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見
在所有的學科中,語言類學科是對智商要求最低的一種。拿我們的母語做個例子吧,只要是沒病的人,誰都能將中文說得順溜、聽得明白。而高考英語對我們的要求還要輕松得多,不需要像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那樣會說會聽會寫,能做對題拿分就行了。這樣看來,相比那些讓人頭暈目眩、四肢發(fā)麻的自然科學,英語其實不太困難。
學不好英語的原因只有兩個:一是你害怕學它,二是你不屑于學好它。當你以加倍的努力學習英語,結果卻并不理想,甚至使情況變得更糟時,你也許就會失去信心,從而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害怕英語。這種情況是學習方法不合適導致的,絕不會是因為“笨”。而當你一邊抱怨著英語差,一邊在英語課上做著其他科目的習題時,這就是心態(tài)問題了。這其實是你對于學好英語的“不屑”。不腳踏實地地學習,就等著哪天“英語餡餅”突然砸在你腦袋上嗎?就算是守株待兔也得花時間“守”?。≌堄涀?,現實人生是不可能自動開掛的。
雖然我的英語和那些隨隨便便一考就接近滿分的人不能比,但還是相當不錯的。下面是我在英語學習中悟出的經驗和方法,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語法
現在有很多同學對語法的重視度不夠,被灌輸了“外國人天天說英語,也沒人去管為什么那樣說”的錯誤觀念。外國人之所以不用專門學“語法”,是因為他們在日常對話中就無形地掌握了絕大部分語法知識。將英語稱作一門“外語”的我們是無法與之相比的,所以我們需要特意地去學習語法。
對于高一高二的學生,學好語法將對后續(xù)的英語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語法有助于我們對英語的“理解”,考試中的各種題型也會直接或間接地涉及語法。學習語法不像做題,沒有很多?;男÷斆?,最好的方法就是“腳踏實地”,由簡到難地積累。與周圍的同學相比,我領先的方面,其實之一就體現在語法上,所以這樣的積累絕對是有意義的。
雖然知識不分主次,但若是時間更加緊張的高三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對語法中的不同部分進行取舍。一般來說,動詞和句子部分是應該放在首位的。時態(tài)和句子結構在高考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同學做不好分值很大的閱讀理解,不是因為詞匯量不夠,而是不會分析長句難句。也許一個句子中的所有單詞你都認識,但就是抓不準確它所表達的意思。這都是語法知識欠缺導致的。如果將相應的語法知識補起來了,理解和分析句意的能力也就上去了。
專注學習語法并不死板,反而能讓英語知識運用得靈活起來。
語感
上高中后,大家背課文的時間應該減少了很多吧。和課本配套的光盤可能也剛發(fā)下來就扔在了一邊,連盒子都沒打開過。這其實是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培養(yǎng)語感的機會。
我的英語開始快速進步的時候,就是語感建立起來的時候??赡苁且驗闆Q心比較堅定,我當時天天聽、反復聽,有幾次還差點因為在休息時間聽而被老師沒收。如果是聽課文,就順便把它背了,連語音語調也一一模仿。這樣會花費很多很多的時間,但成果也是很明顯的。因為當語感建立起來后,英語得到的提升是全方位的,整個英語學習都會變得比以前容易?;稽c地講,就算是機選,正確率都會有所增加。地基打實了,建筑才能越建越高。
其實在反復聽和背課文、學語調的過程中,不僅建立了語感,也練習了聽力和口語,積累了單詞句子。語感對英語學習的幫助真的很大,我在堅持聽了一年多之后,英語成績直接從中下上升到了年級前十。大家如果有決心和毅力,不妨試試這樣的方法。
單詞
學習英語最先接觸到的就是單詞,可見它是多么地具有基礎性。很多同學太過關注詞匯量,拿著小本子小冊子不停地背生詞,結果卻是背了就忘,花費的時間與獲得的成果不成正比。
我的詞匯量算是英語中的一塊短板,但這對我并沒有多明顯的影響,因為我首先對付了“盲點單詞”。大家應該遇到過這樣的現象——自己明明認識這個單詞,也見過無數次,但就是說不準確它的意思。這種單詞一般都是基礎的常見的,卻又是個人的“盲點”。你下意識地覺得自己早已掌握了這個單詞,實際上混淆了它的意思。比起背生詞,應該先把處于自身盲點的單詞記熟了。記“盲點單詞”比記生詞快,也更劃算,畢竟“盲點單詞”是經常出現的單詞。
在此基礎上,如果有更多的時間,多積累生詞也是很好的。最好先記考試試卷上題目和選項中的生詞,因為它們可能會反復出現。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篇章中的生詞,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去記,因為那些生詞一般都不會是重點。生詞很多很多,時間卻是有限的。
聽力
聽力不僅考了“聽”,還考了“閱讀”。大家都知道,對于聽力而言,提前讀題是十分重要的,這就需要平時培養(yǎng)閱讀的瀏覽速度,時間實在不夠的情況除外,最好題目和選項都讀,這樣獲得的信息就更多,聽的過程中針對性也就更強了。
在瀏覽的過程中,除了要將感覺像是關鍵詞的詞語畫下來,最好也招不認識的單詞畫下來,然后根據發(fā)音規(guī)律粗略判斷一下它的大致讀音。因為每個人對單詞的掌握有差異,也許這個生詞就是題目的關鍵詞。提前估計它的發(fā)音,聽力中出現它的時候就更可能做出反應了。
另外,在聽“關鍵詞”之前,最先保證的應該是“全神貫注”,因為只有精力足夠集中才能正確地作出判斷。而且如果你的英語水平還不錯,“全神貫注”地聽也許能將絕大部分內容都完全聽懂,寫答案的時候就比只聽懂關鍵詞更加底氣十足了。
閱讀
閱讀是考試時分值比例最大的一個板塊,需要格外謹慎地對待。我做閱讀題的原則是“能做對的必須做對”,即粗心之類的錯誤絕不能犯。對于閱讀題,難免會有“自己與出題人不在一個頻道上”的情況。無論別人怎么講,無論怎么研究解析,都覺得自己的答案才是正確的。因為存在這種難以避免的錯誤,就要確保其他有能力做對的題都做對,否則在閱讀這個板塊就很難拿高分了。
另外,在讀文章之前應該先瀏覽一遍題目。很多人都建議帶著問題去文中找該讀的地方,但其實這樣做不夠周全,并且直接找對該讀的地方是一件挺有難度的事。我做閱讀一般都會看完全文,因為先讀過題目,所以能大致分辨哪里應該瀏覽哪里應該精讀,這樣其實不會浪費時間,反而降低了“斷章取義”的風險。閱讀速度比較快的同學最好在瀏覽題目的時候把選項也看了,這樣既有助于理解題意,又可能在讀文章的過程中直接發(fā)現正確選項,節(jié)省下不少時間。
如果你還處于時間稍有空閑的高一、高二階段,建議抽時間看看相對簡單的英文書。看全英文的書的確是比較困難的,一句話十個單詞里有九個都不認識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但堅持一段時間下來便會發(fā)現,平時的閱讀文章變簡單了,自己做閱讀題的速度也明顯提升了。有對比便會有進步。
作文
如果作文能維持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分數,那你對英語考試就會多幾分底氣。
寫作文首先得保證“文對題”,否則寫得再美也得不了高分。我的習慣是,題目至少讀兩遍,然后將題目中的關鍵詞畫下來,再多看幾眼。在寫作的過程中也要時刻回憶關鍵詞,看看自己有沒有寫著寫著就跑偏了。另外,寫作文一定要有明顯的層次感,有提示層次的單詞短語更好,這樣自己不會寫得稀里糊涂的,閱卷老師看著也清晰明了。
有很多同學喜歡背作文模板,企圖用幾個模板死搬硬套地應付所有主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我用的是“句子模板”,即平時著重練習兩三種比較特殊的句式,比如倒裝句、反義疑問句、強調句等,一到正式考試就用上這幾種句式。高考時,沒有人會說“你怎么只會用這幾種句子呀”,只會感嘆你將這些句子用得太妙了。句式豐富的文章一定會比滿篇“There are”的作文分數高。而且選擇的是自己長期練習著的句式,也不用擔心出錯。如果積累一些比較高級的詞匯、短語,來替換相同意思的常規(guī)單詞,那就更棒了。
英語不過是一門語言,而且是門不需要我們掌握得多深的語言。大家想想看,語言是人人都會用的吧,如果一門語言難到了大多數人都不能掌握得好的地步,那它可能成為一門“語言”嗎?所以不要再擔心怎么學都學不好英語了,更不要再用“我智商低嘛”“我比較笨啦”這樣的套路來為英語不好找借口啦!
英語肯定是不可能速成的,但學好英語也不會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長路漫漫無盡頭。只要不害怕英語,端正心態(tài),找好適合自己的方法,你想不學好它都不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