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家校合作理念的逐漸深入,組建家委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為學校及教師們所了解。作為教師的我們都希望組建起來的家委會能成為班級管理的堅強后盾,但由于家委會中的家長們來自社會各階層,他們的受教育水平以及教育理念不一,因此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以我所帶班級為例,由于學生們讀四年級時我才接手,為了更快更好地成立家委會,我主要讓家長們通過自薦方式加入。但在后來的交流過程中,有些家長表示之所以愿意參與,主要是擔心孩子的學習,希望通過為學校、為班級做更多的貢獻來輔助孩子的學業(yè);有的家長認為班級事務(wù)有其他家長參與,自己只要積極配合就好。了解了這些以后,我查閱了相關(guān)資料,對家委會的相關(guān)知識進行了系統(tǒng)的學習,又向其他班主任尋求幫助,最后在本學期采取了以下三個措施來實現(xiàn)改革。
家委會是班級家長群體的核心組織,成員必須有一定的號召力和組織力,要熱心參與班級活動,還能帶動其他家長一起參與班級活動。本學期,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家委會的作用,讓家委成員真正融入班級這個大家庭中來,我決定重新組建家委會??墒?,面對這些性格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家長,我又開始猶豫了,我害怕家長過多干預(yù)我的教育教學工作,使我的工作受到束縛,更擔心一些家長挑剔我工作上的不足。德育主任看出了我的“難處”,他鼓勵我說:“作為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著比家長更為豐富的育人方法和教學經(jīng)驗,不應(yīng)害怕各種刁難。面對家長,我們更應(yīng)自信展現(xiàn)自己的專業(yè)能力,用共同探討的心態(tài)去聆聽家長的教育理念,正視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教育行為?!?/p>
在德育主任的支持與鼓勵下,我先利用班級QQ群增進家長與家長間、教師和家長間的溝通和了解,讓家長們充分了解家委會成員應(yīng)該具有的素養(yǎng)和能力,鼓勵家長們通過自薦或他薦的方式成為家委會成員。最終,在家長自愿報名的情況下,我與副班主任商議選擇了6位不同職業(yè)背景的家長,因為我們認為這樣可以體現(xiàn)各個層面家長的意愿,從而達到更有效的溝通。新的家委會成立之后,我又成立了一個微信群,讓家委會成員明確家委會工作的目的,指導家委會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入選的6位家委的職務(wù)分別是出納員、會計、活動策劃師、宣傳員、采購員、事務(wù)聯(lián)絡(luò)員,而我與副班主任分別擔任調(diào)解和監(jiān)督工作。就這樣,試著‘放懷’、科學組建,其他家長對家委會成員的責任和義務(wù)更清晰了,家委會成員的分工也更明確了,更改變了每次班級活動“無人響應(yīng)”的尷尬局面。
家委會成員參與班級的各項工作,離不開教師的必要引導。教師不要因為害怕家長的質(zhì)疑而拒絕家長的參與,從而打擊家長的積極性。因此,家委會成立之后,我便學著把家委會推到臺前,在各種場合樹立家委會的形象,明確他們在班級中的地位,使他們也成為班級管理的一員,并以其自身的魅力與能力參與班級工作的各個方面。例如:為加強和家委會的溝通,我利用周五放學時間定期召開家委會成員會議,剛開始時由我組織,待家委會成員們熟悉會議流程后,我便逐步放手由家委會成員輪流主持召開。第一次會議,我們主要討論并學習《家長委員會章程》,并聽取學期班級工作計劃;第二次會議主要圍繞“家校之間如何開展合作”這個話題進行交流;第三次會議,我引導家委會成員們給班級工作提建議,而我主要負責記錄……這一系列的會議讓家長委員們真正了解了班級情況,了解自己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當然,有時工作繁忙,實在抽不開身時,我便會通過微信群或QQ群組織家委會成員進行線上學習和交流。
本學期的家長會,我重在發(fā)揮家委會的優(yōu)勢,讓有育兒經(jīng)驗、有專長的家委會成員談?wù)労⒆拥慕逃龁栴},這種以“家長”來影響“家長”的自我教育新模式,很好地起到傳、幫、帶作用,家長反響熱烈,參與的積極性也更高了。一段時間后,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讓家委會成員參與到班級工作中來,他們更能體會到教師工作的煩瑣與艱辛,更能理解教師的付出。
當然,教師對家委會的“放權(quán)”不能盲目,要有的放矢,在教育理念和各項常規(guī)管理方面,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切不可讓家委會成員們隨意干擾自己的教學與管理工作。
要想使家委會工作正常開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僅包含組建計劃、制訂各項制度、開展各種教育活動,還包括后期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而豐富的親子活動,不僅能凝聚力量,還能鍛煉家委會的操作能力。之前我一直很害怕組織親子活動,一來考慮學生的安全問題,二來家長的參與度也不高,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班的親子活動都未能真正地開展起來。這個學期,新的家委會成立后,我決定“放膽”,讓家委成員自己組織各種活動。我先在家委群里發(fā)動成員們根據(jù)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自主選擇活動主題,我只作為一名旁觀者適時提出建議。在家委們的交流與討論中,我發(fā)現(xiàn)其實家委們的社會資源更豐富,考慮也更全面。如這次“研學旅行”親子活動后,學生和家長們紛紛向我表示,希望這樣的活動能繼續(xù)開展。有了第一次嘗試,我開始更加放心大膽地讓家委會參與并組織校內(nèi)的一些活動了,例如利用綜合實踐課程開展親子廚藝大比拼,利用“六一”慶典開展親子T臺秀,利用元宵節(jié)開展包湯圓活動,等等。家長們豐富的社會資源,使得我們的班級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家委會成員們在活動中也真正實現(xiàn)了他們的價值。
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家委會成員們的工作熱情,帶動更多家長投入班級活動中,每次活動結(jié)束后,我都會給積極參與活動的家長頒發(fā)證書,還在微信群或QQ群里向家長們表示感謝。充分發(fā)揮家長委員會在班級管理方面的作用是構(gòu)建和諧班集體有力的舉措之一,家長們的參與給班級注入了新的活力,給學生們帶來了新的體驗和認知。只有家長主動、積極地參與班級管理,與學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引領(lǐng)孩子們不斷前進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