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平
摘?要:文章主要是以雨果的《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為主,還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為材料,運用例子分析說明的方法,來淺談反語幽默、諷刺的表達效果,并歸納一些可操作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這種方法。
關鍵詞:反語;幽默;表達效果;運用
在文學作品和日常生活中,人們?yōu)榱四苡哪乇磉_深刻的思想和強烈的情感,常常會運用反語這種修辭手法。筆者以雨果的《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為主,并結合了有關反語的例子,對反語的幽默、諷刺的表達效果及寫作方法進行分析講解。
一、 何為反語
反語,又叫“倒反”,是一種修辭格,是用意義或感情色彩相反的詞語表達本意,使字面和本意之間形成強烈的反差的一種修辭手法。反語多用在批判、揭露方面,具有辛辣諷刺、幽默有趣的修辭效果,使文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戰(zhàn)斗性。
二、 學用反語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就成功地運用了反語來批判和揭露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的惡行,使得文章語言幽默辛辣、意味深長。
如“從前他們對巴特農(nóng)神廟怎么干,現(xiàn)在對圓明園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徹底,更漂亮,以至于蕩然無存?!北径沃械摹捌痢北緛淼囊馑际恰磅r明、美麗、好看,或是精彩、出色”,但是在這里,“漂亮”表達的意思卻是指“丑惡”。此處運用反語修辭,是褒詞貶用,辛辣地諷刺了英法聯(lián)軍從以前到現(xiàn)在,一直以來的掠奪毀壞本性,無情地嘲諷了他們的丑惡行徑。除了褒詞貶用,還可以貶詞褒用,如肖乾的《棗核》中“我問起棗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虛地,說:‘等會兒你就明白啦?!薄肮逝摗币辉~本是貶義詞,意為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此處貶詞褒用,通過這位美籍華人的動作神態(tài)揭示出他對棗核的珍愛,同時也真切地揭示出僑居海外的游子們熱愛故土、熱愛祖國母親的深厚情操,使愛國主義這一永恒的主題得到了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
再如“豐功偉績!收獲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歐洲。這就是這兩個強盜的故事,多么滑稽!”本段中的“豐功偉績”“勝利者”,這些詞字面上都是歌頌稱贊好人好事或贏得了比賽的勝利,實際意思是英法聯(lián)軍掠奪了大量的珍貴財寶,并心滿意得、自詡夸耀。這是反話正說,把英法聯(lián)軍搶掠的丑惡行為刻畫得淋漓盡致,也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他們行為的不滿和嘲諷。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尊敬的巴特勒先生,以上就是我對遠征中國的全部贊譽。”“贊譽”在這里是反語,作者是反話正說,實際上表達是強烈的批判。
又如“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人對野蠻人所干的事情?!边@句中的反語比上一句更豐富,“文明人”是反話正說,“野蠻人”是正話反說。兩者形成鮮明對比,把歐洲的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思想和實際上丑惡的行為進行對比,強烈地揭露了他們標榜為文明人實為野蠻人的本質,也徹底否定了這樣一種歧視的錯誤觀念。
綜上所述,這篇文章在反語的運用上主要采用了兩類方法:褒詞貶用與貶詞褒用;反話正說與正話反說。
三、 運用反語的注意事項:
必須適應表達目的。
必須重視自然協(xié)調。
必須注意明確清楚。
四、 寫作練習
以“?????那些事”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恰當使用一些反語的寫法。
【學生佳作】
自習課那些事兒
長沙市雅禮實驗中學?姜唯
對于學生而言,什么課最自由?什么課最歡樂?而又什么課最難得?我會毫不猶豫地宣告:自習課。
自習課最難得,可謂是“千年等一回”,等到了這一回,我們當然不會浪費此等機會,必定歡騰40分鐘。
看同學們多么自由,“樂學派”拿出自己帶的資料,開始刻苦鉆研;“音樂人”拿起筆,伸出手指,通過敲擊課桌,制造出“悅耳動聽”的聲音,身體各部分搭配著音樂做出一些陶醉其中的動作;“幽默族”聚集在一起,在沒有老師的教室里,開起了“聯(lián)合國峰會”,歌聲,笑聲,辯論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操心……鏡頭對準小A同學:他正對鏡“貼花黃”,左梳梳,右看看,只見一陣打扮后,前邊的頭發(fā)向左偏,右邊的頭發(fā)向后走,實在是標致極了!我不知他在干什么,便問精通時事的小B,答曰:流行新時尚!
自習課的氣氛好似“周立波秀”現(xiàn)場,總是歡樂多多。不必說“幽默族”的大會,也不必說那妙趣橫生的“五子棋”大賽,單是那“粉筆大戰(zhàn)”便有無限樂趣。只見小C同學將“軍火”偷偷搬到自己桌上,小D同學見勢不妙,便就地取材——橡皮,一場大戰(zhàn)拉開序幕,起初是兩個人之間的戰(zhàn)爭,騰,挪,躲,閃,身段敏捷,戰(zhàn)術靈活,大有特種戰(zhàn)士之風采!槍林彈雨之中,難免會傷及無辜,于是參與戰(zhàn)爭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霎時演變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場上甚是激烈,只見“粉筆與橡皮齊飛,口水共汗水一色”,作戰(zhàn)場面忙而不亂,前方隊員少彈藥,后方隊員補給;前方遭圍攻,馬上必有人“護盾”……場下甚是歡騰:折紙飛機的,唱《江南style》的,喝彩的,仿佛是世界杯決賽現(xiàn)場,臨門一腳的慶祝場面……
“噓,班主任來啦!”大家頓時花容失色,教室頃刻肅靜,猶如狂風肆虐過的空蕩蕩的街道。
班主任那咚咚咚、恨不得把地板鑿個洞的高跟鞋聲奪門而入,充滿“殺氣”,大家正襟危坐,“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剛才幾位破壞紀律、唯恐天下不亂的同學于是被“請”到了辦公室“喝了一頓茶”,其他同學每人一張卷子,做完再回家!哦!“興盡悲來”!
只是全班同學都在納悶:老師何時學會了“隱身術”?原來,老班早就“潛伏”在了窗口,只是誰也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
五、 結束語
本文只是筆者的一個粗淺的嘗試,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材是我們寫作學習最直接最快捷的模本,只要我們充分地研究和開發(fā)教材,一定能挖掘更多精彩的風景。
參考文獻:
[1]Jasmine(網(wǎng)名).《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的反語運用.來源:新浪博客,2009年11月14日,21:13:20.
[2]李紅.談談“反語”修辭格[J].宿州師專學報,Journal of Suzhou Tenchers College,1999(02).
[3]邱野.反語的語用分析[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Modern Chinese,2008(09).
[4]趙寧子.廣告也可以使用反語[J].語文知識,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