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由于其身心特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通常會出現頑皮、好動、注意力難長時間集中等現象,引入數學游戲輔助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因此,小學教師要在研究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聯系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簡單有趣的數學游戲,幫助學生不斷積累數學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教學;對策
小學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在研究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際,設計簡單有趣的數學游戲來輔助教學,發(fā)揮數學游戲教學的優(yōu)勢,為學生進入更高年級學好數學知識打好基礎。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的意義
1. 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識
小學生普遍存在頑皮、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等現象,一堂數學課如果只是灌輸數學知識,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厭倦等,如果引入游戲教學,則會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將數學游戲引入課堂,可以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識。游戲的趣味性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相應的親切感,游戲是孩子天性的需要,通過游戲,能緩解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畏難情緒,在游戲中逐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動力。
2. 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了解和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對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尤其重要,這直接關系到小學生進入高年級之后學習數學效果的好壞。在小學階段為學生的數學思維打下良好的基礎,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數學和游戲在某些方面存在著關聯性,通過數學游戲,可以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例如,通過讓學生玩拼圖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意識,讓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幾何知識有直觀的認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教材內容的基礎之上,適當地增加一些課外知識,擴展學生數學知識的廣度和寬度。例如,通過讓學生玩擲骰子、硬幣等游戲,讓學生親身驗證,從而加深對概率的認識,體會到游戲教學的趣味性。
二、 小學數學游戲教學的有效策略
1. 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入數學游戲輔助教學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但是自制力較弱、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由于數學對小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枯燥,因此,小學生通常會表現出相應的抵觸情緒,在課堂上甚至開小差、講小話等。而引入數學游戲輔助教學,則會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數學知識。數學游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數學的抽象性,讓學生避免因為單調乏味的學習數學而產生厭煩情緒,數學游戲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游戲體驗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積極引入數學游戲輔助教學,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在教授學生分類知識時,如果只是按照教材步驟開展教學,不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可借助玩具來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喜好挑選三個玩具帶入課堂,并將玩具放在一起,然后進行分類游戲,引導學生認識不同玩具的相同屬性或者功能,讓學生在游戲中了解玩具的屬性,從而掌握分類的相關知識??傊?,將數學游戲引入課堂教學中,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2. 堅持以學生為主的原則,在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的前提下設計游戲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留有足夠的個人思考空間,鼓勵學生按自己實際情況實現個性發(fā)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數學游戲,要側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給學生充分的發(fā)揮空間,要讓學生們在游戲中有所收獲,而不能讓學生沉迷于游戲。小學生正處于好玩耍的年紀,但其可塑性也較強,只要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必然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性,更會提出很多奇思妙想的問題,因此,在數學游戲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教學內容的完成或者為某一問題找到答案,而是要鼓勵學生自由想象、解放天性,在游戲中獲得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例如,在講授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三角形剪紙游戲,并通過量角器、直尺等工具測量自己剪的三角形,教師再指導學生對三角形的面積進行計算等等,這樣一種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的教學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相關知識的理解,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學會舉一反三。教師還可以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拓展,使學生了解更多教材以外的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 充分利用多媒體、智力游戲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
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是較為普遍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借助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其直觀性、趣味性極大地吸引著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教授幾何圖形時,學生普遍缺乏三維圖形的空間想象力,而通過多媒體呈現,能讓學生很快進入三維空間的教學氛圍內,對立體圖形的理解更加深刻。而當今的小學生早早便已接觸了智能手機,教師應鼓勵學生多玩益智類數學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接受相關的數學知識,在游戲的氣氛中增強自己的數學思維反應能力,從而提高數學知識的積累,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 結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引入數學游戲輔助教學,可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數學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入數學游戲,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宋明福.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模式探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08)
[2]王倩,趙玉清.教育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軟件導刊,2013,(03)
[3]李道博.試分析小學數學游戲性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36)
[4]王莉.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5)
作者簡介:
周玉珍,甘肅省卓尼縣柳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