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興俊+張嬌
摘 要:大學生擔負著建設和諧社會的歷史重任,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校的重要課題。與輔導員的師生關系、與舍友的宿舍關系、與相同愛好者的社團關系,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校中,輔導員會對學生的生活規(guī)律、行為習慣、心理健康、思想道德、學業(yè)情況等在校期間的行為進行管理、引導和服務;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宿舍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可以強化社團的教育功能,提升大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幫助大學生擁有良好的職業(yè)前景。優(yōu)秀的社團文化還可以為大學生創(chuàng)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提升的良好環(huán)境。
關鍵詞:大學生;師生關系;宿舍關系;社團關系;成長成才
高校要注重大學生的三重人際關系,即與輔導員的師生關系、與舍友的宿舍人際關系、與同好者的社團關系。輔導員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舍友是大學生一輩子的朋友,學生社團是大學生團隊精神和個性發(fā)展的培育基地。
一、與輔導員的師生關系
我國高校輔導員制度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政治指導員制度。政治指導員全面負責基層中隊學員的學習、思想、生活和健康等工作。這就是中國高校政治輔導員制度的前身。正式建立政治輔導員制度是在新中國成立后。1961年,《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明確指出,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一、二年級設政治輔導員或者班主任,從專職的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其他青年教師中挑選有一定政治工作經(jīng)驗的教師擔任。同時,要逐步培養(yǎng)和配備一批專職的政治輔導員。
有部分研究人員將輔導員的角色定位為學生的教育管理服務者、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推行者、大學生的人生發(fā)展引導者、學生成長成才的培育者和學生生活學習的管理者。也有部分研究人員認為,對外開放以來高校輔導員的身份角色由政工干部演變?yōu)榻處熀透刹康碾p重身份,職責從思想政治教育延伸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務。
輔導員在大學生的高校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輔導員是學生與學校溝通的直接橋梁,是學校政策方針上傳下達的有力執(zhí)行人,是調(diào)解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校矛盾的中間人。輔導員也是大學生的朋友,在與學生保持密切聯(lián)系的同時,還要對學生做好指導教育工作。除此之外,輔導員負責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管理和解決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大學四年里,輔導員對學生的生活規(guī)律、行為習慣、心理健康、思想道德、學業(yè)情況等在校期間的行為進行管理、引導和服務,因此,輔導員可能會是比學生父母還要關心學生的人。
二、與舍友的宿舍關系
大學是一個“大家庭”,是多種地域文化、不同性格學生匯集的場所,也是一個與社會緊密聯(lián)系的“小社會”。大學生在大學生活當中擁有的交際圈越大,代表他們接觸的朋友越多,社交活動越豐富。在這些交際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還能在實踐中獲取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
大學生的宿舍人際關系在大學生的人際關系中非常重要。據(jù)統(tǒng)計,大學生花費超過五分之四的課余時間待在宿舍里進行個人活動或多人的人際互動。宿舍早已不容置疑地成為大學生娛樂、交往、學習、休息的主要場所。宿舍人際關系就是大學生在相同的生活學習維度中以語言、情感、地域文化、人文思想為媒介,在交往交流的求同存異中達成的精神共振關系。
一般而言,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在交際過程中更容易發(fā)現(xiàn)他人的長處和優(yōu)點,懂得尊重和信任他人,待人謙虛、寬容,可以接受和理解他人的不同觀點和行為。在日常的宿舍生活中,大學生之間應當正確處理好彼此關系,相互尊重,增進交往。尊重他人是維系宿舍人際關系和諧的基礎。大學生正處于心理成熟和生理成熟的特殊成長時期。他人的理解和認同是大學生渴望提升和改善自己在部分群體中地位的精神需求,他們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信任;與此同時,在大學生渴望認同的意識追求下,也容易造成他們對尊重要求過高。因此,包容在維護宿舍人際關系的和諧上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舍友之間在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上普遍存在差異,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所以同宿舍學生之間的摩擦就不可避免。因為個體之間總會有區(qū)別,所以大學生不應用自己的生活觀念和習慣去衡量和要求他人。這就需要大學生有一顆能夠包容的心,應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并積極去感受和適應不同的文化。這是一個適應的過程,也是一個接受的過程,更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大學生在人際相處上還應該學會換位思考,想想如果自己在他人的位置上將會怎樣處理問題,如果大學生將自己置于對方的角度上,那么一切就會簡單得多。
大學肩負著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重任,而積極濃厚的生活學習氛圍是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的重要保障。學習氣氛的濃厚與否直接關乎大學生的成長軌跡,生活氛圍的積極與否直接關乎大學生的人生態(tài)度。宿舍是學校構(gòu)成中的最小單元,其不僅是大學生娛樂、生活、休閑的地方,也是大學生思維碰撞、語言溝通、情感交流的場所。宿舍的人際關系氛圍是學習氛圍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宿舍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學業(yè)成就。當大學生具有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時,就會更容易營造良好的宿舍學習氣氛,那么其個體和整體的學習適應能力都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因此,宿舍這個小集體里的“意見領袖”,即舍長,應當努力營造宿舍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影響舍友努力學習參加各類社團活動,這樣才能“相約舍友,共赴前程”。
三、與共同愛好者的社團關系
學生社團是共同愛好者所組成的學生團體,可視為一種通過其組織形式或其所開展的各種活動承載觀念文化、興趣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的文化載體。社團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強化社團的教育功能,從多層面提高大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促進大學生擁有良好的職業(yè)前景,為大學生發(fā)揮個人特長和增強自我認知提供更好的平臺和機會。
積極參加各類社團文體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社團活動可以有效促進社團內(nèi)部形成平等、輕松的同步交流氛圍,加強社團成員間的深度交往,滿足大學生的社交和自我實現(xiàn)等心理需求,把大學生自身的知識、技能、情商、價值觀、能力、特長、個性等全面開發(fā)出來,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做出人生選擇和職業(yè)選擇,明確人生方向和職業(yè)目標,提升綜合能力。通過各類社團活動,大學生可以擴展自己的知識面,發(fā)揮特長,增強自信心,豐富個人經(jīng)歷和社會體驗,還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和了解自己,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共事,同時能更好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服務社會。endprint
優(yōu)秀的社團文化可以培育和營造以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提升為目的,以價值認同、行為習慣養(yǎng)成、情感情操陶冶為目的的良好的個體成長環(huán)境。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社團活動有機結(jié)合,是探索和尋找適應大學生生理特點和心理需求的思政教育新規(guī)律和新途徑的重要方法。高校學生社團應當在校黨委、團委的領導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國慶、建黨、建軍等重要節(jié)日和重要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科學融入社團活動,開展內(nèi)容健康積極、形式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比如社團可根據(jù)專業(yè)特長屬性,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文藝匯演,以及科技、衛(wèi)生、文化“三下鄉(xiāng)”活動,讓社團成員深入社會、走進農(nóng)村、走訪企業(yè)、進入社區(qū),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鍛煉大學生服務社會的能力,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加大學生的社會經(jīng)驗,使其了解自我、認清自我,完成自我定位和自我探求。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青年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學習觀和成才觀,堅定其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念。
因此,大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社團,尋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對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質(zhì)、心理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zh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總結(jié)
大學生與輔導員的師生關系,可以正面指引和引導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思想和行為,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行政能力。大學生與舍友的宿舍人際關系,是大學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之一,在與舍友的交際互動中,他們的綜合能力和社會經(jīng)驗可以得到充分鍛煉和增加。與此同時,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三下鄉(xiāng)”、志愿服務、校園文化、體育競技等社團活動,能夠鍛煉服務社會的能力,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通往正確的人生方向。
參考文獻:
[1]李學華.高校社團對大學生交往能力的影響[J].學園,2014(12):36.
[2]劉向鋒,杜莉,孫睿.論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和隊伍建設[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1):77-79.
[3]肖建偉.大學生人格、宿舍人際關系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保定:河北師范大學,2005.
[4]丁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0.
[5]雷嶼.基于社會互動的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
[6]何嬌,秦龍.淺談大學生社團人際關系的特點和處理[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9).endprint