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指導下,初中語文教學已經迎來了新契機。然而,目前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不斷優(yōu)化語文教學方法,發(fā)揮其現(xiàn)實意義。本文就新課改下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策略;優(yōu)化
初中語文是其他學科知識學習的重要前提與基礎條件,如果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語文知識,就具備了較強的文字理解與語言表達能力。日常生活以及交際中的語言文字是初中學生必須要熟練掌握的,然而,初中生卻很難從語文課堂當中獲得學習機會,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將語文課堂以及日常生活作為教學契合點,積極探索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一、 有效轉變教學觀念,按時完成語文教學目的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就應該明確教學目的。具體來說,第一,強化學生聽說讀寫訓練;第二,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實現(xiàn)各項能力之間的協(xié)調發(fā)展;第三,做到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使每位學生都可以充分認識到語文知識的重要性,這種情況下,不僅能夠充分滿足課程需求,而且還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學會學習;第四,課堂教學不可以將語文教師作為教學主體,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積極轉變觀念與身份,實現(xiàn)與學生的平等交流,保證學生可以愉快學習。此外,初中語文教師不可以照本宣科,必須要具備相應的課堂調控能力,給予學生充足的實踐空間,培養(yǎng)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實際教學期間,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對自己的角色定位進行正確審視,做到教學相長。比如初中語文《社戲》教學期間,語文教師應提前研究教材,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給予學生一定的閱讀時間,指導學生借助小說情節(jié)分析,真正體會人物性格,有效把握小說情感。“偷豆”文字學習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想象,真正體會小伙伴心理,感受“偷”的情感,體現(xiàn)其天真以及淳樸的性格。
二、 積極開展分層教學,實現(xiàn)全體學生共同發(fā)展
分層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教學方法之一,致力于全體學生能夠共同發(fā)展,從而不斷提升語文教學有效性。從某種程度上講,初中階段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性。為了在一定程度上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從實際出發(fā),積極開展分層教學。具體來說,第一,目標定位應準確。初中語文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組織者,應結合學生實際學習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等實施目標定位;第二,提問設計應分類。從某種程度上講,提問屬于教學工作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教學互動的重要途徑。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提問設計的時候,必須要做到有“梯度”,從而使所有學生都能夠投入到課堂學習中;第三,練習設計應科學化。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練習不可以強調難度,必須要統(tǒng)籌兼顧,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獲得練習機會。比如,教學期間,每個學生在知識結構方面是存在較大不同的。一般情況下,語文知識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在學習上具有較高的積極性,而且學生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相對突出;部分學生學習比較刻苦,然而學習成績卻中等;還有部分學生自身語文基礎相對較差,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也比較匱乏;部分學生由于缺乏學習興趣,其自身興趣愛好會向其他方面進行轉移?;谶@種情況,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學生語文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興趣相對缺乏;第二層次: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非??炭?,而且愿意學習;第三層次:學生基礎良好,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都相對較強。實際教學期間,教師應該針對三層次學生特點情況,給出差異化教學要求,從而保證每個層次學生都可以有效學習,依然以《社戲》教學為例,第一層次學生只需要在文章閱讀基礎上掌握字詞就可以了;第二層次學生需要掌握語法,有效運用所學知識;第三層次應強化擴展閱讀,不斷提升知識應用能力。
三、 重視語文實踐教學活動開展,拓展語文教學深度
語文實踐活動與語文教學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教學期間,教師必須要因材施教,做到循序漸進,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效組織實踐活動。此外,語文實踐活動在形式層面上是多種多樣的,無論采用哪種活動,必須要做到目的明確,讓所有學生都可以真正參與進去,獲得情感體驗。實踐活動的開展,有助于提升學生素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我為古典狂”的古詩詞競賽活動,強化古詩詞能力培養(yǎng),增強學生文化底蘊,并陶冶學生情操,不斷拓展學生視野與教學深度,從而為未來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四、 健全教學評價模式,強化語文客觀評價
新課改提倡“以生為本”的理念,致力于學生自身綜合能力培養(yǎng)。在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就評價模式進行完善,積極實行課改理念。一方面,初中語文教學評價屬于教學活動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實際教學期間也非常容易被忽視,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教學評價;另一方面,教學評價應該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以及激勵性,進一步突出其現(xiàn)實意義。例如,在語文教學評價中,教師可以采用“分數(shù)+等第”的科學評價方式。分數(shù)評價,主要是就學生知識學習情況實施卷面測試;而等第評價主要是就學生應用能力通過考核評定方式進行評價,注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反映。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AB”卷的方式實施評價,尊重學生自身的個性化差異,注重客觀考評,加強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提升教學全面性,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
五、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學習是學生從認知到深入拓展的過渡階段,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必須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全面發(fā)展,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鳳鳴.新課改實施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5,23:186.
[2] 吳良斌.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6,26:151-152.
[3] 趙軍強.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7,16:148-149.
[4] 韓英臣.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9:244.
[5] 王永蘋.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5:87.
作者簡介:陳興瑞,甘肅省武威第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