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瑋??
摘要:高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輔導員是大學生管理教育工作的主力軍,在大學生管理教育中扮演著組織者、指導者和實施者等多重身份,并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角色定位的概念及內(nèi)涵為著手點,進一步分析了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管理教育中角色定位的現(xiàn)狀,并從思想、行為以及心理三個方面探討了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管理教育中正確的角色定位,以期為做好大學生管理教育工作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大學生;管理教育;角色定位
一、 角色定位的概念及內(nèi)涵
“角色”一詞最初見于社會學中,主要是指和社會地位相匹配的社會限度的特征以及期望所構(gòu)成的集合體。對于高校工作者而言,相關學者將其角色定位分為:教學與行政角色、自我定向角色以及心理定向角色三大類。其中,教學與行政角色主要包括教師、青年團體工作者、課堂管理員、公共關系人員等,自我定向角色包括家長、學者、社會服務工作者等,心理定向角色包括心理衛(wèi)生工作者、人際關系學家、教育心理學家等。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工作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角色定位的內(nèi)涵為:教師隊伍中落實學生管理教育工作的人,其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多重性。從當前大學生管理教育工作來看,找準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對輔導員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積極影響,有助于他們達到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鋬?yōu)秀人才的目的。
二、 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管理教育中角色定位的現(xiàn)狀
(一) 保姆型
部分高校輔導員認為只要是學生的事就必須親自過問,將學生的所有事情均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凡事親力親為,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輔導員工作的價值,才算履行自身的責任,對學生負責。通常來說,保姆型輔導員的確很敬業(yè),但卻沒有領悟到輔導員工作的真正意義所在,既辛苦了自己,又制約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行為習慣,不利于大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
(二) 強權(quán)型
與保姆型輔導員相反,部分輔導員在大學生管理教育工作中片面地將大學生管理教育工作理解為對學生的管理,認為所有的學生都應當唯命是從、俯首帖耳、絕對服從于自己,一旦學生的意見和自己的不一樣,就會極力壓制,以達到讓學生完全順從自己的目的。這種強權(quán)型輔導員極具掌控力,為了達到教育的目的,將學生的獨立思想和想法置之一邊,從而使人文關懷教育流于形式,變成一紙空文。
(三) 放任型
將輔導員工作當作“二傳手”、“傳話筒”是放任型輔導員的主要表現(xiàn)。在大學生管理教育工作中,部分輔導員將下達學校教學管理事務、為學生傳遞教務及管理信息看作是工作的全部。在平時工作中,為了能夠和學生和諧相處,對學生的一些違紀行為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處理態(tài)度,特別是在學校開展檢查事宜時,為了讓學生有好的表現(xiàn),不惜提前放風通知。這種放任型輔導員在管理教育工作中不具備威信,容易導致學生人心渙散,影響學生的發(fā)展。
三、 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管理教育中正確的角色定位分析
(一) 思想上的導師
當代的大學生大多都是從中學教育階段過來的,對馬克思主義的一些思想觀點、基本原理以及科學論斷在中學階段都經(jīng)過一定的教育,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已初步形成。但步入大學生活后,隨著眼界的不斷開闊以及與現(xiàn)實社會接觸機會的增加,大學生的思想往往容易受到社會上其他思潮的沖擊和影響。因此,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應當在大學生管理教育中充當他們思想上的導師,在工作過程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定期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將把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工作的重心,讓學生適時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使學生在不同的思潮中能夠堅定立場、明辨是非,在多元化的價值取向中,自覺追求崇高,主動摒棄狹隘。
(二) 行為上的楷模
有道是“做事先做人”,對于求知階段的大學生而言,教育的目的是將他們培養(yǎng)成社會有用之人,能夠滿足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要,而成為有用人才的前提是適應社會,把握一定的為人處世技巧,學會和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從這個層面來講,輔導員不僅要注重對學生思想的引導,而且要教會他們?nèi)绾巫鋈?。而輔導員作為和學生接觸最多、最直接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的一言一行均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所以輔導員的言行對學生具有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輔導員在大學生管理教育中應當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在行為上為學生樹起楷模,從而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促使學生成為能夠為社會服務的棟梁之才。
(三) 心理上的醫(yī)生
近年來,高校學生突發(fā)性事件層出不窮,究其原因均源自于學生的心理問題,因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僅是各個高校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且也是很難避免的問題,理應受到學校領導及全體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將輔導員角色定位成大學生心理上的醫(yī)生已逐步得到了認可和肯定。在大學生管理教育工作中,輔導員如果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正確的疏導,有助于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此外,輔導員還應當深入到學生當中去,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動態(tài)性、常態(tài)性的關注,和學生打成一片,從而使學生在迷茫的年齡段盡快找到方向,進而為以后的成才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 結(jié)束語
大學生管理教育作為一項極具復雜性的綜合性工作,其涉及內(nèi)容廣等特征要求高校輔導員必須明確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因此,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應當充分把握角色定位的概念及內(nèi)涵,正視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管理教育中角色定位的現(xiàn)狀,從而轉(zhuǎn)變自身的角色定位,努力成為大學生思想上的導師、行為上的楷模、心理上的醫(yī)生,最終實現(xiàn)更好服務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丹.教學改革背景下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及工作方法[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02(16):16-27.
[2]萬雷,金美伶,梁博,呂世軍,石杰.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與培養(yǎng)路徑的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28(09):137-138.
[3]譚冰.新時期關于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教育與管理的相關探究[J].學理論,2013,21:349-350.
作者簡介:胡瑋,陜西省咸陽市陜西國際商貿(mào)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