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雨婷??
摘要:近年來中學英語教材呈現(xiàn)出愈來愈難的趨勢,而學生的英語水平對于學習結果具有極大的影響。由于難度的漸增,學生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遇到了很大阻力,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方法不合適,最終造成學習結果不盡如人意。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及時反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課堂同步反饋,單元反饋,階段反饋,自我反饋及相互反饋,能夠有效地降低英語學習難度,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提高教師的英語教學質量,并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及時反饋教學法;中學英語教學;學習方法;反饋;中學英語
現(xiàn)今,英語作為中小學生必學的非母語學科,在學生日常的生活及學習中占據(jù)了相當重要的地位。而在未來的社會工作中,英語水平的高低也會對個人的求職結果造成極大影響。而大多數(shù)學生由于中文母語的語言影響,始終認為這門需要相當?shù)恼Z感且無法完全靠死記硬背就能學好的學科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
一、 及時反饋教學法的意義
本教學法首先由劉顯國老師于1994年提出。及時反饋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師生雙方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以應用已學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為目標,反饋出教與學之間的互通程度及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教師在此基礎上有序組織第二輪教學,以盡力縮小學生學習目標及教師教學目標之間的距離的高效教學方法。及時反饋教學法能夠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及時反饋出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內(nèi)容是否相統(tǒng)一,并且能夠把學生學習的結果及時通過練習反饋給老師,從而使老師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再一次對這一知識點進行第二次有針對性的教學,最大程度上縮小學生學與教師教之間的差值,有利于展開下一步的教學活動。
二、 中學英語學習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為一名一線英語教師,通過對一年的英語教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的問題如下。1)英語教材越來越靈活多變,學生單靠死記硬背的傳統(tǒng)方法無法掌握所有的英語知識。2)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死板,仍然停留在“滿堂灌”式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導致學生毫無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低下。3)課堂上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效率,即教學的容量增大,學生的學習要求被變相提高,但教師教學方式并無改變,導致學生學習難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極大打擊。4)教師教學內(nèi)容脫離學生現(xiàn)實生活,教材上有許多歷史性的故事,難以在學生中引起共鳴,教師不及時聯(lián)系當下學生實際,難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綜合上述問題,我認為,及時反饋教學法,是相當適合英語這門學科的教學的。
三、 及時反饋教學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 導入過程及時反饋
在英語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已學知識進行導入,由易到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知識的教學做好鋪墊。如八年級下冊Sunshine for All這一單元中,課文部分所論述的是“disabled people”,在學生學習完殘疾人的有關情況后,單元結束部分新課文介紹了除“disabled people”以外的“survivors”及“people with serious diseases”兩類人。在這種課程結構下,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利用及時反饋教學法,提問“In this unit we have learnt some kinds of people that need our help. Do you still remember?”使學生集體回憶已學習的殘疾人種類,再提問個別同學,讓其他同學參與互相反饋來判斷學生回答得正確與否。在學生的自由回答中引出即將要學習的兩類人。
(二) 學習探討過程同步反饋
在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問題及討論判斷的形式,進行及時反饋。新知識學完之后,及時給出相應的討論題或是判斷題,使學生在大腦中進行及時的知識反饋,作答完畢后,教師就可以得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當即判斷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再決定是否組織第二輪的知識點講解。通過教學實驗對比,在課后的作業(yè)單詞部分練習中,課堂上進行及時反饋的班級正確率達到92%,而未進行課堂及時反饋的班級正確率為86%。因此得出結論,及時反饋法使得學生課堂英語單詞學習的正確率提高了6%。筆者認為,其原因在于存在及時反饋的教學模式中,“注入式”的課堂也轉變?yōu)榱恕敖换ナ健钡恼n堂,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變得更加主動、自由,教師能夠及時地對課堂教學進度作出判斷,對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有重大意義。
(三) 課后鞏固加深反饋
學生對于課堂學習始終是第一階段的學習,艾賓浩斯對遺忘規(guī)律的研究提示我們課后的大量空余時間會使學生不同程度地遺忘所學知識,對教師后續(xù)教學帶來困難。因此課后的及時反饋鞏固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如在課堂上學生對于英語寫作的掌握常常會感到有難度,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兩至三篇例文進行對比學習,如“How to Protect our Earth”,教師給出例文后為學生列出一系列保護地球環(huán)境極有可能會用到的單詞及短語,繼而給出學生需要寫出的文章的簡短提綱,十五分鐘左右的寫作時間過后教師可以選取一到兩位學生的寫作成果進行展示,在課堂上對于該文章的一些亮點以及出現(xiàn)問題的地方進行點評和及時的改正。教師可以課后要求學生對于本文章進行修改或按照學生自己的意愿不同程度地改寫,第二天教師進行批改,這樣能大大地幫助學生掌握該文章的寫作方法。
(四) 及時反饋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效果
在以上實際教學實踐得出的數(shù)據(jù)結論中,顯示出了及時反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極大優(yōu)勢,具有可行性。當然,在實際的英語教學操作中,完全應用及時反饋教學法對于教師的要求較高,也具有一定的難度,但筆者會在理論的基礎上繼續(xù)使用這一教學方法,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和改進。
參考文獻:
[1] 劉顯國.反饋教學法[J].中國教育學刊,1994.
[2] 戚焱.反饋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作用——英語專業(yè)議論文寫作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2004,(1).
作者簡介:金雨婷,江蘇省昆山市周市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