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爽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在抑郁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98例抑郁癥患者, 根據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綜合護理組, 每組49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 綜合護理組采用綜合護理方法。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干預前后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干預后抑郁癥疾病認知程度、遵醫(yī)行為評分;抑郁癥病情控制效果。結果 綜合護理組護理滿意度97.96%高于對照組81.6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綜合護理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11.71±0.32)、(12.21±0.51)分均低于對照組(15.29±2.69)、(15.92±2.25)分, 生活質量評分(95.73±3.65)分高于對照組(82.02±2.61)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綜合護理組抑郁癥疾病認知程度、遵醫(yī)行為評分(95.46±3.66)、(95.51±4.13)分均高于對照組(80.24±2.13)、(80.15±3.51)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合護理組抑郁癥病情控制總有效率97.96%高于對照組81.6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在抑郁癥中的應用效果確切, 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 減輕其抑郁情緒, 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和遵醫(yī)行為, 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 可提高患者滿意度, 值得推廣。
【關鍵詞】 綜合護理;抑郁癥;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4.116
抑郁癥是常見心境障礙, 以思維遲緩、情緒低落和意志活動減退為主要表現, 需加強治療和護理[1]。本研究分析了綜合護理在抑郁癥中的應用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98例抑郁癥患者, 根據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綜合護理組, 每組49例。所有患者確診為抑郁癥, 以情緒低落、煩躁、思維遲緩和食欲減退等為主要表現。綜合護理組中男31例, 女18例;年齡18~67歲, 平均年齡(39.24±9.25)歲。對照組中男32例, 女17例;年齡19~67歲, 平均年齡(39.21±9.2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綜合護理組采用綜合護理方法, 具體為:①基礎護理。為患者提供溫濕度適宜、通風良好、干凈整潔的住院環(huán)境, 保持病房安靜舒適, 加強夜間、凌晨等時間段的巡視, 對患者情緒進行密切監(jiān)測, 若有情緒失控和自殺行為, 需立刻通知醫(yī)生, 避免出現自傷和害人行為。注意檢查患者有無接觸剪刀、繩子和打火機等危險物品, 需將危險物品清空[2]。另外, 還需做好患者個人衛(wèi)生, 促使患者刷牙洗臉等, 使其保持充足睡眠。②心理護理。根據患者心理狀態(tài)給予心理疏導, 需采取和藹態(tài)度和溫和的話語引導患者建立積極思想和行為, 注意避免刺激性話語, 和患者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幫助患者消除自卑等負性情緒。鼓勵患者多參加體育活動, 培養(yǎng)興趣愛好, 并注意采用音樂療法、分享有趣新聞等轉移患者注意力, 使其重建生活希望。③用藥護理。多數抑郁癥患者對服藥存在抗拒心理, 需監(jiān)督患者用藥, 以免出現藏藥、隨意增減藥物等行為。另外, 加強對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的觀察, 若出現不良反應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④社會支持。鼓勵患者家屬、親人多與患者交流, 促使患者重歸社會, 樹立治療信心[3]。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干預前后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分越低抑郁癥控制效果越好, 生活質量評分越高抑郁癥控制效果越好);干預后抑郁癥疾病認知程度、遵醫(yī)行為評分(滿分100分, 分值越高則認知程度和遵醫(yī)行為越高);抑郁癥病情控制效果。滿意度評定標準:采用自制調查問卷評定患者護理滿意度, 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 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病情控制效果判定標準[4]:顯效:癥狀消失, 心理精神狀態(tài)正常;有效:癥狀改善, 心理精神狀態(tài)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護理滿意18例, 比較滿意22例, 不滿意9例, 滿意度為81.63%;綜合護理組護理滿意30例, 比較滿意18例, 不滿意1例, 滿意度為97.96%。綜合護理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干預前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 對照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24.38±2.25)、(24.54±3.56)、(62.73±5.65)分, 綜合護理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24.15±
2.34)、(24.77±3.51)、(62.69±5.23)分, 干預前兩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綜合護理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11.71±0.32)、(12.21±0.51)分
均低于對照組(15.29±2.69)、(15.92±2.25)分, 生活質量評分(95.73±3.65)分高于對照組(82.02±2.61)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ndprint
2. 3 兩組干預后抑郁癥疾病認知程度、遵醫(yī)行為評分比較 干預后, 綜合護理組抑郁癥疾病認知程度、遵醫(yī)行為評分(95.46±3.66)、(95.51±4.13)分均高于對照組(80.24±2.13)、(80.15±3.51)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4 兩組抑郁癥病情控制效果比較 對照組患者抑郁癥病情控制顯效18例, 有效22例, 無效9例, 總有效率為81.63%;綜合護理組患者抑郁癥病情控制顯效31例, 有效17例, 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7.96%。綜合護理組抑郁癥病情控制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抑郁癥是常見精神疾病, 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多數抑郁癥患者可伴隨煩躁不安、心神不寧、潮紅多汗等癥狀[5, 6], 通過綜合護理干預, 可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干預, 提供安全、舒適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監(jiān)督患者用藥, 做好患者心理引導, 加大社會支持力度, 使其提高治療依從性, 加速病情康復, 改善生活質量[7-10]。
本研究中,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 綜合護理組則采用綜合護理方法。結果顯示, 綜合護理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綜合護理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綜合護理組抑郁癥疾病認知程度、遵醫(yī)行為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合護理組抑郁癥病情控制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綜合護理在抑郁癥中的應用效果確切, 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 減輕其抑郁情緒, 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和遵醫(yī)行為, 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 可提高患者滿意度,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許洪英. 心理護理及應對技能訓練對抑郁癥患者康復的療效.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5, 21(s1):139-140.
[2] 熊貴芬, 張慧, 彭國美, 等. 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住院抑郁癥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 19(22):
16-19.
[3] 黃愛麗. 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抑郁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的效果觀察. 健康前沿, 2016, 25(6):57, 60.
[4] 金鳳仙, 趙建利. 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抑郁癥狀的效果觀察. 廣東醫(yī)學, 2013, 34(20):3217-3219.
[5] 張培峰. 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評價. 健康前沿, 2016, 25(12):54.
[6] 鞠曉麗. 1例腰椎間盤突出合并抑郁癥病人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6, 26(18):197.
[7] 方振宇. 基于抑郁詞典的社交網絡心理障礙檢測方法.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7, 13(7):244-247.
[8] 馬金瓊. 應用心理護理干預治療老年腫瘤術后患者抑郁的效果. 世界臨床醫(yī)學, 2016, 10(15):198.
[9] 張俊霞. 綜合護理干預在促進抑郁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 吉林醫(yī)學, 2015(12):2677-2678.
[10] 戴麗娟. 綜合護理在抑郁癥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24):134.
[收稿日期:2017-1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