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言文試題是高考中從未刪減過的部分,分值約在20分左右,大概占了高考語文總分值的12%,這已經(jīng)是一個很高的分值了。今年的文言文試題依舊出自二十四史的《宋史·謝弘微傳》,題型可謂延續(xù)了以往的人物傳記的套路,本文從出題依據(jù)、考點分析、題型題量等方面分析了2017全國卷一的文言文試題,期望能夠?qū)淼母呖碱}型做出一些設想。
關鍵詞:高考;全國卷;文言文;試題研究
一直以來,高考都被譽為是全國最公平、最嚴謹?shù)目荚?,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其中語文學科作為我國的基礎學科又是占分比極大。為了讓高三的學生不辜負自己的十年寒窗,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收獲到碩果累累,老師對于高考題型題目的研究始終不曾停歇?,F(xiàn)在我們將2017全國卷一作為分析對象,對于文言文這方面進行研究,期望能夠為將來高考的考生們提供一些經(jīng)驗和解題思路。
一、 高考文言文出題依據(jù)
高考文言文的出題依據(jù)有三個方面:考試大綱及說明、課程標準和語文課本。
首先,考試大綱及說明規(guī)定了高考的命題類型,讓整個命題內(nèi)容更為科學嚴謹。不會出現(xiàn)命題隨意,讓考生和老師摸不著頭腦的情況。也同樣是為出卷之后公眾的評價做了一層保障。
其次,課程標準是高考最首要的出題依據(jù)。高考究其目的是為了測試考生們能力,通過一紙試卷體現(xiàn)出來,進行殘酷的優(yōu)勝劣汰的篩選。這些都是在一個嚴格的標準下執(zhí)行的,它規(guī)定了一個高中畢業(yè)生理應掌握的知識和能力應該到什么程度,命題人的職責就是通過題目來真實地體現(xiàn)學生的能力,太高或太低都可以說是一次失敗的命題。
最后,命題不能夠脫離于最基礎的課本。我們每天上課教授的都是來自于課本的最經(jīng)典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課文,文言文更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知識點覆蓋面廣的內(nèi)容。無論是字、詞的運用和解釋,文言文的類型,出自哪里,語句的翻譯等等都能夠作為高考命題的參考對象,而且今年的文言文考察的知識點幾乎都能夠從書本上找到,因此語文書本可以稱為是知識點的匯集之處,緊抓書本并不是一句無用之話。
二、 2017全國卷一文言文題型題量分析
首先,全國卷一文言文的類型是人物傳記,這一點也符合一直以來命題的主流。據(jù)以往試卷來看“二十四史”里的人物和事物的傳記占據(jù)了半壁江山,其中又以人物傳記更為受命題老師的歡迎。原因在于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夠“閱讀淺易的文言文”即可,人物傳記恰好能夠滿足這一標準,它多以人物經(jīng)歷過的事件為書寫重點,人物單一、情節(jié)簡單,通常還添加了作者的主觀情感,這就降低了命題的難度,而且目標性也很明確。再加上人物傳記一般都是通過描寫人物的經(jīng)歷來體現(xiàn)某種高尚的品格,這也能夠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思想教育性。因此,“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傳記依舊會是今后出題的首要選擇。
其次,這次考試考了三個選擇題和兩個翻譯題,也與以往的題型類似,并沒有出現(xiàn)什么重大的變化。選擇題中多考察學生的文言實詞、虛詞的理解,斷句和文章整體的理解,簡而言之就是有沒有讀懂文章。而翻譯則是考驗學生能不能夠分析出特殊句式的用法等等,與往年出卷的題型相比可得出題型一般都會是有選擇題和翻譯題組成,且分數(shù)的賦值變化也很小這是值得慶幸的地方。
最后題目的數(shù)量也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變動,因為它的分值基本已經(jīng)固定在20分上下,由三道選擇題和兩道翻譯題的形式出現(xiàn),最多也就是在翻譯或者選擇上多一題少一題的區(qū)別,除非提前有過聲明會進行重大的改革創(chuàng)新,否則這一方面并不需要過多的闡述。
三、 2017全國卷一文言文考點分析
先來分析選擇題,第一題它考察了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這需要學生大量的文言文閱讀來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在理解文章的前提下,通過自己的語感加上句式固定的主謂賓形式,就應該能夠準確地選出正確的答案,相對來說這一考點并沒有什么特別技巧性的東西,需要的只是大量的練習和強大的語感。一切來源于四個字“熟能生巧”。
接著第二題它考驗了學生翻譯文言實虛詞的能力“以字行”、“姻親”、“母憂”和“私祿”四個詞中選出不正確的一項,答案是姻親,正確翻譯是以婚姻關系為中介產(chǎn)生的親屬,而它給的答案中前半部分是正確的,后半部分的解釋畫蛇添足了。由此可見現(xiàn)今文言文的考驗已經(jīng)越來越細致,它并不會給你一個完全錯誤的解釋,而是在正確的解釋之前或之后添上兩三筆,這就需要學生認真審題,真正意義上理解考核的文言實詞的用法,不能夠被正確答案虛虛實實的現(xiàn)象所迷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對題目難度的增加,對于考生的要求也是一種提高。
然后第三題是考核學生對全文的理解,這變相的等于四句翻譯題,需要學生對于全文的理解,特別是一些虛詞的用法上要尤其當心。試題的正確選項B中首先它讀起來就不是很通順,最后的稱為微子主語應該是弘微,但是它的表述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學生要通讀全文在大致理解的基礎上有把握地審題、結題。
相比于歷屆的翻譯,今年的翻譯題并沒有特殊句式或者特殊詞語的考察,總體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僅僅只是按詞翻譯即可,想要得到高分就看考生平時的文言文積累如何,并沒有捷徑可走。
總而言之,高考文言文有了那么多年的試題作為參考,我們大致已經(jīng)摸清了它的考察范圍,無非就是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斷句、翻譯、全文概括等等之類的題型,形式上已經(jīng)不能夠做出多少變化,所以未來出題的走向只會向細節(jié)處發(fā)展,由這次文言文的選擇題能夠窺探出它更需要學生細心審題,認真思考,靜下心來解題。當然,最基礎的文言文基本功也不能夠忽視,在有著深厚文言文功底的情況下,再怎么復雜的題目終歸是能夠解決,期望將來的考生都能夠交上一份自己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王慶雷,朱學勇.課本的影子與考場的鏡子——2016年新課標全國卷文言文試題解讀及2017年備考建議[J].廣東教育:高中版,2016(10):4-5.
[2]單偉娜.2011-2015年全國高考語文Ⅰ文言文試題與高中文言文教學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6.
作者簡介:洪華南,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