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性教育”經常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很多人認為,性教育就是“教孩子如何發(fā)生性行為”,其實遠非如此。性教育涵蓋了一系列的核心概念,包括關系、價值觀和權利以及文化、社會性別、暴力與安全保障、健康與福祉技能、人體與發(fā)育、性與性行為、性與生殖健康等,并且,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性教育的內容也有所不同。
為了進一步闡述什么是全面性教育以及如何有效開展全面性教育,今年一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多家聯(lián)合國機構聯(lián)合出版了《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以下簡稱《綱要》),并于今年七月發(fā)布了中文版。
《綱要》基于證據(jù),總結了有效的全面性教育所具有的特征,推薦了適合5~18歲人群的全面性教育課程所需要包含的主題和學習目標,并且概述了有效規(guī)劃、實施、監(jiān)測全面性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編寫《綱要》是為了協(xié)助教育、衛(wèi)生和其他相關權威部門進行全面性教育課程和教學材料的開發(fā)及有效實施?!毒V要》主要面向課程開發(fā)人員、校長和教師,對參與校內外性教育項目的設計、實施和評估的人員也同樣有幫助。另外,社會服務組織、以青年為對象的社會工作者和年輕人也可以利用《綱要》開展性教育的宣傳倡導。
《綱要》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全面性教育的概念,即:全面性教育是一個基于課程,探討性的認知、情感、身體和社會層面的意義的教學過程。其目的是使兒童和年輕人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確保其健康、福祉和尊嚴。全面性教育培養(yǎng)相互尊重的社會關系和性關系,幫助兒童和年輕人學會考慮他們的選擇如何影響自己和他人的幸福,并終其一生懂得維護自身權益。
全面性教育不僅僅是關于生殖、風險和疾病預防的教育,而且同時展現(xiàn)性的積極意義,例如相互尊重、平等的愛與人際關系。全面性教育提供關于性與生殖健康的全方位信息,主張采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學校是開展全面性教育的關鍵場所,同時非正規(guī)教育和社區(qū)教育也是開展全面性教育課程的重要機會。
《綱要》的第三章專門對此進行了論述。首先,全面性教育有助于保障兒童和年輕人的性與生殖健康,解決一些普遍被認識到的影響年輕人的關鍵的性與生殖健康問題,包括衛(wèi)生、青春期發(fā)育、懷孕與避孕、人工流產、暴力(包括基于社會性別的暴力)、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及其它性傳播感染。
《綱要》同時強調了通過全面性教育可以解決影響兒童和年輕人健康與福祉的其它關鍵問題,包括信息與通信技術對性行為的影響(如色情短信、網(wǎng)絡色情、網(wǎng)絡欺凌),心理和情感健康問題,以及飲酒、吸煙和吸毒等問題對兒童和年輕人的影響。
《綱要》還特別指出了特殊的年輕人群體在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特殊需求,例如感染了艾滋病的年輕人、生活貧困的年輕人、有身心障礙的年輕人、同性戀和雙性戀以及跨性別和間性年輕人。
《綱要》特別強調性教育中的循證原則。在《綱要》的開發(fā)及修訂過程中,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了兩次全球證據(jù)回顧。第一次是2008年,共回顧全球各地的87項相關研究;第二次是2016年,共回顧全球各地77項隨機控制試驗研究以及22項嚴格的系統(tǒng)評估,其中大部分研究來自發(fā)展中國家。這兩次全球證據(jù)回顧的主要發(fā)現(xiàn)包括:
校內或校外開展的性教育不會增加性活動、風險性行為或性傳播感染、艾滋病毒感染率;
性教育在提高青少年的性與生殖健康知識水平,改善態(tài)度和行為方面有積極的影響;
禁欲教育項目在推遲首次性交行為、減少性交行為頻率或減少性伴侶數(shù)量等方面是無效的;
使用明確的、以權利為本的方式開展全面性教育,能夠增加性關系中關于個人權利的知識,促進年輕人與父母之間關于性和人際關系的交流,增加處理風險情形的自我效能感等。
關注了社會性別的性教育,相比于沒有關注社會性別的性教育,在實現(xiàn)健康結果,例如降低非意愿懷孕和性傳播感染等方面更為有效;
按計劃充分實施的性教育,與不忠實于原始設計和實施方式的性教育相比,更有可能對青年人的健康產生預期的積極影響;
已經被證明有效的性教育計劃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復制實施,同樣會對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產生積極影響;
社會性別及其規(guī)范、暴力經歷以及獲取相關服務的障礙會嚴重阻礙年輕人采取更安全的性行為;
當學校課程與青年友好型醫(yī)療健康服務相結合,并且有家長和老師的積極參與時,性教育的影響才能發(fā)揮到最大。
《綱要》的第5章提供了全面性教育的核心概念、主題和具體學習目標,以指導各國開發(fā)適合本國國情的性教育課程。全面性教育包括8個同等重要并相輔相成的核心概念(1.關系;2.價值觀、權利、文化與性;3.理解社會性別;4.暴力與安全保障;5.健康與福祉技能;6.人體與發(fā)育;7.性與性行為;8.性與生殖健康)。每個核心概念下都有2到5個不等的主題,每個主題下又界定了具體的學習要點和說明性學習目標,這些學習目標按照知識、態(tài)度和技能進行分類。學習目標按照四個不同的年齡段進行設定,即5~8歲,9~12歲,12~15歲,15~18歲及以上,內容隨著年齡的遞增而愈加復雜,呈螺旋式上升。
如何回應關于性教育的常見誤解和擔憂
關于性教育的誤解、質疑或者擔憂依然廣泛存在?!毒V要》的第6章是關于如何為性教育爭取支持并進行規(guī)劃,其中專門針對一些常見的擔憂與誤解,基于證據(jù)、原則和常識對這些擔憂和誤解進行了回應。
擔憂:全面性教育將導致性交行為提前。
回應:全面性教育并不會導致性交行為過早或更頻繁地發(fā)生,反而會推遲首次性交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并促進更負責任的性行為。
擔憂:全面性教育會剝奪孩子原有的“純真”。
回應:證據(jù)顯示兒童會從正規(guī)學校教育所提供的科學準確、非評判的、適合年齡與發(fā)展階段的信息中獲益。
擔憂:全面性教育違背我們的文化或宗教。
回應:性教育應該獲得傳統(tǒng)文化守護者的支持,并根據(jù)文化環(huán)境調整內容,但同時也要解決違背人權原則的消極社會規(guī)范和有害做法。
擔憂:家長會反對學校開展性教育。
回應:性教育的開展恰恰需要家長的參與和支持,多數(shù)家長都是學校性教育的堅定支持者。
擔憂:開展性教育課程對教師來說太困難。
回應:教師經常面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關于性和人際關系等各種問題,因此他們需要妥善應對。大多數(shù)教師已經具備基本技能,他們還可以通過培訓學習如何開展全面性教育。
擔憂:全面性教育的內容已經包含在其他學科中。
回應:有效的全面性教育課程涵蓋一系列主題以及知識態(tài)度和技能方面的學習目標, 這些可能是其他課程所不能涵蓋的。
擔憂:年輕人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和社交媒體能夠了解關于性的所有信息。
回應:網(wǎng)絡和媒體不一定能提供適齡的、循證的事實,而全面性教育則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健康安全的討論空間。
擔憂:全面性教育是引導年輕人走向另類生活方式的一個手段。
回應:全面性教育并不為哪一種生活方式背書,不對性行為、性傾向和性別身份做主觀評判,而是保證每個人都獲得健康幸福所需的準確信息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