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慧敏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084-01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實踐活動,總要通過一定的載體才能進行,載體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不同載體的不同特點決定其功能的發(fā)揮,從而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象即高校學生,具有活躍的思想、較強的主體意識、接受信息的渠道又多又復雜。這樣就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引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認同更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一、合理利用高校管理載體,引導高校學生管理載體認同
管理載體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過去相對簡單機械的管理已經(jīng)不適應和諧社會的理念與要求。要引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認同,必須優(yōu)化管理載體。
首先,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管理理念,加強“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尊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地位,用科學合理人文的管理代替簡單粗暴機械的管理,切實做到管理育人;其次,制定合理的制度,建立健全學校各種規(guī)章,做到時時事事有規(guī)章可循,注重聽取學生意見要求,發(fā)揮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貼近高校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自己制定規(guī)章制度,自己遵守自己參與管理,會大大減少學生的抵觸情緒,促使其在長期有效地管理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引導高校學生對高校管理載體的認同。
二、有效整合校園文化載體,引導高校學生文化載體認同
校園文化本身就應該蘊含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高校校園文化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必須有能力引導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使其形成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并且轉(zhuǎn)化成有用的行為,為他人學校社會多做貢獻。
首先,要積極引導文明進步和諧向上的大學校園精神。作為校園文化的靈魂,大學精神需要高校師生共同維護踐行,才能真正起到導向的作用;其次,“要大力營造校園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shù)氛圍。”[1]組織大學生積極開展各種學術(shù)活動,提高自身理論水平的同時,收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再者,要加強班風、舍風的建設,形成積極健康的良好風氣。對大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發(fā)展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此外,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要建設一個整潔優(yōu)美、寧靜有序的校園環(huán)境。設計充滿感染力的校園文化景觀,還要考慮到南北方同學的文化差異,滿足大學生的不同生活審美需要。對大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思想啟迪及行為引導作用。
三、積極創(chuàng)造高?;顒虞d體,引導高校學生活動載體
作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之一,高校學生的社團活動在增強高校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交際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高校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zhì),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理論水平,引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認同?!案咝R塾谔岣吒咝W生思想道德水平,開展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社團活動,以達到培養(yǎng)興趣、陶冶情操、升華思想的目的?!盵2]
兼具娛樂性和自主選擇性的校園文體活動,各式各樣種類繁多,是高校學生較青睞的活動方式之一。高校組織的各類校園文體活動,既可以為學生展示自我,發(fā)展特長提供平臺,又可以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的團隊合作意識,塑造活潑開朗勇敢自信的優(yōu)良品質(zhì),從而達到使高校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活動氣氛中發(fā)展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質(zhì)。
社會實踐作為一個人的人生大課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高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方面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應鼓勵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實踐活動,融入復雜的社會生活,感受激烈的社會競爭。在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樹立奉獻社會的理想目標。
四、充分利用課堂載體,引導高校學生課堂載體認同
課堂載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載體,“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要深入發(fā)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yè)知識過程中,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提高政治覺悟?!盵3]這就要求高校要鞏固課堂載體,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不斷引導高校學生正確的做人原則,提高高校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
首先,要發(fā)揮“兩課”課堂作用,“兩課”課堂教學方式方法要努力貼近高校學生實際,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培養(yǎng)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次,還要加強實踐教學,做到課堂內(nèi)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jié)合,使課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能夠在實踐中得到鞏固提高。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身教”作用,課堂上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無論課堂內(nèi)外,教師都應以身作則做好模范表率,引導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師還應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充實自我,積極學習先進教學經(jīng)驗和模式,為增強對學生的課堂吸引力作多貢獻。
五、有效利用大眾傳媒載體,引導高校學生傳媒載體認同
當今社會,大眾傳媒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高校要有效利用大眾傳媒中的有利條件,抵制其帶來的不良影響。必須正確引導大眾傳媒,用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領傳媒陣地,充分利用網(wǎng)絡技術(shù),正確引導和教育高校學生。
高校開展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采取學生更易接受的交互方式,有多種交流方式供學生選擇,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利用網(wǎng)絡聊天的隱秘性,可以有效開展個體思想政治教育,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對積極引導高校學生對網(wǎng)絡載體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設置學校校園網(wǎng)絡站,宣傳學校的重大改革措施,積極推進各種校務公開化,逐步得到廣大學生的理解與共識。通過網(wǎng)站及時公布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鼓勵學生民主參與各項決策,這樣容易獲得廣大學生的認可,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丁蓓蕾.論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開發(fā)[J].河南社會科學報,2009(01).
[2]丁蓓蕾.論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開發(fā)[J].河南社會科學報,2009(01).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