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梅 韋霞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們的高校內的民族健身操的教學是有必要進行改革的。更進一步地說,新課標的出臺,向我們展示了進行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高校的體育課授課中,我們強調民族健身操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使他們更加具有民族意識,并且能夠進一步地在素質上得到提高,不僅僅是為了迎合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更是使得他們在愛國情懷上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與此同時,在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之下,學生的心理也相應地在變化和更新,也就需要作為教師的我們,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以此適應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時代的發(fā)展要求。但是目前高校內的民族健身操的教學現狀是不容樂觀的,所以在教學模式上,就需要進行相應地整改,以便于學習能夠更好地學習,將這一傳統弘揚和發(fā)展下去。
對于我們民族健身操的教學現狀來講,首先是教材的版本。由于我們的民族健身操的教材沒有進行相應的改版和更新,所以舊有的版本不能夠完全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舊版本的教材中,關于健身操的動作比較傳統,都是以不變應萬變的體操動作,但是學生可能對于這些動作會有自己的見解,不想做教材上的健身操動作,但是在教師的“一言堂”之下,必須要跟著教材走,跟著教師走,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所以對于教材的版本問題,仍舊是制約我們的民族健身操進一步發(fā)展的因素之一。
作為傳統的體育課性質的民族健身操的教學,授課方式仍舊是傳統的教師授課,教師將動作一步步地交給學生,學生自己多加練習,進行相關的練習。這樣的授課絲毫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能在老師的強制要求下,才學習一些動作。有時候,對于他們而言,教師的“教”僅僅是教師在“教”,而“學”與“不學”才是自己的事。教師的授課完全是由著自己學過的動作去教,對于老師來說,所有的動作必須要進行熟練掌握,任務量還是蠻大的。
一般來說,像這種體育課性質的教學,很大程度上都極易被輕視,動不動就被其他的科目,像語文、數學、英語這類主科給占據了。且不說我們的健身操是民族性質的,不能一味地將學生關在教室里,只重視他們的學習,而忽視了他們的身體素質和體質健康,所以說,我們要對他們的體育鍛煉進行重視。正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習成績提升的良好保障。就拿跑步這一運動方式作對比,跑步前如果沒有得到相應的伸展活動,就極易造成韌帶拉傷等不良結果,但是體操就不會讓學生受到大的傷害,因為健身操是體育運動中較為輕柔和舒緩的運動,既能幫助學生放松身體,又能進行相應的體能鍛煉,何樂而不為呢?
對于我們高校內的健身操教學,老師進行單一的動作授課,往往無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他們對于民族健身操的深刻認識,所以說,我們相應地引入多媒體來進行授課,能夠在學生的視覺上予以沖擊,使得他們都能有更高的參與熱情,喜歡上我們的民族健身操,進行有效的學習。從心底上產生對民族健身操的喜愛,就能夠進行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在今天聽來,仍舊有其實際意義所在。在信息化逐漸普及的今天,我們應用多媒體,來對民族健身操進行教學,是在時代背景之下的有效教學手段,是較為明智的。
我們的民族健身操是采用教師的“教”來進行授課的,教師單一地將動作進行展示,并不能使得學生進行有效地掌握,會使得他們漸漸失去興趣。但是我們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教材的動作基礎之上,增加一些新穎的動作,只要不是完全違背教材的動作,他們喜歡的話,可以進行更多地練習,提高他們對于學習健身操的積極性。在此,可以進行小組劃分學習任務,學生可以自行學習并適當添加自己喜歡的動作,再者,進行小組之間的比拼,最后,由教師進行相應的檢查和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自己進行相應的動作學習,也是需要伴隨著音頻的播放來進行的,所以說,對于學生的健身操學習,也應該按照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教師可以利用科技,來節(jié)省教學時間,同時,減少自己的工作量,相應地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教師不僅僅要在授課的時候,引入相應的音頻,更要在學生把動作進行完全掌握之后,將他們的動作排成視頻,之后,再播放給他們看,要讓他們不斷進行動作的練習和熟悉,更要用他們的視頻來促進領導們對我們的民族健身操教學的關注度。由于他們忽視了我們豐富多彩的民族健身操教學,所以說,這樣具有民族氣息的文化正在不斷地被沖擊。因此,我們需要對高校內的健身操教學的深層意義進行挖掘,與此同時,學生學習健身操的成果視頻,將是我們重視傳統的健身操文化的有利證明。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們的民族健身操的教學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茖W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我們的民族健身操的有效教學,但是,對于整個范圍內的文化認同度和重視程度,不光是高校內的教學做得到的,更加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努力。由于民族健身操教學的教材陳舊,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再加上領導對于民族健身操的關注度不足,所以很難使其有進一步地蓬勃發(fā)展。然而,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恰恰能使我們在民族健身操的教學中引入這一科技,也就能相應地提高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在音頻和視頻的使用上,能夠進行強有力地說服,促進高校的領導們對于民族健身操教學的重視。所以說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們將科技應用到民族健身操教學是一種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能夠切實有效地促進民族健身操的良性發(fā)展。
[1]彭艷梅,朱海營,趙詠梅.信息化時代高校民族健身操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7,16(3):32-33.
[2]王磊.信息化高校健身服務平臺需求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0):169-170.
[3]張鯤,李壯.海南少數民族地區(qū)高校信息化教育的探析與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3(7):127-128.
[4]于泓野.發(fā)揮網絡信息化技術推動傳統體育發(fā)展[J].電腦迷,2016(12):141-142.
[5]張娟.貴州省高校民族健身操開展現狀與對策[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