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幾年的新課程教學實踐和探索,就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好英語這個問題,本文從夯實基礎,從點滴做起、培養(yǎng)能力、全方位突破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以期讓師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所得益。
關鍵詞:夯基礎;培能力;素質教育
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能力,必須注重基礎,夯實基礎。
那么如何在抓好基礎上狠下工夫呢?筆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做法,在文中略談一二。
一、 夯實基礎 從點滴做起
1. 扎扎實實過好語音關
在教學中,要使自己的教學成功,學生學有所獲,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在教學中讓學生不自覺地對該學科產生興趣,搞好語音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基礎。學生一旦語音過關,將會給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生詞能夠自行拼讀,課文能夠大聲朗讀,課堂上能夠積極主動舉手發(fā)言,師生配合就會很默契。
(1)用8~10課時時間,讓學生徹底分清元音字母與輔音字母,元音音素與輔音音素的劃分;分清音節(jié)的概念,掌握音節(jié)的拼讀。
(2)教師示范單詞讀音要清晰,讓學生在聽清、聽準的基礎上練習朗讀。
2. 腳踏實地過好詞匯關
學生學習掉隊,往往是從單詞遺忘開始的。在突破語音關之后,還要求學生多記單詞、記熟單詞、擴大詞匯量。
(1)拼準、讀熟、記牢每課單詞。老師讓學生記單詞時必須做到“五到”即: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眼睛看著單詞、口里讀著單詞、心里想著單詞,手指寫著單詞,五面俱到,記憶效果會更好。
(2)歸納分類,掌握方法。牛津英語新教材注重詞匯的學習與運用,它的每個單元的Vocabulary部分都是詞匯的學習、歸類及其如何運用。
(3)及時復習鞏固。記憶的過程是同遺忘做斗爭的過程。遺忘的進程是不均勻的,起初遺忘得最快,之后漸慢,所以安排詞匯復習的時間應先密后疏。復習要及時,要趕在大量遺忘之前開始。教師要讓學生在學后當天中午、晚上就寢前、次日早自習及第三天利用10分鐘時間學習。
3. 穩(wěn)穩(wěn)當當闖過語法關
牛津英語新教材在重視聽說讀寫的同時,也不輕視語法教學。它以“舉例——歸納——操練”這三個步驟呈現(xiàn)給學生,條理清晰,并且配有圖片,形象生動,學來有趣。如學賓語從句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例句:
Jim tells me, Mary will go there tomorrow.
— Jim says (that) Mary will go there.
He asks, why does Jim go there every day?
— He asks why Jim goes there every day.
I want to know. Is Jim a student?
— I want to know if / whether Jim a student.
然后師生一起總結規(guī)律:句子做賓語, 叫賓語從句。
結構:主句+連詞+從句(S+V)
連詞有:沒詞義的“that”(可省去),特殊疑問詞when,why...
有詞義的if/whether
時態(tài):主句一般現(xiàn)在時,從句的時態(tài)由從句本身意思決定,主句過去時,從句的時態(tài)應該是過去時的某一種。
當學生掌握了賓語從句的結構特征之后,再抓住句型的這個骨架,通過實物、圖片、動作及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理解句型的意思及其語法結構,然后再去指導實踐,做適量的語法訓練題,學生就會覺得游刃有余了。
二、 培養(yǎng)能力,全方位突破
1. 千方百計地提高聽力能力。
牛津英語新教材對聽力訓練十分重視,每單元都配備了與本單元相關的聽力訓練材料“Integrated skills”,我利用這些材料,千方百計提高學生聽力水平。
聽力測試與聽力訓練相結合。聽力測試與聽力訓練是互相促進的。具體做法如下:如在初一時,主要側重聽單詞、聽句子、聽日常對話、聽已學過的課文內容,這樣容易吸引住學困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起他們聽的樂趣。初二時,應注重聽句子意義辨析,聽類似于課文中Dialogue長度的對話,聽接近或略低于課文難度的文章。初三年級時應聽帶有轉彎的對話,聽簡單的時事內容,聽接近于課文難度的內容;也可以讓初三學生堅持收聽CCTV-9的某個固定的英語欄目,如“風土人情”欄目,它不但面廣,而且圖、文、音并茂,經常收聽,收獲肯定不小。通過訓練使初三學生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談話,并能從中提取信息和觀點。
2. 始終不渝地提高說的能力。
初中生尤其是初一、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好說喜動,模仿能力強,喜好表達。教師就要充分利用這些有利因素,激發(fā)學生多多開口,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多用英語說話。
(1)每堂課都堅持問答會話。這樣的會話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日常會話。另一部分是每單元的Speak up部分,這一部分是談論本單元的主要話題 ,這一類的話題是既鍛煉了學生“說”的能力又復習了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一舉兩得。
(2)三分鐘演講制。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開口說英語,我經常鼓勵學生“Say whatever they want to say”,如班上的人數(shù)、日期、星期、天氣情況,也可以是昨天課上所學的內容,也可以就書上內容提問在座學生,形成學生間的互動。
3. 重視“Reading”,提高讀寫能力。
牛津英語新教材中每單元的Reading都有承前啟后的作用,也是一單元的核心所在。通過Reading,教會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先讓學生帶著較簡單的問題,一段一段地去聽,掌握每段的大意(培養(yǎng)聽力);聽過后,再讓學生帶著較難的問題去讀(培養(yǎng)分析句子的能力);讀過后,用key words把全文簡述出來(培養(yǎng)說的能力);最后落實到筆頭上(培養(yǎng)對詞法、句法的掌握能力)。
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得到了不少的經驗和教訓,其中感悟最深的就是:在教學中只有實實在在地夯實基礎,才能切切實實地提高能力。作為老師,應該做學生對象的激活者和指揮者;應該指導學生探索規(guī)律,改進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教學才能相長,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作者簡介:周玉珍,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