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 王鳳鳴
(本課選自人教版Go for it《英語》七年級上冊。)
一、學情分析
六年級是中小學英語銜接的關鍵時期,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是至關重要的。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原有的英語認知水平,并結合六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征,在這一課時中我決定使用以下幾種教法進行教學:情境教學、多媒體直觀教學、合作學習、電子白板操練、鼓勵性評價等方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夠流利朗讀A部分對話,并能夠初步運用對話進行簡單交流。掌握四會單詞one、two、plus...和主要句型“Whats ...plus \minus...?”及其答語“Its...”。
2.技能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能夠聽懂數字thirteen至twenty及相關信息,并能夠熟練運用新句型“Whats ...plus/minus? ”與同伴進行交流。
3.情感態(tài)度目標: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敢于開口,樂于模仿,積極參與對話交流。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能準確熟練運用所學單詞句型進行交流;能熟練掌握句型“Whats ...plus/minus? ”及其回答“Its...”并能用“Thats right.\Sorry.Youre wrong.”做出評價。
四、教學過程
Step1 Review(復習鞏固)
復習小學階段學過的數字1-12。
教師拍著籃球進入班級:教師邊數數邊做示范,讓學生拍,一邊拍,一邊數,不僅使學生興趣盎然的復習數字1-12,而且還引出數字13-20。利用電子白板,通過跳躍的數字及音樂觸動學生的視聽神經,對數字進行有效復習,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大的收益,在一開始就要設法吸引學生的眼球,抓住學生的心。此環(huán)節(jié)利用籃球進行交流,既復習了已學簡單交際用語,又調動了學生語言交際的熱情。
Step2 ?Presentation (自學質疑,精講點撥)
1.Report Number報數
利用籃球引出數字13—20,通過教師引領,學生齊讀、分組讀、個人讀強化記憶,并小組報數。教師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折屏、激光筆等功能,讓學生操練并強化記憶課堂新教授的數詞。
設計意圖:游戲向來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因此報數等游戲可以很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娛樂中運用所學知識,增強記憶。
2.Magic eyes魔力眼
利用白板分別出示:thirteen, fifteen, eighteen, fourteen, sixteen, seventeen, nineteen,讓學生找一找單詞中的共同字母組合teen,將單詞放在一起進行鞏固性朗讀。
設計意圖:在這些數字中挑選出幾個特別的數字,進行特別教學,加深學生印象,降低學習的難度。
課件出示數字,讓學生先讀一讀,然后隱藏一個數字讓學生猜猜是哪個數字不見了。教師問:Ready?What did you see?并將白板與PPT結合使用,運用白板遮罩、激光筆、聚光燈等功能。教師指導,學生操練,激發(fā)興趣,增強信心!
設計意圖:選擇多種方法新授、復習數詞13—20,一方面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快速進入學習數詞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避免使學習過程顯得枯燥,讓學生感覺學習是快樂的,是越學越容易的,而非難上加難,為新授知識打下基礎。
3.Lets do some Math做數學題
(1)出示課件7只小貓加6只
T:Whats seven plus six?
S: Its thirteen.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對動畫特別感興趣,通過一系列的卡通圖片調動學生的興趣,教授句型 Whats...plus/minus...?Its...,這樣他們不會覺得學習數字很枯燥,表現(xiàn)得也會很積極。
(2)課件展示20以內的加法
T:Whats...plus/minus...?
S:It....(在這過程中學生可能直接回答數字,T可以提醒用Its...回答)
第一題,教師可以示范讀;其他題讓學生跟隨教師一起讀。用Thats right./Sorry, youre wrong.做出評價。
(3)再出一組題目讓學生來讀題
設計意圖:學生對于句型的學習一直是存在困難的,一般都是機械的模仿教師的話,有的連模仿也有困難,用已學過的數詞引出句型,可以降低學習的難度,讓學生能很快上手,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Step3 ?Practice(互動探究)
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強大的學習功能,設計了摘蘋果、聚光燈、連線配對等多種活動,運用軟筆、筆色、拖拽等工具放手讓學生進行操練句型Whats ...plus/minus ...? S:Its...并用Thats right./ Sorry, youre wrong.進行評價。讓學生小組合作,互動探究,學生不僅參與了活動,而且學會了運用白板。
設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讓更多的學生大膽走到舞臺,勇于表達,同時,坐在下面的學生也得到了聽力上的鍛煉,為他們下一步上臺表演做好準備。
Step4 ?Consolidation(矯正反饋)
1.watching time:看課文動畫片,完成下面的連線題。
Look read match.
Whats ten plus five? ? ? ? ? ? ? ? ? ? ? ? ? ? ?Its fourteen.
Whats seven plus thirteen? ? ? ? ? ? ? ? ? ?Its fifteen.
Whats twenty minus twelve? ? ? ? ? ? ? ? ?Its twenty.
Whats eighteen minus four? ? ? ? ? ? ? ? ? Its eight.
2 .listening time:仔細聽,將聽到的算式記錄下來!
要求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準確地寫出本課的重點單詞及句型結構。
Step5 ? kung fu武術操表演(遷移應用)
利用白板的音樂播放及動畫功能,增強學生的視聽感受。以目前全國正在推廣的武術操為切入點,回顧所學內容,教師做示范并帶領學生一起邊做武術操邊大聲復習所學的數詞,將課堂推向高潮。
Step6 ?Summary(整體回顧)
運用白板的局部折屏功能,通過相關練習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并適當拓展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最后的總結鞏固,考察學生對所學詞匯、句型的掌握狀況。語言學習的目的是能在一定情景中靈活應用,如果不交流、不使用,那么英語的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教師要充分創(chuàng)設情景,把英語教學與情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
Step 7 ?Homework
利用網絡平臺,為學生設計不同梯度的聽說作業(yè):
1.重點單詞跟讀,拼寫練習。
2.重點句型跟讀練習。
3.綜合練習。
設計意圖:作業(yè)的設計不能是簡單的抄、默、背,應具有藝術性,以提高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與動力。本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會用學過的英語知識來表述和解答算術題,跨學科應用英語。網絡平臺幫助我們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不但可以通過手機APP及時檢查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還可以幫助每一名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錯題集”,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私人訂制”。
【評析】
? ? ?巧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整合初中英語教學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技術手段被教師運用到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他們的眼界,幫助學生把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具體的知識,幫助他們更深層次地縱向理解知識,從而轉變?yōu)閷W科能力,達到育人的目標!
吳老師的這節(jié)課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課堂教學,把教學的重、難點以立體、形象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知識,在情境中訓練技能。讓我們借吳老師的這節(jié)課一起來剖析一下信息化教學手段整合初中英語課堂的優(yōu)勢!
吳老師特別善于利用電子白板強大的交互功能,例如,運用電子白板軟筆、筆色及視屏播放等功能將核心內容一一呈現(xiàn),使學生能一目了然,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的答案!在操練重點句型時,將電子白板與PPT結合使用,利用圖庫、智能筆、拖拽等功能實現(xiàn)答案的歸位!使學生們樂于上臺操練白板,體驗成功的喜悅,培育積極的學習情感,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例如,在輸入環(huán)節(jié)“魔力眼”部分,教師運用了白板遮罩、激光筆、聚光燈等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自行總結數字11-19的結構,在教師的適當引導下,進行操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操練內化環(huán)節(jié),吳老師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強大的學習功能,設計了摘蘋果、聚光燈、連線配對等多種活動,運用軟筆、筆色、拖拽等工具讓學生操練句型T:Whats ...plus/minus ...? S:Its...并用Thats right./ Sorry,youre wrong.做出評價。讓學生們小組合作,互動探究做出評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達成教學目標。
在總結環(huán)節(jié),吳老師運用白板的局部折屏功能,通過相關練習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并適當拓展,讓學生們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答案,不僅鞏固了學生們的知識,還無形滲透了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能力。
在作業(yè)部分,吳老師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聽說作業(yè),使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可以跟教師互動,課下也可以讓教師了解自己的真實學習情況,不僅實現(xiàn)了學生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式學習,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教師可以根據網絡平臺的統(tǒng)計數據,清楚明晰地了解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僅能看出其課上的掌握情況,也能了解其課下內化、吸收后仍然存在的問題和難題,有針對性地重組課堂內容,有目的地復習相關知識或進一步拓展相關知識,讓教學有的放矢。
總之,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吳老師重視對新知識的鋪墊和自然導入;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呈現(xiàn),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學習新知識;充分利用游戲、合作交流、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去感知英語,在情境中操練英語,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并將這些積極的因素帶入到下一步學習中,進而整體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青年專項課題“黑龍江省初中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課題編號:JJD1316009)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