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塊,有一個問題我們要予以重視。這就是我們很多教師對其采用與否、何時采用等做得不夠。這需要我們在課堂中加以改進。
關(guān)鍵詞: 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時機把握
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筆者總是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很多教師對其采用太生硬,不自然。原因何在呢?簡單說來,就是在時機把握上出現(xiàn)了問題。這樣,就導致了小組合作學習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而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也就直接影響了我們的課堂教學。因此,在我們課堂教學中要對這一問題給予必要的注意。那么,就我們小學數(shù)學教學來說,該怎樣去把握這種時機呢?
一、 在難點突破時采用,重視解題過程的呈現(xiàn)
一般情況下,教師如何破解教學難題這一塊,都會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首選的教學方式加以采用。當然,我們教師完全可以把解題思路或者方法直接告知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就懂得了。但是,這樣的直接告知法有著其先天的不足。這就是學生在不長時間內(nèi),如果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他們還是如同當初一般,不知道怎樣去下手。這種情況下,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按常規(guī),教學“8加幾、7加幾”這一知識點,首先就要搞清楚這一知識點的重難點是什么。經(jīng)過對學生的分析,筆者確定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會正確計算8加幾、7加幾,而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并且掌握它們的計算方法。為此,具體教學時,筆者先引導學生復習數(shù)的分與合及“湊十”的方法。這樣做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溝通新舊知識,讓它們之間建立聯(lián)系;另一方面,為即將學習的新的計算方法做好必要的準備。接下來,在學習新知識時,就主要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完成。教學例一時,筆者又是這樣安排的:(1)出示圖片。請學生認真地看圖,在此基礎上說出圖片意思,并列出相應的算式來;(2)小組討論。①學生圍繞這一算式等于多少,在各組小組長的有效的組織下,展開討論;②討論時,可以借助一些小棒等物體擺一擺,邊擺邊說;③最后,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方法多。這里還要說明一點,就是在各小組分組討論時,教師可以參加1至兩個小組的討論;(3)在小組討論完之后,教師指明小組來回答。在小組回答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回答情況進行板書。
這樣的設計,打破了單一的強灌模式,讓學生真正地去經(jīng)歷問題被逐漸剝離解決的過程。這樣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對具體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二、 在展示環(huán)節(jié)時采用,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情況下,小組合作學習高潮點應該是在小組展示交流這一塊??梢哉f,這一展示最能夠反映各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情況,是小組學習情況的“氣象”之所在。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從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能夠看出學生正確的學習認知有沒有最終形成,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能不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
教學一個數(shù)加0的加法這一知識點時,筆者安排了兩個大的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1)教師出示第一個盆景,問學生結(jié)了幾個果實?(2)接著,教師又出示第二個盆景,問學生結(jié)了幾個果實?(沒有果實,還沒有結(jié)果。)(3)兩個盆景一共結(jié)了幾個果實?你能試著列個算式來算一算嗎?(4)各小組討論如何去列式子,并說出這樣列的原因?(5)6+0得數(shù)是幾呢?你是怎樣理解的?第二環(huán)節(jié):完成0+2= 2-0= 你是如何想的呢?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再在班級內(nèi)展開交流。
這樣的設計,就很好的改變了一言堂現(xiàn)象。讓多數(shù)學生能夠在自己曾經(jīng)一度害怕的教師面前,和自己打鬧的同學面對面交流自己的一些看法。特別是能夠?qū)⒆约旱牟煌斫獬诗I給大家。通過交流,同學們可以進一步加強對于知識的深層次內(nèi)化,可以找尋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所以,從這方面來說,我們教師要敢于更要善于給學生提供這樣的時空世界,以讓他們展示自我,互相激烈辯論。
三、 在探究問題時采用,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路
就數(shù)學題目而言,多數(shù)情況下,最終的結(jié)論是單解的。但是,我們不能排除在有些情況下,答案也可能有多種情形的結(jié)果的。問題的“結(jié)果”可能就是這樣,但是很多情況下,我們解決問題的過程則是有著諸多的解決策略的。
比如說,我們讓學生試著編一道應用題。具體要求是關(guān)于算式“42除以6”的除法應用題。這時,我們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實現(xiàn)。比如,有的小組這樣編寫:“我們班共有42位同學,如何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幾位同學?”有的這樣編寫:“籃子里面有42個蘋果,6個梨,請問蘋果的個數(shù)是梨的多少倍?”……這道問題本身就是開放性的問題,答案不唯一。從學生編寫的題型來看,還是很多的。這種做法就說明,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就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細胞,發(fā)揮各自的智慧和力量。
再比如,為了幫助學生學會簡單的購物,筆者創(chuàng)設了一個購物情境。講桌上擺著十多件玩具,每個玩具都明碼標價。于是筆者設問:小白兔有40元錢,他要買這些玩具,他最多可以買多少件?如果他要把手中的錢花完,而只買4件玩具,怎樣買恰好能用完?這樣的設計就能幫助他們學會在分析問題時要樹立全面的意識。這樣,通過小組學習就能幫助他們打開思路。
綜上所述,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時,我們一定要樹立一個觀念,就是課堂教學不能為用而用。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適時而為,不能太隨意。
參考文獻:
[1]楊勝天.淺議小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教育,2016年第2期第95頁.
[2]張珊.設計有效問題 激發(fā)學生思維[J].未來教育家,2016年第10期第42頁.
作者簡介:
王艷,江蘇省新沂市新安黃墩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