民法院:《夏汝成、李秀閣與柘城縣水利局、樊磊、張金枝見義勇為受害責任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3)柘民初第1296號。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6.受益人補償責任。在上述侵權責任、社會保險、人壽保險、政府或見義勇為基金補償和社會捐助救濟不足的情形下,才有受益人補償責任的適用空間。這是因為,損失填平原則是受益人適當補償?shù)南葲Q條件。*參見上海市徐匯區(qū)人民法院:《胡錦康與戎大賢、湯飛華健康權糾紛案一審民事判決書》,(2015)徐民一(民)初字第424號。

        (四)統(tǒng)一規(guī)定補充性無償受益補償責任

        綜上所述,面對“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情形,《民法總則》的立法者延續(xù)了《侵權責任法》的路徑依賴,只考慮到了侵權人賠償和受益人補償兩項損害填補來源。我們完全可以跳出路徑依賴,將補償來源擴展到社會保險、人壽保險、政府或者見義勇為基金的補償以及社會捐助上。有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在上述民法之外的救濟來源都無法充分救濟受害人的,才補充性地由受益人承擔補償責任。建議未來《民法典》上對見義勇為人受損受益人補償責任的規(guī)定如下: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有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無法獲得充分救濟的,根據(jù)受害人的受損情形和受益人的受益情況、經(jīng)濟狀況以及當?shù)厣钏剑墒芤嫒顺袚m當?shù)难a償責任?!?/p>

        猜你喜歡
        受益人
        可轉讓信用證下第二受益人的風險與管控
        時代人物(2021年32期)2021-11-28 02:21:57
        第二受益人是受益人嗎
        中國外匯(2020年24期)2020-11-28 00:58:29
        男朋友很愛我,他保險的受益人都是我?
        可轉讓信用證下第二受益人面臨的風險及規(guī)避
        法制博覽(2020年1期)2020-02-25 13:30:44
        信用證全額轉讓不換單案例啟示
        中國外匯(2019年1期)2019-11-28 07:45:40
        轉讓信用證項下受益人比例剖析
        中國外匯(2019年6期)2019-07-13 05:44:18
        變更信用證受益人的潛在風險剖析
        中國外匯(2018年2期)2018-12-06 10:06:17
        如何處理第二受益人的直接聯(lián)系
        中國外匯(2017年10期)2017-12-09 21:42:33
        轉讓信用證項下受益人證明引發(fā)的爭議
        中國外匯(2016年10期)2016-12-30 08:57:55
        保險受益人 你指定了嗎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se情网站| 四虎精品影视| 喷潮出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精品|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天堂一区 | 亚洲桃色蜜桃av影院| 极品少妇被黑人白浆直流| 免费a级毛片无码a∨男男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夜骚|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男友| 麻豆婷婷狠狠色18禁久久|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Jizz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久青草国产视频| 极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黑丝美女啪啪啪| 激情偷乱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久热香蕉av在线爽青青| 婷婷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日本av亚洲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精品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高清中文 |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看三级|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最近日本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天堂网av在线| 青青草小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欧美性xxx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