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勇
摘? 要:中國古代由于缺乏現(xiàn)代科學知識指導,對于夢的認識不足,夢到底是病態(tài)時的身體反應還是人們的正常心理活動,人們對此爭議較深。有人認為夢是人的正常生活中心理的映射,這種看法在先秦時期為人們認識的主要思想。
關鍵詞:先秦散文;“夢描寫”;文學價值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3-0-01
夢境是溝通生命思考與外界現(xiàn)實的媒介,通過夢人們可以看到心理深處對于外界的映像。夢有對應的人,人是夢境中主要載體,溝通了現(xiàn)實多種生命理念的反思。先秦中關于夢的描寫有許多與生命溝通的表征,其中涉及內容包括對于神靈的敬畏,對于靈魂的探索,對于世間萬物的反應,是生命一體化的綜合產物,夢與夢中對象間接生命溝通[1]。
一、先秦散文中的“夢描寫”
先秦時期對夢的看法為,夢是人的心理及生理的反映,傳統(tǒng)文學表現(xiàn)夢的主要論述展現(xiàn)在作品中有具體反映,如《周禮·春官·占夢》:占夢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辨陰陽之氣。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兇,一曰正夢,二日噩夢,三日思夢,四日寤夢,五日喜夢,六日懼夢。通過對于天地萬象、日月星辰的表述預測夢的兇吉,占夢掌握者的分工,夢分為六種,不同的夢象與人的不同的心理、生理狀況相對應,反映了人的不同狀況,有不同的對應關系。《左傳》中對于夢的記載內容很復雜,包括常態(tài)與病態(tài)兩種類型。在成公十年有晉景公夢之描述,為比較經(jīng)典的關于病態(tài)的夢的描述,除此之外病態(tài)夢的描寫還有昭公元年所描述的晉平公之夢,先秦散文中有關于心理恐懼夢的描寫,也歸類到病態(tài)的夢體系中?!蹲髠鳌分杏涊d的另一種類型的夢,是人在健康狀態(tài)下所做的夢,有的是對生殖的崇拜,有的是對戰(zhàn)爭勝利的暗示,有的是對統(tǒng)治者勝利登基的吉祥預示。這些夢組成了先秦文學關于夢的描述體系[2]。
《莊子》和《列子》中對夢的描述為病態(tài)反應人的狀態(tài)表征,這種觀念依據(jù)主要來自于當時的醫(yī)學理論著作。醫(yī)學理論對于夢的解釋為陰陽失調導致淫邪居留,主要居留場所為府與藏兩種,這使得人體產生對應的兩種不同病態(tài),分別為有余與不足,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不同,針對性的治療,治療方法有瀉和補兩種形式,當時醫(yī)學中對于人體不同部位器官功能的解釋不同,認為淫邪氣在不同的身體部位、器官停留,不同停留部位及時間產生不同夢象,夢象的具體內容與器官主要的功能分別對應。對于夢解釋的主要醫(yī)學理論著作為《邪淫發(fā)夢》,這本著作主要從夢者的自身感受、夢象的具體內容、夢中所涉及到的具體物象對夢進行理論解釋。先秦道家體系中,有這種理論的體現(xiàn),從人的生理方面對夢的各方面內容進行解釋,同時涉及到夢的心理方面因素內容,使夢的表征有了生理及心理的依據(jù)。
先秦散文中對于夢象的描述主要為病態(tài)的夢象觀,是生命的反常形式,再用寓言形式進行表述時,則有了新的內涵與外延,在通過寓言進行夢象的編織時,反常于論述的表達闡述方式,夢象的理論形式出現(xiàn)了矛盾差異,不能協(xié)調一致。《莊子》中對于夢象的描述的篇章共有六節(jié),分比為莊生夢蝴蝶、匠石夢櫟社樹、莊周夢髑髏、周文王夢臧丈人、宋元君夢神龜、鄭緩之父夢其亡子、周文王夢臧丈人、宋元君夢神龜、鄭緩之父夢其亡子。這六篇章中關于夢的描寫中,五篇為正常的夢態(tài)形式,為正常的心理、生理狀況下,對于夢的描述,不是病態(tài)的夢的形式,沒有身體的不適以及心理的病態(tài)體現(xiàn),做夢者無疾。
二、文學意義與價值
先秦散文中對于夢的描述主要包括對于生殖的崇拜以及對于人命運的解釋,對于古代先秦人們來說對于生活美好的向往及對于生命的敬畏是主要的思維內容,希望胎兒平安出生、茁壯成長、在社會中發(fā)揮作用,未來能夠有重要的社會地位,社會角色受到尊敬。貴族階層人們在此基礎思維提升到新的高度,不僅有著基本的金錢、權利追求,更將對于地位的目標設置為侯王將相,體現(xiàn)了升級的原始生殖崇拜觀念,在此背景下的夢象與婦女懷孕及生育密切相關,同時發(fā)展出更深層次的意義,這是先秦散文對于文學原形的貢獻。
先秦文學中對于夢的描述及觀念所表現(xiàn)出的文學形式多種多樣,傳統(tǒng)的對于夢的解釋為人的心理及生理的反映,根據(jù)人的自身健康狀況有不同的夢象體現(xiàn)。先秦散文中對于夢象有余生命溝通情節(jié)的涉及,解釋為人通過夢境與神靈進行交流,神靈通過人的夢境對人進行授意,同時也有對于血緣、政治與地域相關性內容涉及,夢中對象有各種鬼魂介入,有的夢境是對于生命一體化的反映、有的夢者幻化生靈,解釋生命哲學等問題。
先秦中散文對于夢象觀的反映多種多樣,這一方面與時間的推移相關,另一方面受到生命理念相關因素影響。散文中對于不同的夢象觀有詳細解釋論述,同時應用故事的形式豐富了內涵,從先秦散文中對于夢象闡釋形勢中可以獲取寶貴的藝術經(jīng)驗及思想財富,對于散文形式起到楷模作用。先秦散文行文簡單、概括,語言富有人生哲學意義、內涵精深、表達哲理深刻生動,同時其形象描寫清晰、邏輯嚴密、對于道理的分析絲絲入扣,值得后世學習觀摩學習。
參考文獻:
[1]韓霞. 《左傳》夢占預言的文學價值[D].延邊大學,2007.
[2]吳紫熠. 先秦兩漢夢感通靈主題敘論[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