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辛棄疾,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是唐宋詞作家中現存詞最多的一個。他的詩詞中大多表現了積極抗擊金國入侵和爭取國家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內容題材豐富多樣、詞風飽滿激昂,展現出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熱忱。本文通過探討分析辛棄疾的愛國詩詞,闡述辛棄疾愛國主義思想形成的原因,愛國主義思想在詩詞中的主要表現,詮釋其中表現出的強烈民族憂患意識,報效國家、守衛(wèi)國土的使命感,以及勇于獻身的軍人價值觀。
關鍵詞:辛棄疾;詩詞;愛國主義
辛棄疾,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是唐宋詞作家中現存詞最多的一個。他的詩詞中大多表現了積極抗擊金國入侵和爭取國家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內容題材豐富多樣、詞風飽滿激昂,展現出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熱忱。
一、 辛棄疾詩詞的特征
辛棄疾因其獨特的人生歷練而創(chuàng)作了眾多的愛國詩詞,其詩詞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 豐富的軍事素材
詞剛開始的選取對象基本上都是男女之間的愛情生活,以溫婉、纏綿的特點為主。到了南北宋時期,詞的表達意向和特征都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主要表述社會疾苦、國破家亡以及愛國報國的現實題材。辛棄疾南歸時,詞的風格發(fā)生了大的轉變,通過使用豐富的軍事意象,改變了當時的整個詞風,形成了豪邁磅礴的辛詞派?!稘M江紅·漢水東流》中寫到“腰間劍,聊彈鋏。尊中酒,堪為別”,其中的“劍”和“鋏”,都是南宋時期軍隊作戰(zhàn)時經常使用的武器,這些武器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辛棄疾在詞中抒發(fā)抗金斗志的最佳意象;辛棄疾使用軍事題材作為表現的意象,不僅擴充了詞的意象范圍,同時使詞的情感更加氣勢磅礴和豪邁?!镀脐囎印殛愅x壯詞以寄》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渲染了部隊的戰(zhàn)斗氛圍,官兵們共同分享美味的牛肉,樂隊奏著雄偉壯麗的戰(zhàn)歌,一幅雄姿英發(fā)的壯觀場面。
(二) 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
辛棄疾不僅是一名著名的詞人,同時也是一名軍人,滿懷報國熱情,卻不被重視,多次被彈劾免職。在被罷官歸隱期間,辛棄疾將殺敵抗金、收復中原的豪情壯志都寄托到了自己的詞中,雖斷斷續(xù)續(xù)但卻非常豐富的仕途和軍營生活經歷給他提供了很好的創(chuàng)作題材,他的詩詞大多表現的都是現實主義精神,通過對現實狀況的描寫,反映他一腔熱血卻報國無門的無奈現實之情。辛棄疾采用比興的修辭方法,直接或婉轉地表達自己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失落和惆悵,例如《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寫道:“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边@首詞是辛棄疾在建康任職時所作,他的仕途起起落落,很不如意,一身才略卻無法完全施展。楚天、長江觸發(fā)了國愁和思鄉(xiāng)之情。
(三) 情感的階段性
辛棄疾軍事詞中的情感特點是具有階段性、富于多變性的。辛棄疾年少時就參加抗金部隊,懷揣壯志豪情和滿腔抱負,《滿江紅·賀王宣子產湖南寇》寫到:“笳鼓歸來,舉鞭問、何如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瀘深入。白羽風生貔虎噪,青溪路斷鼪鼯泣。早紅塵、一騎落平岡,捷書急。三萬卷,龍韜客。渾未得,文章力。把詩書馬上,笑驅鋒鏑。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蟬卻自兜鍪出。待刻公、勛業(yè)到霄云,浯溪石?!痹~中可以看出年輕的辛棄疾才華橫溢和自信滿滿,迫切希望一展宏圖,抗擊金兵,收復失地。此時期的詞熱情、豁達。辛棄疾文才武略,但卻不被賞識重用。但此時的他并沒有消沉和悲觀,沒有放棄努力,對仕途和事業(yè)充滿信心和希望。
二、 辛棄疾愛國思想在詩詞中的表現
(一) 對中原的懷戀和對抗金斗爭的贊揚
在國家山河破碎、民族深陷危難之時,辛棄疾站在民族的立場上,強烈反對南北分裂,迫切希望祖國統(tǒng)一,對國家表現出了深切的關注。詞人從小就目睹女真貴族的掠奪和對祖國北方大好山河的蹂躪與踐踏,對丟失的北方故土,總是日夜思念、緬懷?!拔襾淼豕牛衔?,贏得閑愁千斛?;⒕猃報春翁幨??只有興亡滿目。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這首詞里,詞人登高眺望,寄托自己對淪陷區(qū)的懷念之情。詞人登上建康賞心亭,放眼遠眺,看著遠方被金人占領的國土,觸景生情,感慨甚多,想起自己無法奔赴前線殺敵、為恢復中原出力,內心無比的愁苦壓抑。
(二) 對投降派的嘲諷和警告
辛棄疾對南宋朝廷的茍且偷生,不思祖國的復興反而淫歡作樂,奢侈腐化尤其痛恨。因而,辛棄疾以自己的詞作為武器,對南宋投降派進行了無情而徹底的揭露和深刻批判。他在詞里經常嘲諷腐敗的南宋朝廷是“剩水殘山無態(tài)度”,是“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諷刺那些朝廷奸臣是“江左沉酣求名者”。甚至罵這些投降人物是思縮在陽光里的灰塵,是一堆凍芋與寒瓜。這里指批判的不單是南宋統(tǒng)治階層的腐朽實質,還是對歷史上任何一個沒落的統(tǒng)治階級,都有典型意義。
(三) 抗金主張不被采納、遭受排斥
《永遇樂·千古江山》中“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詞人將自己比作廉頗,表達了自己遭受奸人誹謗陷害,滿腔熱血、壯志卻無法施展的悲痛之情?!鞍褏倾^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可是自己卻不被當權派所了解,只能拍遍欄桿,空看吳鉤,表現了詞人報國無門,壯志難酬,不堪大好年華在國勢風雨飄搖中虛度的悲憤心情。
(四) 贏得生前身后名
“算平戎萬里,功名本事,真儒事,公知否?”(《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詞人一方面表達了對仕途、世事的感慨,同時也在鼓舞抗金官兵的士氣,建功立業(yè)本是分內之事。這里的功名顯然是個人主義的。當然,這種個人主義的功名思想和忠君意識,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詞人認識的不斷提高和對現實感受的不斷深化,這種觀念也在不斷轉變?!翱达L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里,其當時,健者也閑?”(《八聲甘州·胡將軍飲罷夜歸來》)。詞人夜讀《史記·李將軍列傳》,不勝感慨。詞中充滿了抑郁不平之氣。他不甘于閑居田園,仍然期望能“短衣匹馬”再度投入抗金救國的斗爭。這里的“功名”實指李廣名聲大,而寓含著詞人為爭取人民解放的民族意識,不能說是個人主義意義上的“功名”。
作者簡介:劉宇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武警工程大學烏魯木齊指揮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