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彩虹
摘 要: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不斷增長,大眾生活水的不斷提升,社會各界人士開始高度關(guān)注到兒童學前健康教育問題的發(fā)展。TPR教學法應用作為學前英語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關(guān)鍵內(nèi)容,直接關(guān)系到兒童學生綜合英語能力和藝術(shù)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能夠最大程度提高兒童的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在愉悅輕松的學習氣氛中快樂成長。因此,學前英語教師要樹立起新的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出TPR教學法的作用。本文將進一步對學前英語教學中TPR教學法的運用融合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guān)鍵詞:學前英語教學;TPR教學法;融合應用
當前是一個創(chuàng)新教育時代,學前教育的發(fā)展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英語作為全球范圍內(nèi)的重要交際語言,學好英語有利于人們將來更好的發(fā)展。因此,在我國學前教育中越來越多教師和家長開始注重對兒童英語基礎(chǔ)能力的培養(yǎng),要想有效激發(fā)兒童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欲望,學前英語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法的弊端,通過將TPR教學法與課堂英語教學融合在一起,開展各種肢體活動擴大兒童英語語言的輸入量,然后引導他們主動去實踐表達語言,從而不斷提升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
一、TPR教學法簡述
TPR教學法又被稱作為全身反應教學法,該教學法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士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提出的。TPR教學法實踐應用強調(diào)在語言學習過程的互動模式,在學前英語教育中,教師應該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出實踐活動條件,能夠讓兒童多聽多觀察教師的語言和肢體動作,并引導學生參與到各種英語游戲?qū)W習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英語學習興趣[1]。TPR教學法的應用要突出兒童在英語課堂上的主體位置,教師作為引導者和誘導者,要采取有效措施通過利用帶有游戲性質(zhì)的肢體動作開展英語語言學習,引導兒童仔細觀察自身的肢體動作,幫助他們掌握了解英語語句意義。與此同時,在學前英語教育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兒童充足的留白思考時間,鼓勵兒童大膽去嘗試用英語去表達輸出語言,這樣能夠全面提高兒童英語語言的聽和說的能力。
二、TPR教學法在學前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學前英語教師要想充分發(fā)揮出TPR教學法的價值作用,促進兒童學生英語學習的全面發(fā)展,就必須嚴格遵循以下幾點教學原則內(nèi)容:1)在TPR教學法實踐應用過程中,英語教師要引導兒童學生進行充分了解性的聽和觀察,在了解到教師的肢體和語言表達本意后,兒童才能夠最然轉(zhuǎn)移到自我表達。英語教師不能夠在同一時間段組織兒童進行英語說和聽兩項技能的學習訓練,這樣會增大兒童的英語學習接受難度,容易導致他們產(chǎn)生排斥厭倦的學習心理,一旦兒童在沒有充分做好準備用英語表達去說,會出現(xiàn)各種表達錯誤,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嬉笑,造成自身學習自信心的降低[2];2)在TPR教學法中,兒童英語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要通過全身肢體語言動作去發(fā)展,指令是學前英語課堂的核心交際方式,教師必須靈活運用各種指令去傳達英語詞匯和語法的學習,幫助兒童輕松簡單掌握理解各種英語語句含義;3)學前英語教師在應用TPR教學法時,不能強迫兒童去用英語說話,這樣不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兒童在觀察教師肢體動作指令后,會慢慢掌握大量英語接受性詞匯,并將其進行自我內(nèi)化,在之后教師引導激勵下會自然而然的進行英語交流表達。
三、學前英語教學中TPR教學的融合應用措施
(一)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教學,培養(yǎng)兒童英語學習興趣
學前英語教師除了要具備良好的英語專業(yè)教學能力,還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實踐能力,能夠通過模仿形式運用各種生動有趣的肢體動作進行英語表達,這樣能夠創(chuàng)建出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促使兒童置身于真實場景中,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兒童英語學習興趣。就比如,學前英語教師在講解到cat、dog、tiger這些英語詞匯時,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模仿這些動物的日常行為動作或者聲音,引導兒童學生去認真觀察老師的肢體動作和傾聽聲音,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集中兒童的學習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對英語的學習欲望,促進兒童學習對英語語言目標的有效感知。與此同時,學前英語教師要注重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shè)輕松愉悅的教學活動場景,確保能夠加強與兒童的互動交流,潛移默化引導兒童的英語學習[3]。比如,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將各種英語詞匯進行對應動作的轉(zhuǎn)換,在兒童面前進行示范演示,然后引導他們?nèi)ミM行模仿表演,這樣能夠有效加深他們的英語詞匯學習記憶。在一段時間學習后,兒童學生能夠習慣性的將英語詞匯發(fā)音與肢體動作結(jié)合在一起,除了能夠去用正確的詞匯進行表達意思,還可以運用肢體動作進行模仿表演。
(二)科學創(chuàng)設(shè)課堂教學真實場景,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學前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TPR教學法強調(diào)的是肢體動作活動,通過肢體語言引導教學,能夠最大程度開發(fā)兒童的右半腦潛能,同時激發(fā)左半腦產(chǎn)生語言表達活動,促進兒童在發(fā)育前期智力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學前英語實踐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具備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課堂上積極創(chuàng)建出各種豐富有趣的教學場景,讓兒童學生置身于其中,感受英語學習的快樂感和成就感,有效提升學前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例如,英語教師可以結(jié)合兒童學生當前的英語實際學習水平和需求特點,同時根據(jù)教學任務,有針對性的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shè)實際運用英語語言的場景。場景內(nèi)容最好能夠貼近兒童的實際生活,這樣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角色扮演英語學習游戲中。教師可以引導兒童模仿家長物商場購物、模仿父母在廚房做飯或者出外旅游等,讓兒童在輕松愉悅的教學場景中進行肢體語言動作表演,這樣可以提高兒童對英語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并在實踐活動中靈活運用語言,從而有效提高了學前英語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三)融合應用多種教學法,保持兒童英語學習動力
學前英語教師在兒童具備了良好的英語學習興趣后,要充分發(fā)揮出他們在語音、肢體動作模仿方面的優(yōu)勢,持續(xù)保持兒童在英語學習過程的動力,幫助他們獲得更多英語學習快樂感和成就感。例如,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圖片展示教學方法,在游戲活動中導入英語詞匯對應的圖片,教師向?qū)W生展示蛋糕cake的圖片,然后引導兒童去做出在餐桌上試吃蛋糕cake的動作,表達出自身興奮愉悅的表情。接著教師可以展示更多游戲的動物或者食物圖片,引導兒童以I like的句式去表達句型,在兒童完成自我表達后,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獎勵措施,激勵學生之間的相互競爭學習。此外,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唱歌表演教學法,強化訓練兒童的聽音讀音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兒童跟著自己邊唱簡單歡快的英語兒歌,邊模仿自己做出肢體動作。在這個表演活動過程中,兒童能夠長時間保持英語學習動力,逐步的掌握兒歌中簡單詞匯,對一些英語詞匯也會有了一定的語音感知和意思理解,一旦教師讀出這個詞匯,兒童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動作,表達出該詞匯的真實含義。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促進學前英語教育的發(fā)展,培養(yǎng)兒童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和素質(zhì),英語教師要通過將TPR教學法與課堂實踐教學融合在一起,組織引導學生參與到各種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去認真觀察模仿教師的肢體動作,掌握英語詞匯的意識,不斷提高兒童的英語聽說能力。
參考文獻:
[1]潘薇,王敬,王海莉.淺析TPR教學法在幼兒英語教育中的應用[J].創(chuàng)新教育,2015(03):123-125.
[2]李航,朱德全.幼兒英語教學的興趣導向與幼兒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學前教育研究 2012(08):53-56.
[3]彭晉祁.學前英語教育專業(yè)學生 TPR 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J].長沙師范??茖W校學報,2015,(6):15-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