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艷梅+李釗鋒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結構全面優(yōu)化升級,社會建設、文化發(fā)展已進入新的階段,經濟呈現新常態(tài)。在此背景下,本文通過找出目前高校學生黨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終探索出適合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的工作模式。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員;新常態(tài);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 2017)14- 0078-03
doi:10. 3969/j.issn. 1671- 5918. 2017. 14. 029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經濟從高速增長逐漸轉為中高速增長,產業(yè)結構全面優(yōu)化升級階段,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逐漸轉向創(chuàng)新驅動。經濟發(fā)展形勢的變化已對高校學生黨員的思想產生較大沖擊,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多高校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并未與時俱進,而是沿用老一套的教育內容和方法,無法跟上目前國內外發(fā)展形勢。在新常態(tài)大背景下,對高校學生黨員的教育工作要及時跟上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步伐,才能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一、“新常態(tài)”的時代內涵
2014年5月,習近平在考察河南的過程中首次提出“新常態(tài)”的概念;同年11月,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 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提出了“新常態(tài)”的三個特點: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yōu)化升級,第三產業(yè)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xiāng)區(qū)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發(fā)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chuàng)新驅動。
2017年1月18日,劉云山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中強調,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全面提升黨建工作和組織工作水平,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和強化黨內監(jiān)督為重點,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突出問題導向、強化責任擔當、抓好關鍵少數,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
二、“新常態(tài)”對高校學生黨員的影響
(一)入黨動機多元化、功利化
大學生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本身尚未定型,在國際國內各種不良社會文化和思潮的沖擊下,不少學生入黨出現從眾心理、功利心理、攀比心理、虛榮心理,入黨動機功利化、多元化特征顯現。有的學生黨員雖然已經加入黨組織,但是在思想上仍然停留在未入黨前的狀態(tài),沒有真正入黨。
(二)理論學習與黨性鍛煉脫節(jié)
國家倡導“大眾創(chuàng)新、萬眾創(chuàng)業(yè)”,作為黨員應該走在最前,響應國家號召投入到創(chuàng)業(yè)中。但由于缺乏理論學習和堅定的黨性信念,導致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部分黨員忘記黨性,只顧眼前的經濟利益,把集體利益和黨性修養(yǎng)放在一邊,在涉及原則性問題的時候沒有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最終對黨產生負面影響。
(三)責任意識缺失,未能發(fā)揮榜樣帶頭作用
部分高校學生黨員不能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懶惰懈怠、工作中怕苦怕累,自律意識逐漸淡??;在個人利益和集體、他人利益發(fā)生沖突時,不能做到合理權衡,無法起到一名普通黨員應有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削弱黨在普通同學中的公信力。
(四)錯誤判斷國內外形勢,盲目愛黨
我國已進入經濟“新常態(tài)”發(fā)展階段,中國與其他國家在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方面出現更多的正面沖突。部分黨員無法正確判斷是非,按照比較自我的一套“愛黨”理念,從而做出過激的行為,沒有客觀地意識到表面矛盾與本質合作之間的關系,導致在群眾中做出錯誤表率,產生消極影響。
三、在“新常態(tài)”大背景下,改進高校學生黨員教育工作的路徑和方法
(一)豐富學生黨員教育的方法
“新常態(tài)”下,學生黨員接觸各種信息越來越方便快捷,黨的國家方針政策等理論性內容在網絡上隨處可尋。然而,正因為獲取信息的便捷,也帶來了信息傳播的多樣化,導致部分學生無法集中精力學習,無法抓住重點學習。在“新常態(tài)”下,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特性以及與外界接觸的渠道,有針對性地在學生黨員日常學習生活中落實黨員教育工作。把黨的知識融入到日常的學習會議中,融人到學生黨員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中,結合社交網絡平臺,通過各種可行有效的教育方法潛移默化地開展黨員知識教育和黨性教育,避免僵化的理論教育。與此同時,應該注重黨員教育的時機。如在“兩會”期間,舉辦與“兩會”主題相關的知識競賽活動;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之際,舉辦知識競答大賽等。
(二)加強學生黨員理論學習與黨性錘煉的協調推進
緊密結合黨中央的指導精神,把共產黨黨章黨規(guī)學習和習近平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全面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解決學生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特別是在“新常態(tài)”下,時代的變化、外國文化的侵略、國人觀念的改變等,使得學生黨員在政治認識上存在偏差,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不一致,出現四不像的畸形黨員理論文化,從而模糊了黨在學生黨員心中的印象,入黨最終呈現出服務自身而并非服務大眾的不良傾向。在“新常態(tài)”下,更應該堅持初衷,組織優(yōu)秀的老黨員,把我黨優(yōu)良文化傳統及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深刻認識傳遞到每一位新的學生黨員,不讓時代的變遷把傳統優(yōu)秀黨性文化磨滅掉,而應該更好地繼承,更好地發(fā)揚。
(三)建立健全的學生黨員考核評價機制
在學生黨員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建立一套健全的黨員考核評價體系。首先,在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上,特別要注重對黨員的政治考察,如留意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匯報情況,關注預備黨員的發(fā)展動態(tài)等。其次,對于黨性修養(yǎng)高、能力突出的優(yōu)秀黨員,及時給予正面肯定,并安排到重要的學生干部崗位中。對于黨性修養(yǎng)較低的黨員,無論能力是否突出,都應及時給予相應的警告和處分,以示懲戒,嚴重時果斷勒令有退黨?!靶鲁B(tài)”下,學生黨員發(fā)展應遵循精益求精,品德第一、能力第二的原則,拿好獎懲這把尺子,對于黨員的監(jiān)督和管理起到足夠的震懾作用。好的評價機制,好的獎懲機制,好的監(jiān)督機制,會促使黨性不強的黨員在嚴格的紀律要求中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即使沒有做出較大貢獻,但也能在有效的監(jiān)督中保持較為正確的做事心態(tài)。沒有的評價機制,沒有好的獎懲機制,沒有好的監(jiān)督機制,一個本來非常優(yōu)秀的黨員也可能會在松散懶慢無紀律的環(huán)境中逐漸腐化,而黨性原來就不強的黨員更加肆無忌憚地不顧全黨利益,努力工作的目的更多的只是為了獲取個人利益。endprint
(四)充分抓好基層黨支部示范點
對于工作優(yōu)秀的基層黨支部,應及時樹立標桿,總結出學生黨員教育和管理的相關工作經驗。所有政策的制定,所有規(guī)定的執(zhí)行,所有通知精神的傳達,最終都是由基層黨支部來具體落實。但是,基層黨支部畢竟是分散的個體,不同的單位、不同的機構、不同的區(qū)域,黨支部的工作都有各自的特點。我們要把政策、規(guī)定、通知精神落實到位,必須親自把關,做出典范,以活生生的例子引導其他黨支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操作,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化的事情程序化,程序化的事情系統化,然后快速推廣到每一個黨支部。只要這樣,基層黨支部的執(zhí)行工作才不會因黨員干部的更替、時代的變化、政策的更新而受到強烈沖擊,黨員的培養(yǎng)真正做到有規(guī)可循。所以,抓好基層黨支部示范點尤為重要,實驗試點,優(yōu)秀推廣,大事細化,最終推動黨員教育工作落實到位。
(五)鼓勵創(chuàng)新黨員教育工作的方式
在不違反黨的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在規(guī)定大的黨員教育方向的前提下,應將具體實施黨員教育的權利下放到基層,鼓勵基層黨組織采取多種形式做好黨員的教育工作。我黨最重要的資產不是理論,而是實實在在活在當下的黨員人才。在落實黨員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把權力下放到基層黨支部,讓基層黨支部根據本校的文化,并結合學生黨員的整體素質,做出更符合實際要求的黨員培養(yǎng)方案。在黨中央的大方向統一領導下,應充分創(chuàng)新學生黨員的教育工作模式,讓基層黨支部在學生黨員教育中發(fā)揮更靈活、更重要的角色,而不僅僅是黨中央政策、規(guī)定、精神的照搬者。對于黨員人才,我們應該全面發(fā)揮其在學生黨員培養(yǎng)的積極作用,充分體現黨員人才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黨中央能做出正確引導的前提下,部分權力該下放的要及時下放,努力做到不做無意義之干涉,這才是真正做到鼓勵的根本。
(六)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群眾的力量
中國的傳統官場文化深深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高校學生黨支部的主要領導的工作方式。部分高校的黨員教育工作往往是一把手說了算,二把手聽一把手的,廣大黨員堅決服從一把手的全部決定和安排,這是一個非常危險,但又確實存在于現實當中的不良現象。黨章中規(guī)定下級服從上級,不少黨員卻理解為,服從直屬領導就是領導安排自己干什么就干什么。這是曲解了我黨在執(zhí)行下級服從上級決定時的真正定義,非常不利于調動廣大黨員的力量。學生黨員的教育工作應該堅持從學生隊伍中來到學生隊伍中去,讓廣大黨員親身參與到黨員教育工作的計劃中,充分挖掘出廣大黨員的優(yōu)勢,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力量,在民主集中制的指導下,限制一把手盲目決定的弊端,強化廣大黨員學習的主動參與性,使得黨員教育是關乎每一個人的事情,而不僅僅是領導的事情。最終使黨員教育工作就變得更容易操作,黨員對教育的過程也能認真地對待,互相理解。
四、結論
本論文通過分析“新常態(tài)”對目前高校學生黨員的影響,反映當前高校學生黨員教育中的問題,提出在“新常態(tài)”大背景下,改進高校學生黨員教育工作的路徑和方法。高校學生黨員是黨員隊伍中的重要后備力量,我們要在學生黨員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開展黨的教育內容的同時,完善學生黨員考核評價機制,充分抓好基層黨支部示范點,鼓勵創(chuàng)新黨員教育工作的方式,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群眾的力量,更好地做好學生黨員教育工作,讓大學生黨員成長為符合新常態(tài)背景的綜合型人才,為我國未來的經濟發(fā)展提供高素質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孫寶成.新常態(tài)下大學生黨員教育長效機制研究[J].黨史博采(理論),2016(8):43 -44.
[2]戴衛(wèi)義,張萬茂.新常態(tài)下大學生黨員培養(yǎng)教育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4):141 -144.
[3]李文琤.新形勢下學生黨員教育與管理的創(chuàng)新思路[J].管理觀察,2016(6):148 -149.
[4]何放.對新常態(tài)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郵政,2016(6):56 -57.
[5]曹濟群.新常態(tài)下高校學生黨員培養(yǎng)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路徑[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6(2):25 -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